比浊法

浏览

又称浊度测定法。为测量透过悬浮质点介质的光强度来确定悬浮物质浓度的方法,这是一种光散射测量技术

当光束通过一含有悬浮质点的介质时,由于悬浮质点对光的散射作用和选择性的吸收,使透射光的强度减弱。在比浊法中,透光度和悬浮物质浓度的关系类似于朗伯-比尔定律(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数学式:

公式 符号

式中s为浊光度(或浊率),表示由于悬浮物的散射作用而引起的光强度衰减;I0I分别为入射光强度(通过纯溶剂)和透射光强度(通过混浊样品);b为光程长度;c为悬浮质点的浓度;K为常数,有时又叫浊度系数,其值与粒子的大小、形状、入射光的波长、悬浮物和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在分析时,必须先做工作曲线,以s对已知散射物的浓度c作图。显然,比浊法和比色法所依据的原理是相同的,实验方法也相似。通常,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都可用于比浊分析。也有专门用于比浊分析的仪器,即浊度计或比浊计。采用这种光散射测量技术必须注意:

(1)该法适合于分析混浊度较大的样品,光束通过试样后,透射光强度应有显著减弱。I0I相差较大,则测量误差较小。

(2)在制作工作曲线和样品时,应尽可能保持操作条件一致,以保证悬浮质点大小和形状的均匀性,以及生成稳定的胶态悬浮体。反应物的浓度、加入的顺序和速度,介质的酸度、温度、放置时间等对悬浮质点的大小和均匀性都有影响。必要时可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或其他保护胶体以防止悬浮物迅速沉降。

(3)如测量的悬浮物试样具有颜色,则应选择最小吸收的波长作入射光束。

水质监测和管理过程中,比浊法常用于测量饮用水、工业用水、废水的透明度;也用于测量空气及其他各种气体中悬浮固体的含量,是空气和水污染研究的一种工具。在酿造工业中,比浊法常用于各种饮料澄清过程的控制和过滤过程的监控。在分析化学上,可通过生成悬浮沉淀的反应产物来测定某些元素的浓度,例如,通过生成硫酸钡悬浮物来测定Ba2+ 或SO娸,以及在煤、焦炭、油、橡胶中的总硫量;通过生成硫化银和氯化银悬浮物来测定Ag+或Cl-;在容量分析中,浊度测量也可用于确定滴定终点,如用钙盐滴定氟化物、用银盐滴定溴化物、用钡盐滴定硫酸盐等。在生物化学中,比浊法广泛用于测定液体食品中细菌的生长量及氨基酸、维生素和抗生素等。根据悬浮体系中粒子的沉降速度与其半径的平方成正比的原理,比浊法可用于不同大小粒子沉降速度的监测和粒子大小的分类。

参考书目
  1. E.D.Olsen, Modern Optical Methods of Analysis,McGraw-Hill, New York,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