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肉

概况

异名:蛏肠(《纲目》)。

基源:为竹蛏科缢蛏属动物缢蛏的肉。

原动物: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

历史:本品载于《食疗本草》。陈藏器曰:“蛏生海泥中。长二三寸,大如指,两头开。”李时珍曰:“蛏乃海中小蚌也。其形长短大小不一,与江湖中马刀、蚬相似,其类甚多。闽、粤人以田种之,候潮泥雍沃,谓之蛏田。呼其肉为蛏肠。”按其形态与生活习性,均与现今药用蛏肉吻合。

形态:贝壳长方形。背腹缘近于平行。前、后端圆。壳表生长线显著。壳的中央稍靠前端有一条自壳顶至腹缘微凹的斜沟,表面被有一层黄绿色的外皮。壳内面白色。动物体外套膜在足孔周围有触手2~3排。两水管分离。(图见《中国动物药》.60页.图70)

生境与分布:生活于河口或有少量淡水注入的内湾。经常在潮间带中、下区的软泥滩上。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与南海。

生药

养殖 缢蛏一般在潮间带养殖,将选好的滩涂整理成蛏埕,然后将蛏苗均匀地播在里面,幼苗生长较快,1~2月播苗,当年或第二年4~5月即可收获。中国浙江、福建沿海养殖蛏最为有名。

采集:春至秋在潮间带中、下区的软泥滩上捕捉,捕后洗净,去壳鲜用或晒干备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每100g含水份88g,蛋白质7.2g,脂肪1.1g,碳水化合物2.4g,灰分1.3g;Ca133mg,P114mg,Fe22.7mg。每1kg蛏干含Ⅰ 1900μg[1]。每1kg鲜肉含糖原(Glycogen)3g[2]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26。
[2] 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0。

药性

性味:①《本草从新》:“甘、咸,寒。” ②《本经逢原》:“甘,平。”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温。”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肾、肝。” ②《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效:补虚,利水,清热,除烦,解毒。

主治: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 ①《嘉祐本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 ②《本草从新》:“补阴,主热痢。” ③《泉州本草》:“主治湿热水肿,中暑血痢。”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水肿,痢疾,外用治项痈。”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使用注意:①《医林纂要》:“生食,大寒,令人泻。” ②孟诜:“天行病后不可食。”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食物药用指南》:“治中暑血痢:蛏肉、刺瓜各适量,共煮食服。” ②《泉州本草》:“治湿热水肿:蛏干60g,蒜头梗适量,炖服。”

单方应用:《食物药用指南》:“治产后虚损、缺乳:蛏肉250g,黄酒蒸熟,煮烂,连汤食用。”

医药家论述

黄宫绣《本草求真》:“蛏,性体属阴,故能解烦涤热,然惟水衰火盛者则宜。若使脾胃素冷,服之必有动气泄泻之虞矣。书言可治冷痢,似属巧说,未可深信。”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