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

苏联和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苏联政治、经济、交通与科学文化中心。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位于苏联欧洲部分俄罗斯平原中部,伏尔加河与奥卡河河间地西部, 地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 面积878.7平方公里,人口864.2万(1985)。

自然条件

地处斯摩棱斯克—莫斯科丘陵与美舍腊低地边缘,地势微波起伏,平均海拔120米。城西南由白垩纪岩层构成的列宁山(海拔 253米)为全市最高点。莫斯科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市区南半部,在市西南以急弯绕过列宁山,向北流经克里姆林宫墙南侧。冬季寒冷漫长,稳定积雪期平均146天(11月至翌年4月),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0.2℃,绝对最低气温达-42℃;春季短暂,4月气温急剧回升;夏季温暖,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8.1℃,绝对最高气温36.8℃。年平均降水量582毫米。

图 城市发展过程

莫斯科是拥有 800多年历史的俄罗斯最古老城市之一。1147年为苏兹达尔大公领地的小城镇,坐落于莫斯科河与涅格林娜河的汇口处。1156年建立泥木结构的克里姆林城堡。1328年成为莫斯科公国都城后,修筑宫殿、贵族住宅和教堂,扩展克里姆林宫城墙(1485~1495),墙外东侧形成商业区中国城(1535~1538),随后又向外扩展,构筑白城城墙。15世纪成为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中心,16世纪为全国最大城市。1592及1638年又两次向外扩大构筑环城土墙,城市范围已达现花园公路一带。1589年成为沙皇俄罗斯首都,市场及手工业作坊发展很快,市区有了早期的职能分工,克里姆林宫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宫,贵族们占据了中国城,商人迁于中国城外,手艺人多聚居于莫斯科河南岸。1712年首都迁往圣彼得堡(今列宁格勒),但仍是俄罗斯经济和文化中心。1737~1752年期间曾发生过三次大火灾。1812年俄法战争期间,大火烧毁了全城建筑物 2/3以上,1813年后重建。18世纪末有工厂300家,一半以上为纺织工厂,被称为“花布城市”。1861年后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兴建起现代纺织、金属加工、化学及食品等工业部门。生产资料产值占城市工业总产值的 1/4。同时已成为连接全俄各地 9条铁路的最大交通枢纽。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由1830年的78平方公里扩大到1917年的170平方公里。

莫斯科全景

1918年成为俄罗斯联邦首都,1922年12月正式成为苏联首都。1928年后本市工业迅速发展。1940年工业产值比1913年增长20倍,其中机械工业产值增长95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8.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全市工业总产值占苏联的14.7%,兴建汽车、飞机、精密机床、量具刃具、滚珠轴承、电工仪表等新兴工业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短暂恢复,城市改造和建设速度加快。50年代以来,以住宅为重点的高层建筑群不断出现,新建筑面积达9000万平方米,加宽街道,改造旧市区,城市规模由1953年的 330平方公里扩大到1980年的878.7平方公里。

人口

世界上人口增长迅速的城市之一。1830年人口30.6万,随工业的发展,人口增长迅速,1871年为60.2万,1915年达198.37万。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战争时期,人口骤减(1920年减至102.37万);战后,大规模经济建设又促使人口迅速增长,第一、二个五年计划(1928~1939)期间人口从202.94万增长到418.29万,此后,每10年几乎增长100万,至1981年已达820.3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1979)。全市经济各部门职工所占比例为:工业26.1%,交通运输业8.1%,建筑业7.1%,商业5.4%,邮电1.5%,文教科技部门26.6%,其他服务性行业25.2%(1980)。

经济

现为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十月革命胜利后,工业总产值增长 230多倍,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5倍多。机械制造业为其主导工业部门。机械工业职工占全市工业职工人数的57.5%。其中以汽车、机床、电机、电子工业最重要。利哈乔夫汽车厂和列宁共青团汽车厂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成,后经改建、扩建,前者生产齐尔-130型卡车,后者生产小轿车(两厂产量占全苏1/7)。金属切削机床(包括数控机床、精密机床),自动化流水线设备、耐用消费品生产均占重要地位,机床产值占全苏1/8。纺织工业发达,是苏联最主要的综合性纺织工业城市,棉织、毛织和丝织品产量分别占全苏的1/5、1/6和1/5。化学工业居全苏第三位,主要生产染料、合成橡胶、合成塑料、香料及其制品。食品工业及印刷业也占有重要地位。

苏联综合运输网的总枢纽。有11条铁路汇集于此,市内设有 9个客运站、几十个货运站和11个车辆编组站,有小环形铁路与11条铁路相接,郊区有大环形铁路通连外围各地。莫斯科铁路枢纽每年运输货物7200多万吨,旅客6亿多人次。市内有3个河港,经莫斯科运河与亚速海、黑海、里海波罗的海及白海相通,水路每年运输货物3800多万吨及旅客 520万人次(1980)。有13条公路通向苏联各地,大小环形公路与辐射公路相交,运输极为方便。作为苏联航空网的中心,拥有伏努科状(城西南35公里)等4座现代化航空港,有航线通往欧洲许多国家首都和美洲、亚洲等重要城市以及苏联主要城市。市内交通便利,地下铁路和公共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莫斯科地下铁路闻名世界,有7条辐射线和一条环形线,总长189公里,设有115个车站,日运旅客750万人次。

文化教育

苏联科学文化中心,有高等学校75所,中等专业学校 138所。建于1755年的莫斯科大学闻名世界(见彩图)。

莫斯科大学

苏联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所、苏联医学科学院、苏联列宁农业科学院以及国立列宁图书馆等均分布于市内。莫斯科拥有苏联科研机构的37%、科研人员的20%、在校研究生的42%和大专学生的20%。

功能分区

城市建设独具风格。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不同建筑范围所构成的古老建筑与现代建筑相配合,构成今日城市的几个圈层,由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布里维雅特圈(包括克里姆林宫、中国城及白城),花园圈、莫斯科环形铁路圈和莫斯科环形公路圈,形成了以小环形公路以内的市区为核心、呈辐射状和环状结构的城市格局。全市划分为31个行政区(1981)。1971年制定的第二个莫斯科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改变莫斯科的单中心布局成为多中心布局。

中央区是全苏和莫斯科的心脏部位,政治、文化中心。红场(见彩图)、

苏联首都莫斯科红场

克里姆林宫、列宁墓、苏共中央和国家领导机构均位于区内;大剧院、博物馆、文物古迹和高等院校亦多集中于此。区内有 9个古建筑保护区。改造后的高尔基大街和加里宁大街,道路宽阔,高层建筑林立,前者商业繁华,后者多高级住宅;阿尔巴特大街是一条古老街道,许多建筑物保留着古俄罗斯建筑风格。

图

城市东半部为工业较集中的地区,其间,东北区与东区多机械工业;东南区有计算中心机构和利哈乔夫汽车厂;机械工业多分布在旧城与环形公路之间。南区纺织工业较多,分布于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两岸。西南区是高等院校、科研和设计单位较集中的地方,莫斯科大学耸立于列宁山上,这里也是新开辟的住宅区。西区与西北区以住宅区为主。北区以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为中心,形成百万人口的“城中之城”。

20世纪70年代以来,莫斯科市政建设发展迅速,俄罗斯联邦苏维埃大厦、红色普列斯诺国际贸易中心、奥林匹克村、奥林匹克体育综合体、自行车比赛场、儿童音乐剧场以及西南区的科学研究机构综合体等相继建成。全市建筑用地占城市用地面积的62%,住房面积达1.34亿平方米(1980),人均居住面积达16.5平方米。全市共有市级公园26个、区级公园58个,还有林园11个、街心公园800个,绿化面积3.4万公顷,占城市总面积1/3以上,人均占有绿地面积22平方米,高于世界许多大城市。

莫斯科许多大企业的分厂、车间、城市公用设施及文化休憩地多分布于周围各城镇及绿化带内;有10%的职工居住于周围各城镇,莫斯科与柳别尔齐、梅奇希、诺金斯克、扎戈尔斯克及波多利斯克等周围城镇结合组成莫斯科城市集聚区。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