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

脑室系统和脑、脊髓蛛网膜下腔内的无色透明液体,产生于脑室的脉络丛。对脑和脊髓可起到保护作用,以缓冲外界的机械冲撞;同时,脑脊液中含有恒定的化学成分,能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使中枢神经系统保持一个稳定的化学内环境。此外,脑脊液还能运送营养物质到中枢神经系统及从中枢神经系统运走代谢产物,起到新陈代谢的传递作用。因此,研究脑脊液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也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生物化学和代谢状况的重要途径。1891年开始用腰椎穿刺的方法进行脑脊液的临床研究,1912年开始研究脑脊液的化学分析和临床的关系。目前临床常用的是腰椎穿刺术和小脑延髓池穿刺术以抽取脑脊液,或注入对此剂。应用于诊断。也可由脊腔内注入某些药物应用于治疗。

脑脊液的生成和分布

脑脊液主要由脉络丛分泌而来。在脑室壁的一些部位,软脑膜上的血管和脑室膜上皮共同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一般认为脑脊液的绝大部分在侧脑室形成,其余部分在第三、四脑室内形成,还有极少量脑脊液可由室管膜和软脑膜血管的弥散作用产生。成人脑脊液总量为90~150ml(也有报告120~180ml),占体内总水量的1.5%。其分布如下:两侧脑室各占10~15ml,第三、四脑室共约5~10ml,脑蛛网膜下腔及某些扩大的腔隙──脚间池、桥脑池、小脑延髓池等脑池中约占25~30ml,脊髓蛛网膜下腔约占总量的50%左右。婴儿脑脊液总量约为40~60ml,幼儿60~100ml,学龄儿童80~120ml。脑脊液的生成速率约为0.3~0.4ml/min,平均每日分泌量不超过400~500ml,因此,每日可更新约3~4次。在病理情况下,如脑瘤、脑膜炎时脑脊液的生成可成倍增加。乙酰唑胺等碳酸酐酶抑制药,可抑制脑脊液的生成。

脑脊液的循环

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分泌后,经双侧侧脑室的室间孔门罗氏孔进入第三脑室,汇合第三脑室脉络丛分泌的脑脊液,经大脑导水管进入第四脑室,汇合第四脑室顶部脉络丛分泌的脑脊液,经正中孔(马让迪氏孔)和侧孔卢施卡氏孔进入小脑延髓池,流入蛛网膜下腔(见图)。

图

脉络丛的搏动和收缩压的作用,促使脑脊液从脑室向蛛网膜下腔流动,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的脑脊液,一部分向上流动至大脑半球表面及各脑池。80%经脑顶部及脑底部蛛网膜颗粒(也称蛛网膜绒毛,为蛛网膜在静脉窦附近,尤其是上矢状窦两侧形成的绒毛状突起、突入静脉窦内),吸收进入静脉窦(主要为上矢状窦);另一部分进入脊髓蛛网膜下腔,少量脑脊液由脊髓蛛网膜绒毛吸收,而大部分经脊髓蛛网膜下腔后又返回小脑延髓池,再向上方流动,经蛛网膜颗粒吸收,进入静脉窦。也有报道,软脑膜、蛛网膜的毛细血管,神经根周围间隙和血管周围间隙也有吸收作用。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的吸收速率和分泌速率相等,其吸收取决于脑脊液与上矢状窦之间的压力差和脑脊液流经蛛网膜颗粒的阻力大小。在人类蛛网膜颗粒处压力为68mmH2O(相差于上矢状窦压力),当脑脊液压力小于68mmH2O时则脑脊液不被吸收。其吸收量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公式 符号

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则将出现脑积水。如室间孔、大脑导水管,四脑室的正中孔、侧孔阻塞,或颅底蛛网膜粘连,蛛网膜颗粒阻塞均将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分泌增多和吸收障碍引起的脑积水,称为交通性脑积水;脑脊液通路受阻引起的脑积水,称为阻塞性脑积水。脑脊液生成速率增加,并不一定造成交通性脑积水(脉络丛乳头状瘤除外),而脑脊液吸收障碍常常是造成交通性脑积水的主要原因。

脑脊液的采取

常用腰椎穿刺术及小脑延髓池穿刺术采取脑脊液。

脑脊液的检查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脑脊液检查包括如下内容。

颜色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呈无色透明。在病理情况下可出现下列颜色:

(1)淡红色或血性。多提示颅内或脊腔内有出血。若离心后上清液呈无色透明,多提示为外伤性出血(穿刺损伤)。若上清液呈淡黄色或黄色,则表明其中有破坏的红细胞,提示非损伤性出血。

(2)黄变症。脑脊液呈淡黄色或红黄色,提示脑或脊髓有出血,红细胞已破坏,血浆蛋白进入脑脊液。由于炎症、肿瘤,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增高而呈黄色,甚至金黄色,其黄变程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在蛋白质含量极高的情况下,脑脊液流出后常自动凝结,称弗鲁万氏征。

透明度

正常的脑脊液为无色透明。若白细胞增多,则混浊呈云雾状或毛玻璃状。结核性脑膜炎时,细胞数中度增多,呈毛玻璃样。化脓性脑膜炎时,细胞数极度增多,可呈脓样。

压力

成年人侧卧时,脑脊液压力为60~180mm水柱。脑脊液压力过低,称为低颅压;高于200mm水柱,则为颅内压增高,应结合临床检查,排除颅内占位病变或脑积水等。但老年人有明显脑萎缩时,即使发生颅内血肿或占位病变,脑脊液压力也可以不高。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失调或某些药物,也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如低钠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四环素使用等。

细胞成分

正常成年人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为0~5个/mm3,主要为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红细胞应不存在。细胞数超过10个/mm3即为异常。白细胞增多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有炎症;红细胞增多提示有出血。急性细菌性感染早期,常出现多核白细胞增多,结核或真菌性脑膜炎时,常出现单核白细胞增多,但在早期也可出现多核白细胞增多。

蛋白质

成年人正常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为15~45mg%。应进一步测定γ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蛋白质含量增高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或多数神经根有炎症、蛛网膜粘连或占位病变。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G增高常提示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在发病1~2周后,脑脊液出现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蛋白质增高,细胞数正常),这对诊断有特征性意义。

正常脑脊液糖含量应为血糖的60~70%,约为45~80mg%。脑脊液糖过高时,见于糖尿病,病毒感染时,糖也可略高。糖过低时,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如各种细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时,脑脊液糖含量也明显降低。脑弥漫性肿物,如转移癌,脑膜癌时,脑脊液糖含量往往降低。

氯化物

正常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为 118~130mEq/L(700~750mg%)。低氯见于某些细菌性脑膜炎,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剧烈呕吐时,因血氯下降而脑脊液氯含量也下降。

酶的活力测定

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及谷氨酸丙氨酸转氨酶 (GPT)的测定对某些疾病有一定诊断价值。正常脑脊液GOT为22.7±10.00单位,GPT为12.15±8.67单位。一般为血清GOT和GPT含量的1/4~2/3。由于转氨酶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故脑脊液中的含量只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在脑血管病、脑炎、脑萎缩、中毒性脑病,继发性癫痫等GOT增高,以脑栓塞时增高明显。

脑膜炎、脑梗塞、脑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时,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增高。这对细菌性和非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有帮助,在前者LDH增高明显。

其他如醛缩酶 (ALD)、胆碱脂酶、拟胆碱脂酶、核糖核酸酶、溶菌酶、磷酸酶、胰蛋白酶、脂酶等,均可从脑脊液中测出,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瓦瑟曼氏反应和康氏反应

主要用于诊断梅毒,尤其是神经梅毒,脑脊液中梅毒血清反应的阳性率极高。

细菌学检查

对各种脑膜炎应作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包括涂片、培养,动物接种等以查找病原菌。疑有真菌性脑膜炎可作墨汁涂片检查。疑为结核脑膜炎时,将脑脊液静置一日,待液内有白絮状薄膜形成,取出薄膜,铺于玻片上,用抗酸法染色。

其他

包括脑脊液中儿茶酚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测定,酸碱平衡的测定、乳酸测定等(对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麻疹抗体滴度的测定(对慢性病毒感染,如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脑脊液循环、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
参考书目
  1. 重庆医学院第一医院神经科编:《临床神经病学基础》,重庆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情报网出版,重庆,1976。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