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浏览

资料一

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人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王守仁主张“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传习录》上)说山中的花只有人感觉到它时才存在;天没有人的“灵明”就无人“仰它高”;人死了,天地万物也就破灭了。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他还认为心和身没有差别,“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人的认识是天赋的:“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同上)学是为了“明其心”,“良知不由见闻而有”;相反,“闻日博而心日外,识益广而伪益增”(《书王天宇卷》)。他根本排斥了感性认识,其认识途径是“致良知”。他还倡导“知行合一”说,认为“知即行”,把“知”和“行”等同起来。这是错误的。他对儿童心理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这在封建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如认为“大抵儿童子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全书》卷二)。因而他反对“鞭挞绳缚”,主张“顺导其志意,调整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以达“自然日长日化”(《训蒙大意示教谈刘伯颂等》)。他还主张,“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中)。他主张在诵读时要“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教约》)。其中渗透着美育心理和德育心理的思想。王守仁的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他的心理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传习录》之中。

王守仁

资料二

明代大臣、哲学家。初名云,字伯安。因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1506)以兵部武选主事疏救科道言事官戴铣等人,遭刘瑾陷害,谪贵州龙场驿(在今贵州修文)驿丞。始悟心性之学。五年刘瑾伏诛,起为庐陵(今江西吉安)知县。后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寺少卿,进鸿胪寺卿。十一年擢右佥都御史,授南(安)、赣、汀、漳诸州巡抚,行十家牌法,选民兵,镇压大庾、乐昌、郴州农民起义。十四年率吉安知府伍文定等平定宸濠之乱。嘉靖初,拜南京兵部尚书。论功,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以父丧守制,日与门人讲说良知之学,嘉靖六年诏以原官兼左都御史,两广总督兼巡抚,镇压大藤峡起义。七年(1528)十月以疾剧请归,十一月廿九日卒于南安(今江西大余),隆庆初,赠新建侯,谥文成。

王守仁在哲学思想上,许多重要观点与朱熹对立,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提出“致良知”的理论体系,世称阳明心学。在宇宙观上,认为“心外无物”,人心(即良知)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客观事物只是人的意念的体现。在认识论上,认为“心外无理”,人们先天固有的良知就是知识的源泉和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因此,人的认识,只需要内求诸吾心,而不应外求诸事物。他所谓的“行”,是指意念的发动,“知行合一”就是以知代行,把知和行合一于内心。在伦理观上,认为“天理人欲不并立”,只有去掉私欲,良知(封建伦理道德)才能显露流行,国家才能治平。在政治观上,提倡天下一家的“万物一体”说,力图调和阶级的对立和斗争。他的学说深得统治者赞赏,弟子遍各地,形成阵容强大的阳明学派。阳明心学虽然起过某种冲击圣贤偶像的积极作用,但空谈心性之风流行,也影响了明中叶以后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传世。

图

资料三

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筑室会稽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他28岁中进士后在京师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并主考山东乡试。后因弹劾宦官刘瑾,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不久,赦归为江西庐陵知县。此后,历任南京刑部、吏部清吏司主事,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又巡抚南赣、 汀、 漳等处。50岁时升至南京兵部尚书。后退职回乡。晚年又总督两广军务,病死归途。遗著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

王守仁30多岁开始讲学授徒,前后达25年之久。他每到一处任职,都修建书院,倡办社学,利用从政之余进行讲学。谪居贵州龙场驿时,建龙冈书院,主讲贵阳书院;巡抚江西期间,立社学,修濂溪书院,集门人于白鹿洞讲学;总督两广军务时,办思田学校、南宁学校和敷文书院。退职回乡期间,先辟稽山书院,后办阳明书院,并讲学于余姚龙泉山寺,各地学者云集,环坐听讲者达300余人。他的办学、讲学活动,对明代书院、社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王守仁继承和发挥了宋代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把“心”看成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认客观存在的真实性。他说的“心”,亦称“良知”,又称“天理”。“心即理”说是他世界观的核心,也是他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故人称之为“心学”。他认为认识的源泉不在客观世界,而是“吾心”。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致良知”,其具体内容就是“明人伦”。所以,他又说:“是故明伦之外,无学矣。”他认为“良知”是先天具有,人人皆备的。道德修养的关键在“去人欲,存天理”。他不同意朱熹“知先行后”的说法,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人们在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

王守仁主张做学问在“明白自家本体”、“不假外求”,即不必通过外界事物来求得知识。强调“夫学,贵得之心。”认为学习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他反对朱熹“为学之道在穷理,穷理之要在读书”的观点,认为“六经之实”都在“吾心”之中,单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考之于心。“心学”是根本,读书只是寻求工具寻求方法而已,犹如跛人需要拐杖,只是为了帮助走路一样。因此,他反对盲从典籍,重视独立思考。提出只要“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相反“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守仁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认为传统的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育方法,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正确的童蒙教育应该考虑到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心理特点,象园丁栽培花木一样, 通过“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儿童的智慧,增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在学习内容和次序的安排上,规定“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注意动静搭配,使儿童“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而“乐习不倦”。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对打破程朱理学教育的束缚,启发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意义。他提出的根据年龄和程度的区别而因材施教,分别施行灵活简明的、容易为人接受的教育方法,为后来的教育家所吸取。

资料四

图

中国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21岁中乡试,遍读朱熹著作。28岁举进士,后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34岁开始讲学授徒,提倡“身心之学”。正德元年(1506)因同情戴铣等人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正德四年主持贵阳文明书院,提出“知行合一”学说。正德十一年升任南赣佥都御史,镇压赣南农民起义,总结出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经验。次年,便兴办社学,用以移风易俗。正德十四年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后,他又推行乡约制度,使民众互相“警戒”和“慎行”。同年平定了宸濠之乱。正德十六年提倡“致良知”,并因功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封新建伯。后因遭反对派排挤,过了一段退隐生活。其间他从事讲学和著述活动。嘉靖六年(1527)奉命征讨广西思恩、田州少数民族起义,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卒于江西南安。后谥文成公。主要著作有由门人编成的《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同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相反,他创立了主观唯心的“心学”。“心学”的核心内容认为,心是宇宙本体,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是由人心派生出来的。他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王文成公全书·与王纯甫书之二》)。又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上》)。把心学原理用在政治上,他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名教看作是人类的本能。说这种人心,无所不在,“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表现在感情上,“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表现在事物上“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阳明先生集要三种·文章集卷二·稽山书院尊经阁记》)。为了维护“三纲五常”的社会伦理关系,他要求人们“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天下犹一家”、“视中国犹一人”(《大学问》)。他认为这种“以天地为一体”的品格是“明德”、是“良知”,所以他提倡“明明德”、“致良知”。这种“明明德”、“致良知”落实到行动上便是《大学》书中所指出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目的是用以维护现存的封建社会秩序。

王守仁的唯心主义心学体系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进步思想家从积极方面理解它,吸收他强调思想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内容,成为要求思想解放的动力;阻碍历史进步的人物从消极方面理解它,接受了他镇压人民的反动思想。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