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

研究生物的遗传及其变异的科学,其内容涉及遗传物质的本质和传递,以及遗传信息的调控和表达。遗传学成为生物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始于重新发现G.J.孟德尔遗传规律的1900年。1910年T.H.摩尔根根据性连锁遗传的研究发展了染色体遗传学说,确定了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遗传学着重研究了生物性状遗传的各种表现形式,遗传物质单位──基因的存在和类别,以及性状和基因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等。在此期间,遗传学主要以高等动、植物为研究材料,揭示了基因及其所在染色体之间的遗传依属关系、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染色体数变异、自然和人工诱变的机制等,并建立了反映许多物种的基因在染色体上排列顺序的染色体遗传图谱。由于这个时期的遗传学研究主要是与细胞学结合进行的,所以是细胞遗传学发展的盛期。

自1940年G.W.比德尔和E.L.塔特姆以粗糙链孢霉作为遗传研究的材料,肯定了基因通过由它指导合成的酶控制性状发育的机理之后,遗传学开始了利用真菌和单细胞动植物,特别是原核生物(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为材料进行研究的时代,兴起了微生物遗传学。其间结合生物化学的研究,揭示了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紧接着J.D.沃森和F.H.C.克里克在1953年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于是从50年代后期形成了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基因的实质、结构、功能、调控和表达等机理的分子遗传学。此后,随着对遗传的认识日益深化,逐渐明确了真核生物染色体上和某些高级原核生物的基因,都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链上一定长度的区段;基因的遗传功能,是该区段内的遗传信息在蛋白质(包括酶)合成中所起的编码作用的反映;不同基因编码不同的酶,催化不同新陈代谢的转化过程,规定不同性状的发育。对于某些最简单的病毒来说,基因则是核糖核酸(RNA)分子链上一定长度的区段。

现代遗传学由于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之不同,出现了各种分支学科。有专门研究人类各种遗传现象(包括遗传性疾病)的人类遗传学,有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研究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变异规律的群体遗传学,有专门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数量遗传学,有专门研究高等真核生物的体细胞离体培养、原生质体融合和细胞间遗传物质转移规律的体细胞遗传学等。

遗传学对研究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医学、农业动植物和微生物育种,以至人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在动植物育种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必然又可以回过来指导动植物育种的实践。抗菌素工业的兴起促进了微生物遗传学的发展,微生物遗传学的发展又推动了抗菌素工业及其他发酵工业的进步,就是明显的例证。应用遗传学原理,将可使人们更有预见地进行动植物品种的改良和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