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

印度洋岛国。旧称锡兰。位于南亚次大陆南端东侧印度洋上,隔仅宽29公里的保克海峡与印度半岛相望。为印度洋北部东西航路要冲。岛呈梨形,南北最长435公里,东西最宽224公里,面积65610平方公里,人口1560.6万(1984)。全国分为9个省,下设22个行政区。首都科伦坡。

自然条件

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全国面积80%,地势中南部高,周围低。中南部是一个三角形的中央高地,山丛拥立,最高峰皮杜鲁塔拉格勒山海拔2524米。著名的亚当峰海拔2243米,呈金字塔形,为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圣地。高地向四周下降,形成周边的高原、盆地和陡崖,如康堤高原、乌沃盆地等。这一区域通常称为“内地”,气候凉爽宜人,野生植物繁茂。高地北、东、西3面是平原低地,海拔在300米以下。只有西南面是一系列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脊叫萨伯勒格穆沃山脉,直逼海滨,构成岩岸,其他海岸带为沙坝、沙嘴、潟湖、沼泽组成。北部低地的北端为贾夫纳半岛,由石灰岩构成。海中多珊瑚礁

图

大部属热带季风气候,仅西南一隅为赤道多雨气候。沿海平原年平均气温26~28℃,中央高地15~25℃。5~9月盛行西南季风,岛的西南平原大量降水,中央高地迎风坡更丰沛。10~12月全岛受赤道无风带控制,降水来自停留在上空的不稳定气团。1~2月盛行东北季风,全岛大部分普遍降雨。3~4月又受赤道无风带控制,多热雷雨。岛的西南部降水多,且全年有雨,年降水量2500毫米,山区可达5000毫米,称为潮湿带;北部和东部降水量1000~2000毫米,干湿季分明,称为干燥带(通常潮湿带和干燥带以年降水量1900毫米的等雨线为分界线)。随着雨量的季节变化,斯里兰卡的农作季节一般也分两季:大季(10~3月)和小季(4~9月)。

河流以中央高地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马哈韦利河发育在山间断层,全长330公里,东北入海;其次阿鲁维河长166公里,西北入海。河流一般短小湍急,水量丰盈,富水力资源。在潮湿带由于降水集中,下游易造成洪水泛滥;在干燥带的旱季,除马哈韦利河外,河流都变成小溪。

全境森林覆盖率为37%。有热带常绿林,土壤大部为砖红壤;干燥带覆盖半常绿季雨林,土壤为红棕色土;沿海平原多已辟为稻田。天然植被保留在中央高地。森林被破坏后,生长粗草,称为“帕他那”。动物以大象最著名,可驯养作耕地、运木和庆祝节日之用,古代打仗也用象战,现尚有1500~2200头象,已列为保护动物。

居民和发展简史

1946年人口仅665万,至1983年增长了1倍多。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37人,以科伦坡为中心的沿海地带人口最密集。全国71%的人口集中潮湿带,平均每平方公里446人;干燥带89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21.5%(1981)。僧伽罗人是主要民族,占人口72%,操僧伽罗语,信佛教。泰米尔人占20.5%,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中央省和乌沃省,操泰米尔语,信印度教。摩尔人占6.5%,操泰米尔语或僧伽罗语,信伊斯兰教,分布在沿海城市。此外有少数伯格人(混血人)、马来人、欧洲人和原始部族维达人。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即有维达人居住,后僧伽罗人移入,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发展生产。1972年前,西方人称为锡兰,源自梵文意即僧伽罗人之岛。中国晋代高僧法显曾于公元410年从印度到达该岛,称为狮子国。7 世纪起阿拉伯人曾来此贸易。15世纪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曾5次到达。13世纪泰米尔人移入,僧伽罗人逐步移向西南部,开辟稻田。1505年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入侵,沿海地带先后沦为葡、荷殖民地,岛中央的康堤王国,仍保持独立。181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同时引进茶叶和橡胶,开辟种植园。经过斯里兰卡人民长期斗争,于1948年2月4日取得独立,成为锡兰自治领,1972年宣布成立斯里兰卡共和国,1978年改称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茶厂内景 经济地理

种植园经济发达。全国约 2/5劳动力从事农业,1982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6%。可耕地面积216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1/3。茶叶、橡胶和椰子三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合占全国耕地面积60%以上,出口值占出口总值44.6%(1982),是国家经济的支柱。茶叶和橡胶主要在种植园大面积生产。1982年茶叶产量19万吨,居世界第三位。茶园分布在潮湿带,从西南平原到1800米的中央高地作梯田分布,茶树随地势的升高,植株变小,叶片芬芳,加以精细的采摘技术和加工制作工艺,“锡兰红茶”早就蜚声于世界,为主要茶叶输出国之一。橡胶园大部在潮湿带300米以下的地方,主要橡胶区绕中央山地的西南和南部。1982年橡胶产量13.5万吨,几乎全部出口,产品占进入世界市场的天然橡胶5~6%(居第四位)。椰子以农家经营为主,分布在潮湿带,从沿海向内地扩展,其产品椰油、椰干、干核等,除自用一部分外,均供出口。

水稻遍布全岛平原,在干燥带(占66%),10~3月降水充沛,是水稻耕作的大季;4~9月是旱季,部分要靠灌溉,为小季,播种面积往往只及大季的一半。在潮湿带(占34%)几无大、小季之分,全年都可播种,但在西南季风盛行降水过量时,有洪涝灾害。此外,在灌溉所不及的高地,还采用焚林垦地的迁徙农业(当地叫“契那”),种植旱稻、小米、玉米、高粱、棉花等。1982年稻谷产量215万吨,基本自给。

矿藏钛、石墨、锆、宝石、磷灰石储量丰富。其中以高质量的石墨和宝石著名,有红宝石、蓝宝石、猫儿眼等,古代阿拉伯人称为“宝石岛”。在亭可马里以北蕴有400万吨的钛铁矿,开采可供输出。此外中南部有储量约700万吨的铁矿,干燥带沿海年产盐13万吨。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有制糖、榨油、橡胶轮胎、制革和造纸等工业。还有依靠进口原料的炼油、轧钢、纺织、以及利用当地原料的水泥、陶瓷等工业。1978年以来大量引进外资,在科伦坡与尼甘布之间设立贸易加工区,开拓国外市场,称为“大科伦坡出口工业区”。

交通运输系统良好。有公路3.8万公里,铁路1526公里,主要分布在西南低地、中央高地和贾夫纳半岛。从马纳尔岛到印度的班本岛有轮渡。海运有本国的商船队。科伦坡是主要商港,南岸的加勒港承担部分出口贸易;东岸的亭可马里是重要的天然良港,过去英国在印度洋上的海军基地,现兼作商港。科伦坡有国际航空站。独立以来,随着工业产品及其他农副产品出口的增加,茶叶、橡胶、椰子等传统出口商品的比重渐降;进口以石油、机械装备和汽车为主,还有少量小麦与金属制品等。

地区经济差异:

(1)潮湿区。包括西南沿海平原和中央山地的西南部,面积占全国 1/4,集中全国人口的71%,是茶叶、橡胶和椰子的集中产区。水稻一年两熟,播种面积大季占55%,小季占45%。工业较发达,大部分集中在以科伦坡为中心的沿海城市。科伦坡行政区的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52%。

(2)干燥区。包括北、东北、东南部平原和中央山地的东北部,面积占全国3/4,而人口不到1/3。开发历史虽久,但经济不及西南潮湿区发达。稻田播种面积大季占73%,小季占27%。水利灌溉事业正在发展中,扩大稻田,增加产量,有很大潜力。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