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概况

基源:为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的种子所榨取的油。

原植物:大豆 Glycine max(L.)Merr.

余项参见“大豆”条。

化学性质

种子油的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为在10%左右,余为不饱和脂肪酸,前者主要是硬脂酸和棕榈酸,后者主要是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Linoleic acid),此外的成分(1.5%~2.5%)中主要为磷脂。豆油中的甾醇含量为0.38%~0.53%,其中有β-谷甾醇、豆甾醇和芸苔甾醇(Campesterol)。另含胡萝卜素、维生素E、环木菠萝甾醇(Cycloartenol)和鲨烯(Squalene)。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043。

药性

性味:辛、甘,温。 ①《纲目》:“辛、甘,热。微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辛,温。”

功效:驱虫,润肠。

主治:肠道梗阻,大便秘结不通。 ①《纲目》:“涂疮疥,解发。” ②《随息居饮食谱》:“润燥,解毒,杀虫。”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饮,30~60g。外用:涂患处或调药。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食物药用指南》:“治大便干结:豆油煮沸后放温。睡前服,成人每次30~60ml,小儿酌减。” ②《食物药用指南》:“治轻度肠梗阻:豆油煮沸后放温。成人150~200ml,儿童酌减,配合热敷腹部更佳。” ③《食物药用指南》:“治蛔虫性肠梗阻:豆油60ml煮沸后放冷,加藕粉适量调成糊状,1日3次分服。”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