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

浏览

亚洲南部国家。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东邻印度,西接伊朗,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阿富汗接壤,南临阿拉伯海,处于南亚通中亚陆上交通的重要地位。国土略呈矩形,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达1600余公里,面积796095平方公里(未计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人口9328.6万(1984)。全国分为俾路支、西北边境、旁遮普和信德4个省、10个中央直辖部落区和1个联邦首都区。首都伊斯兰堡

自然条件

地形

山地和高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5。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多属特提斯褶皱带。北和西北部为高山区,由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的南延支脉构成,山势高峻陡峭,海拔一般在3500米以上。蒂里奇米尔峰海拔7690米,为全国最高峰。峰峦终年被冰雪覆盖,蕴有巨大冰川,为印度河重要补给水源;巴罗吉尔山口(海拔3804米)、多拉山口(海拔4554米)等都是通阿富汗的重要隘道,但每年仅通行3~5个月。北纬 35°以南,山势渐降,海拔一般在3000米以下,著名的开伯尔山口(海拔1030米)为南亚与中亚间往来的捷径。西部和西南部为伊朗高原边缘地带俾路支山地高原,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山间宽谷、盆地组成,平均海拔约700米。位于西南角的哈兰沙漠海拔仅400~500米,是俾路支山地高原的最大构造盆地和主要内流区;高大的苏莱曼山脉(海拔3600米)和吉尔特尔山脉(海拔2000米)构成了高原的东缘;莫克兰山脉横亘海岸,把高原同阿拉伯海截然分开。整个高原四周山地环绕,呈现为沙漠和半沙漠景观。巴基斯坦东南部为印度河平原,南北延伸长1200公里,最大宽度(在旁遮普)达550公里,除北部山麓带外,海拔均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微向南倾。平原分南北两部,北部称旁遮普平原,由印度河及其支流杰赫勒姆河、杰纳布河、拉维河和萨特莱杰河冲积而成,平原自米滕果德起向北呈扇形展开,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河床两侧形成狭长的泛滥平原(低于平原10~15米),因而旁遮普平原又可细分为4 片河间地(称“道布”)。除信德萨格尔“道布”至今仍是沙漠外,余均水土资源丰富,是全国最富庶的农耕区。米滕果德以南称信德平原,较旁遮普平原狭小。印度河至海得拉巴,分汊入海,形成约8000平方公里的印度河三角洲,也是巴基斯坦的重要农业区。

主要矿藏大部分生成于褶皱带与地台区边缘,苏莱曼山脉和博德瓦尔高原是主要矿藏富集带,蕴藏有石油、天然气、铬铁矿、重晶石、锰、铅、锌、铝土矿和石灰石等。

气候

地处热带季风区西缘,除西部沿海为热带季风区外,大部分属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类型。由于北有高山屏障,气温比亚洲东部同纬度地区高。冬季温和,1月平均气温平原为12~16℃,南部沿海可达20℃,只有北部高山区严寒;夏季炎热,最热月(山地高原为7月,平原区为6月)平均气温沿海为29℃,山地高原为20~25℃,内陆地区为30~35℃,其中雅各布阿巴德6月平均气温高达36.5℃,绝对最高气温竟达52.2℃,是南亚的“热极”。降水稀少,全国3/5地区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西部山地高原区以冬春雨为主,降水量自北而南递减:北部为250~400毫米,南部为100~200毫米,哈兰沙漠仅50毫米。山地多旱生植物和灌丛,山间广谷与盆地除少数绿洲外,荒漠与盐沼相间。北部高山区以春夏雨为主,为全国多雨区,年降水量可达1000~1500毫米。森林茂密,植被呈垂直分布,大致海拔1500~3000米为落叶阔叶林(橡树)和针叶林(云杉冷杉、松、喜马拉雅雪松),3000米以上为高山草地和永久积雪。东南部平原区以夏雨为主,多暴雨,雨量集中于西南季风期(6~9月),占全年降水量60~70%,全年降雨日数仅10~20天。旁遮普平原北部山麓地带为 350~500毫米,信德平原为100~200毫米。卡奇西比平原和塔尔沙漠在100毫米以下,沿海地区因受阿拉伯海影响,雨量可达150~250毫米。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植被稀疏,仅在沿河长有柽柳、印度黄檀、海枣树和灌丛,广大农耕区作物均需人工灌溉。

图 水系

除俾路支山地高原西部小片内流区和西南沿海一些独流入海的溪流外,全属印度河水系。印度河在巴基斯坦境内流域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长约2000公里。自北而南流贯印度河平原,年径流总量达2080亿立方米。中上游多支流,水源主要来自季风降水和北部高山区冰雪融水,因而一年有2次汛期,3~5月为春汛,7~8月为伏汛。季节流量变率极大,枯水期(冬季)与洪水期(夏季)相差达10~16倍。下游河床纵坡平缓,淤积旺盛,河床通常高于地面,洪水季节易泛滥成灾,因而两岸筑有防护堤。通航价值较小,但因大部分流经干旱区,富灌溉之利,干支流修筑众多水利工程,约40%水量已用于灌溉。

居民

5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迅速,60年代自然增长率为38.2‰,70年代降为30‰,仍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7人,约一半人口集中在旁遮普平原,尤密集于东北部,每平方公里在500人以上;占国土面积40%的俾路支山地高原,每平方公里仅10人。城市人口比重为28.3%(1981),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有卡拉奇拉合尔;费萨拉巴德(莱亚尔普尔)、海得拉巴、木尔坦、拉瓦尔品第等都在50万以上。巴基斯坦是多民族国家。主要有旁遮普族(占全国总人口65%)、普什图族(帕坦人,15%)、信德族(14%)和俾路支族(3%),大致分布在同名省内。在俾路支高原中部还散居布拉灰族,北部山区有科希斯坦族等,在城市中有印巴分治时从印度迁入的少数古吉拉特族、拉贾斯坦族等。伊斯兰教为国教,97%以上人口为穆斯林。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领土形成与经济开发过程

历史悠久,为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灌溉农业、青铜冶炼技术和雏型城市。此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受多次分裂、统一和异族入侵。其中影响深远的是公元712年阿拉伯人征服信德和 10世纪末伊朗东部的穆斯林攻占旁遮普,带来伊斯兰教文化。长期来,印度河流域一直是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不仅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北部又地处通往中亚的陆上交通要冲,贸易也很繁荣。1757年后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发展棉花、小麦等作物,成为英国和印度内地的原料和粮食供应地。19世纪末,卡拉奇港已成为印度河流域的主要外贸港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英国殖民地中最大的谷物输出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迫于南亚民族运动高涨,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按居民宗教信仰把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1956年国名定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其领土分为东西两部分,相距1600公里。1972年东部成立孟加拉国。

德尔贝拉水库的溢洪道

经济地理

经济以农业为主。独立前深受殖民者统治,为宗主国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民族经济相当落后,工业尤为薄弱。独立后,各经济部门均有明显增长,工业初具规模。198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12美元。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力的52.8%。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30%,高于工业。农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42%(1983)。

农业

种植业是农业的最重要部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2%。 全国现有耕地约2000万公顷(包括480万公顷休闲地),垦殖指数远低于南亚诸国平均水平。独立后,兴建大量水利工程,灌溉事业有较大发展,目前灌溉面积已占总播种面积3/4以上,为世界灌溉面积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60年代为综合治理印度河流域,实施了规模宏大的“印度河河谷发展计划”,历时14年,于1974年基本完工。 兴建了大型的德尔贝拉水库(蓄水量150亿立方米)和门格拉水库(80亿立方米),开挖了6条共长640公里的联结渠,修筑了5座巨型拦河坝及1座虹吸管。印度河、杰赫勒姆河、杰纳布河上游的水东调至旁遮普东部平原,总调水量达148亿立方米,扩大了耕地面积,并兼收防洪、发电、蓄水调节下游灌区用水的综合效益。

粮食作物占总耕地面积的80%。小麦和水稻分别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44%和13%。60年代开展“绿色革命”以来,由于水利条件改善,推广高产良种和增施化肥,产量稳步增长。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小麦增长1.9倍,稻米增长1.5倍。1980年后,小麦突破1000万吨,1983年达1234万吨。小麦主要分布在印度河平原,尤以旁遮普平原最集中,占全国产量的76%,其中费萨拉巴德、萨希瓦尔以及运河垦殖区是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次为水稻,产量为小麦的1/2至1/3,是重要出口商品,其中独具香味的巴斯玛蒂大米在世界上享有声誉。产区分布在灌溉设施良好的盐渍化地区,约占全国一半的产量集中在印度河下游和三角洲地带及上游印巴边界地区。其他还有高粱、玉米、大麦和鸡豆等,多散布于水利条件不良的干旱地区。经济作物以棉花为最重要,占全国播种面积14%,为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近年来开始引种高产品种,1982年产量7.9万多吨,3/4产于旁遮普平原南部,1/4产于印度河下游东岸一带。其他经济作物有甘蔗、烟草、油菜等。

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28%。西部俾路支山地高原和西北边境省的高山草地是主要牧场,以养绵羊、山羊为主。经营粗放,常年保持在1700万头左右。羊毛和皮革是重要出口商品。平原地区以饲养牛和水牛为主,约有1500万头,多为役畜。近年来在城郊已开始饲养乳、肉用牲畜,但数量有限。

工业

以轻纺工业为主。棉纺织业是最大的工业部门,约占工业总产值27%和产业工人数37%。70年代末全国已拥有150余家企业、370万枚纱绽、 2.7万台织机,但开工率仅占设备能力的2/3。 棉纱年产量一般在 3~3.5亿千克,棉布为3~5亿平方米。1982年棉纱产量4.3亿千克,棉布为3.2亿平方米。产品近1/2供出口。主要纺织工业中心是卡拉奇、海得拉巴、费萨拉巴德、木尔坦和拉合尔。制糖、榨油、卷烟等也有一定地位,其中制糖业产值占食品工业一半。全国有糖厂30余家,年产量80万吨左右。60年代后,兴建了一批重要企业,如德尔贝拉和门格拉水电站、塔克西拉重型机械厂、木尔坦和费萨拉巴德化肥厂、海得拉巴水泥厂、卡拉奇造船厂等,为电力、化肥、机械、水泥和造船等工业奠定基础。冶金工业薄弱,所需钢铁几乎全靠进口。采矿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0.7%,以开采天然气、 石油和铬铁矿为主。全国现有天然气田9处,蕴藏量达6226亿立方米。俾路支省的苏伊是天然气主要产地,有管道通卡拉奇、木尔坦、费萨拉巴德、拉合尔和伊斯兰堡等地,1982年度产量达90亿立方米。石油开采主要集中在波特瓦尔高原的坎贝尔布尔和旁遮普平原南部的德拉加齐汗等地,1981年原油产量48万吨,仅能满足国内需要量的10%。拉瓦尔品第设有炼油厂,进口原油则在卡拉奇炼油厂加工。

图

手工业占有很大比重,地毯、制革和锡亚尔科特的外科医疗器具、体育用品,以及白沙瓦的传统手工艺品刀剑、枪支等在世界上均有一定声誉。

交通运输

国内以陆上交通为主,有铁路8823公里,干线多经印度河谷地通卡拉奇港。公路总长9.75万公里,其中1/3为高级路面,承担全国60%的客运和1/2货运。对外联系主要靠海运,卡拉奇港是唯一的海港,年吞吐量近1000万吨。由于运输繁忙,近来又在其南部卡西姆建新港。航空运输发展较快,全国有23个机场,卡拉奇和拉瓦尔品第是主要国际航空港。

对外贸易

近年来由于政府采取出口商品多样化和扩大非传统市场措施等,对外贸易发展较快,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明显。初级产品出口比重由60年代的60%~70%降至70年代的35%(主要是稻米和棉花),成品和半成品出口比重则从30%上升至60~65%(主要是棉纱和棉布)。除传统商品外,还新增40多种新产品供出口,如服装和石油制品等。外贸扩及 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稻米、棉布、原棉、棉纱、成衣、地毯和皮革等约占出口总值65%;进口有石油及其制品、机械、汽车、钢铁和食用油等。主要贸易对象为日本、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等。

地区经济差异

巴基斯坦的省区是按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因素长期影响下形成的传统区域划分。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部门结构各有差异,具有经济区的意义。

旁遮普省地处印度河中游平原,水土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一直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农业垦殖率高,集中全国近60%的耕地,其中3/4为灌溉区;盛产小麦、棉花、甘蔗和稻米,产量分别占全国同一物产的40~60%,有“巴基斯坦粮仓”之称。工业发达,产值约占全国1/2,以棉纺织业为主,机械、电器、金属加工和石油开采也较发达。拉合尔、费萨拉巴德、木尔坦和拉瓦尔品第是主要工业中心。

信德省位于印度河下游平原,气候干旱炎热,1/3面积为沙漠覆盖。灌溉农业限于印度河沿岸狭长地带,以产棉花和稻米为主,产量各占全国1/3以上。工业以纺织、水泥、造船和机械为主,绝大部分集中于卡拉奇和海得拉巴,产值略低于旁遮普省。交通发达,卡拉奇是海陆空交通枢纽。

西北边境省多山地、丘陵,天然牧场广大平原限于白沙瓦、科哈特和本努3地。气候温和湿润。 农牧业为主要部门,烟草、甘蔗生产有全国地位。手工业发达,以陶器、地毯、刺绣、刀剑制作著名。近来纺织、制糖、水果罐头和皮鞋等轻工业开始发展,白沙瓦是主要工业中心。

俾路支省为山地高原,气候干旱,地广人稀。以游牧为主,农耕限于少数有水源的谷地和水井灌溉地区。天然气、煤和铬铁矿开采有一定地位。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