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

中国“煤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第2大工业城市,省辖市,晋北门户和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位于大同盆地西北边缘,当山西、内蒙古、河北3省区交通要冲,古来即为战略要地。面积2080平方公里,人口111.15万。大同是“塞上古城”,古称“平城”,北魏曾定都于此,明设大同府,1949年改为大同市。市境三面环山,御河纵贯南北,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大同盆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千米以上。主要山地分布在西南部,可分为3段:北段由雷公山、孤山等组成;中段为马武山;南段为七峰山,为大同煤矿主要矿区分布地。水源主要靠御河和地下水,在御河及其支流淤泥河上建有册田赵家窑、石家寨等水库。气候冬寒夏凉,年均温6.4℃,1月-11.8℃,7月21.9℃。温差较大,冬春多风沙。年降水量410毫米,无霜期129天。矿藏资源丰富,著名的大同煤田面积广,储量丰,有可采煤层14层,总厚度达40米以上。此外有石灰石、瓷土、耐火土、磷状石墨和铝土等。

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同仅有几座小煤窑和几个小厂,人口仅11万。50年代以来改建、扩建和新建了许多煤矿和选煤厂,1991年产煤5600万吨,占山西煤炭总产量的1/4,在中国各煤矿城市中居首位,所产优质动力煤供应中国20多省、市、自治区,并远销国外。利用煤炭优势,还建设了大型坑口电站(容量为120万千瓦的大同二电厂)和大同─北京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除煤电外,机车、柴油机和水泥生产亦具全国意义。主要煤矿区在大同西南口泉一带。其他大企业也多在西郊。大同旧城区为商业区,在西门外已建起整齐的新市区。大同为京包和同蒲铁路的交点,1991年又建成全长895公里的大秦(大同─秦皇岛)铁路。此外,有贯通省境南北、全长737公里的大同─运城公路。

大同云冈石窟

名胜古迹众多,驰名中外的云冈石窟在大同城西15公里处。市内有结构精巧、中国仅存的辽代木结构建筑“上下华严寺”,原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重建于金天眷三年(1140)。另有始建于唐的宏伟庄严的善化寺、明建九龙壁、观音堂、兴国寺、古楼及“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等文化古迹。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