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科

浏览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 1科。植物体为乔木、灌木或藤本,常有刺,茎枝的髓大,体内有分泌管或分泌腔,含挥发油、树脂、树胶或乳状汁;花整齐,两性或单性,5~2数,但雄蕊或心皮可较多(不定数),萼齿小,花冠绿白色或黄绿色,子房下位,子房室与心皮同数,花柱离生或合成柱状,或无花柱而柱头直接生于子房上;虽花小而色不艳,但具香味,花盘隆起且分泌组织发达,伞形花序(或其他花序)常再密集成鲜明而突出的大圆锥花序,适应虫媒传粉,果实为浆果或具多核之核果,鸟类传播种子。种子有丰富胚乳,胚小。全世界约80属900多种,主产两半球热带及亚热带,少数至温带和寒温带;中国有20属180多种,除新疆外,各省区均有,但以西南,尤其云南最多(19属111种)。生活习性多样化,多生于常绿阔叶林或沟谷的阴性生境,有些则生于疏林或灌丛的阳性生境。藤本植物的攀缘习性各异。多蕊木幼时为高数米的乔木,后发育成长达150米的大藤本,茎枝缠绕攀登直至群落上层,以获充足的阳光;常春藤属生于稍阳的生境,借气根攀缘于林缘或石壁上;鹅掌柴属中,有些种则向附生习性发展,借鸟类传播种子于树杈处,发芽生长而攀附在树干,枝叶茂盛者常紧缚母树全株,使之窒息致死,母树变成支持物并提供丰富的腐殖质,形成热带雨林中“绞杀植物”的奇妙景观;叶为单叶或复叶,互生,稀轮生,托叶与叶柄基部常合成鞘状;叶片常大而薄,羽状复叶长可达1米,掌状分裂的单叶,直径达数十厘米,是生长在密林下的植物长期适应阴湿生境的结果;阳生植物的叶片常较小而厚,或叶大而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如通脱木,保护叶肉组织免受高热伤害,也有防止水分丧失作用。

本科药用植物甚多,如人参、西洋参、三七、通脱木、五加等都是传统的药材,刺五加是强壮剂。本科尚有数十种为中国民间的祛风湿及理血药,优美的树冠及奇特的叶形或叶色,多有观赏价值,如幌伞枫属、南洋参属、鹅掌柴属、常春藤属及八角金盘属等。此外,乔木树种的木材可利用,有的嫩叶可食,有的种子可榨取油脂,有的则为蜜源植物

五加科花的构造及花序与伞形科类似,长期以来,被认为有亲缘关系。G.边沁与J.D.胡克最早将五加科置于伞形目(Umbelliflorae)中,为多数学者所接受。J.哈钦森开始袭用边沁与胡克的意见,后来,认为木本与草本的科各有不同的来源,将两者分开,伞形目中的木本科独立为五加目(Araliales)。实际上,本科的真正起源至今未明。化石在西伯利亚东部及北美;最早发现于白垩纪,即在第三纪极繁衍,北半球有常春藤属、刺参属(Oplopa-nax) 及落叶种类的五加属 (Acanthopanax) 、 楤木属(Aralia)等的化石记录,中国发现有刺楸属(Kalopanax)及山参属(Oreopanax)的叶片化石。

五加科分为5族:

多蕊木族

花瓣在花芽中镊合状排列,单叶具掌状分裂或掌状复叶。41属,主产亚洲、大洋洲及美洲热带,中国有18属。多蕊木产中国西南、印度、孟加拉及中南半岛,掌状复叶,花冠帽状,子房100多室,无花柱,柱头放射状排列;茎叶供药用。常春藤广布于中国,嫩枝、叶及花均贴生锈色小鳞片,叶形变异颇大,供观赏及药用,五加(见图)广布于中国,有刺灌木,掌状复叶,伞形花序生于短枝上,茎、根皮称五加皮,为祛风湿及壮筋骨药;树参产中国南方及越南,小乔木,叶有半透明红棕色腺点,二型,果有5棱,每棱又有3小棱;根药用,通脱木特产于中国,广布,无刺乔木,密生星状绒毛,叶大型,掌状分裂,集生茎顶,茎髓称为通草,可制纸花及作利尿药,刺楸分布中国、日本、朝鲜及苏联,落叶大乔木,散生粗刺,叶掌状浅裂。木材可制器具,根药用,嫩叶可食,种子可榨油。

图 羽叶五加族

花瓣在花芽中镊合状排列,羽状复叶,如单叶则羽状分裂。21属,分布东南亚新几内亚及马达加斯加,中国仅有幌伞枫属。

柄瓣木族

花瓣基部有爪,在花芽中镊合状排列。3属,产马来半岛至新喀里多尼亚岛。

楤木族

花瓣在花芽中覆瓦状排列,羽状复叶或单叶具羽状分裂。10属,分布东南亚及太平洋岛屿,中国产2属。土当归分布中国和日本,多年生草本,有香味,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嫩叶可食,根药用,楤木广布于中国,有刺乔木,幼枝密生黄棕色绒毛,圆锥花序大,伞形花序有短梗的花,根药用,治肾炎及糖尿病。

人参族

花瓣在花芽中覆瓦状排列,掌状复叶或单叶具掌状分裂。3属,分布于东亚、北美及新西兰,中国仅有人参属(Panax)。(见彩图)

珠子参,五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