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

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根据从四诊(望、闻、问、切)中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则。

《内经》对治则的基本内容已有精辟的论述。明代李中梓辑注《内经知要》首先提出“治则”一词。后世许多医家也都把治则作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研究发挥。

基本内容

治则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

(1)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要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神,保养正气,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在发病的情况下,则要早期诊治,并要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疾病终止在轻浅阶段。

(2)治病求本。强调治疗要抓住疾病的根本,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与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凡病因与症状、正气与邪气、病在内与病在外、先病与后病等,都存在标本的关系,前者均为本,后者均为标。一般情况下,标根于本,病本能除,则标也随之而解。

(3)扶正祛邪。疾病过程,是正气与邪气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所以扶正祛邪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

(4)调和阴阳。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即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了偏盛偏衰的结果。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乃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之一。调和阴阳,从方法上可以概括为损其偏盛和补其偏衰两大类。其基本方针就是寒病用温热法,热病用清凉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如阴虚内热,就要滋阴清热;外感发热,就宜解表散热等:以调整阴阳的平衡为总方针。

(5)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见三因制宜)。强调人体与自然界是彼此息息相关的整体,以及人体在内外因素影响下的个体差异。因此,治疗上必须重视气候、地理、病人三者与疾病的关系,全面地辨证施治。

治则与治法

二者含义不同,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原则,属于对治疗疾病总体上的规律性认识;治法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病证而选定的方法。因此,任何具体的治疗方法,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治疗原则。例如:对于外感风热,选用辛凉解表法;对于脾虚腹胀,运用健脾行气法,这些都是具体的治疗方法。但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根据,以及如何恰当地用好这些方法,就涉及扶正祛邪、泻实补虚等一系列的原则,统属治则的范畴。

治则与辨证

辨证,是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如血虚证、血瘀证、里热证、阳虚证、气虚证、气血双亏证等,这是决定治则治法的前提和依据。在对证认识的基础上,还要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在有关治疗原则的指导下,确立具体的治法,以完成辨证论治的全过程(辨证→治则→治法→方药)。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