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藻

褐藻门(Phaeophyta)游孢子纲(Phaeosporeae)海带目(Laminariales)巨藻科(Lessoniaceae)巨藻属(Macrocystis) 的统称。该属有 3种:M.pyrifera、M.integrefoliaM.angustifolia。藻体长度一般15~50米,最长可达80米,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的海藻。含有蛋白质9.2 %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可用以提取碘、甘露醇、褐藻胶和钾,还可用作家禽饲料、养鱼饵料或作食用,也可用以制作纤维板。此外,在巨藻大片繁生的场所,鳀、鳕、沙丁鱼、金枪鱼、鲍、扇贝、海参等都喜栖息其中,是良好的渔场。

巨藻自然分布于自美国阿拉斯加州经加拿大、美国至墨西哥的北美洲太平洋沿岸,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秘鲁、南非等国沿海。美国于1910年开始以巨藻作为制造钾肥的原料。30年代起将巨藻作为提取褐藻胶的原料。50年代中后期藻场因采收过度、海水污染和海水温度反常变化等而受到严重破坏。中国于1978年从墨西哥引进巨藻。

形态

成藻藻体主要由固着器、主柄、分枝柄和叶片组成。固着器由许多自柄基部长出的多次双叉分枝的假根组成。假根的发生部位随着年龄增长沿主柄基部向上发展,直至整个主柄生满假根。有的分枝柄基部也能生出假根,使一棵藻体在外观上成为多棵丛生。主柄圆形或扁圆形,直径1.2~2.0厘米,长约5~15厘米。主柄上端呈双叉分枝,延伸形成分枝柄。双叉分枝柄下部有侧生分枝柄。一棵成藻有分枝柄数条至数十条。分枝柄直径约0.6~1.4厘米,上面侧生的叶片长约50~100厘米,宽约10~25厘米。叶缘有边刺。每个叶片因有一个带圆形或椭圆形气囊的叶柄而能漂浮于水面。分枝柄顶端为一弯刀形叶片,是藻体的主要分生组织。成藻分枝柄下部生有带状簇生的孢子叶,是巨藻的繁殖器官(见图)。

图 生物学特性

巨藻的生活史由孢子体和配子体两个明显不同的世代组成。当成藻藻体即孢子体成熟时,孢子叶表面产生大块隆起的、由叶片表面细胞分化而成的孢子囊群,每个囊内有32个游孢子,每平方毫米的孢子囊群可放散游孢子 3.5×105个。游孢子有两条侧生不等长的鞭毛,在水中游动数分钟至数小时遇到固体即附着。由它萌发形成的配子体有雌雄之分,个体很小,生活时间很短,在适宜条件下 2周即可成熟。成熟时雌、雄配子体分别排出卵和精子,卵受精后形成合子,经细胞分裂长成孢子体。孢子体可以生活4~8年,有的竟达12年之久。

巨藻喜生长在水深流急的海底岩石上,垂直分布于低潮线下5~20米。在透明度高的水域,其着生深度可达30米,以18~20米处生长最茂盛。其生长最适水温为8~20℃。在适宜条件下,藻体日增长度可达 50厘米,藻体成熟的年龄为12~14个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沿海藻场,由于水温适宜,一年四季都有成熟的孢子叶。其繁殖盛期在夏秋之交。中国海区生长的巨藻孢子体能耐受的温度上限为23~24℃,孢子叶发育的适温上限为20℃。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3~20℃,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3~17℃,配子体和孢子体生长发育的最适光强为2000~3000勒克斯。

增殖和养殖

增、养殖所用苗种一般采用人工方法培育。美国以有机玻璃板或塑料薄膜作为孢子附着基,采孢子后在室内用斜面流水法培育,培养到胚孢子体然后即剥离并下海播种进行增殖。中国培育巨藻夏苗是以红棕绳为基质,采孢子后在室内培养到幼孢子体长1~2厘米时,即移往海上用浮筏继续培育。秋苗则以石块和竹片为育苗基质,采孢子后在海上用浮筏培育。这两类苗种的培育技术,都能达到高密度、大个体的要求。

增殖可采用人工大量培养幼孢子体向海底投放的方法进行,投放期为冬季和早春季节。用石灰水杀死掠食巨藻的海胆,或在藻场放养吃食海胆的海獭,都有增殖效果。中国则把人工培育的幼藻绑在石块或水泥砣上投放于海底,投石区用网围护,以防海胆危害。春季投放体长1米左右的幼藻,到夏季体长可达10米。

养殖还处于试验阶段。美国用塑料架和塑料绳组成三角形和伞架形养殖筏作为巨藻的着生基质,将筏置于深海的上水层,并用水泵吸取海底的富营养海水供巨藻吸收。中国则采用潜绳法,即以塑料绠绳为基质附以巨藻幼藻,将绠绳两端固定于海底,使绠绳与海底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方法简便,并能依透明度大小调整培育水层。春季投放幼藻,到夏季收割,每棵鲜重可达1.5~3.0千克。收割时从船上放下收割器,在水下1.2米处割断藻体,然后通过传送带输入船舱。按时收割有利于阳光透射到水下的藻体上,促进光合作用而加速幼柄的生长。新的柄及叶片能很快长至水面。一般每隔3~4个月收割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