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草

概况

异名:千金草(《纲目拾遗》),千人拔(《福建民间草药》),牛顿草(《闽南民间草药》),野鸡爪(《闽东本草》),扁草、水牯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千斤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基源:为禾本科穇属植物牛筋草的带根全草。穇属全世界有10余种,中国约2种。

原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Cynosurus indica L.),又名蟋蟀草(《嘉兴府志》)。

历史:本品始载于《纲目拾遗》,谓:“牛筋草一名千金草。夏初发苗。多生阶砌道左。叶似韭而柔。六七月起茎。高尺许。开花三叉。其茎弱韧。拔之不易断。最难芟除。故有牛筋之名。”所述特征与本品相符。

形态:一年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膝曲。叶鞘压扁而具脊,无毛或疏生疣毛,鞘口常有柔毛;叶舌长约1mm;叶片扁平或卷折,长达15cm,宽3~5mm,无毛或上面常具疣基柔毛。穗状花序长3~10cm,宽3~5mm,常呈指状顶生;小穗长4~7mm,宽2~3mm,有3~6小花;颖披针形,具脊,脊上粗糙,第一颖长1.5~2mm;第二颖长2~3mm;第一外稃长3~3.5mm,具脊,脊上具狭翼;内稃短于外稃,脊上具小纤毛。颖果卵形,长约1.5mm,有明显的波状皱纹。花果期6~10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上册.192页.图321)

生境与分布:常生长于荒芜草地。分布几遍全中国。全世界温、热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8~9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水洗净,切段,晒干。

贮藏:置子燥处。

化学性质

幼嫩全草和花中含微量氰酸,新鲜茎叶含黄酮化合物[1],还含氰甙[2]

参考文献

[1]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09 。
[2]中国有毒植物.科学出版社,1987:272。

药理

非洲民间用作利尿、祛痰剂,或治腹泻。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60。

药性

性味:甘,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②《闽东本草》:“甘、淡,凉。”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淡,平。” ④《中草药学》:“甘,平。”

归经:肝经。 ①《百草镜》:“入肝经。” ②《闽东本草》:“入肺、胃二经。” ③《中草药学》:“入肝、脾经。”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止血。

主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①《百草镜》:“行血,长力。” ②《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疝气。”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强筋骨,治遗精。” ④《闽东本草》:“治小儿急惊,石淋,腰部挫伤,肠风下血,反胃,喘咳。” 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补气。治脱力劳伤,肺结核。”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黄疸型肝炎,小儿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尿道炎;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狗咬伤。” ⑦《中草药学》:“劳力损伤,痢疾,小儿消化不良,黄疸型肝炎,睾丸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30~60g);或捣汁服。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闽东本草》:“治高热,抽筋神昏:鲜牛筋草120g,水600ml,炖400ml,食盐少许,12小时内服。” ②江西《草药手册》:“治湿热黄疸:鲜牛筋草60g,山芝麻30g。水煎服。” ③《福建民间草药》:“治小儿热结,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鲜牛筋草根60g,酌加水煎成200ml,分3次,饭前服。” ④《闽东本草》:“治腰部挫闪疼痛:牛筋草、丝瓜络各30g。炖酒服。” ⑤《福建民间草药》:“治疝气:鲜牛筋草根120g,荔枝干14个,酌加黄酒和水各半。炖1小时,饭前服,日2次。” ⑥《福建中草药》:“预防乙型脑炎:鲜牛筋草60~120g,水煎代茶。”

食疗:①《纲目拾遗》:“治脱力黄,劳力伤,治瘵:牛筋草根洗去泥,乌骨雌鸡腹内蒸熟,去草食鸡。” ②《闽南民间草药》:“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牛筋草头30g,蒲公英头30g,煮鸡蛋1个服。并将草渣轻揉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