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

概况

异名:锡石(《石雅》)。

基源:锡矿为氧化物金红石族矿物。

原矿物:锡矿一般指锡石Cassiterite

历史:锡矿最早记载的文献是《纲目》。李时珍云:“锡出云南(今云南省)、衡州(今湖南衡阳市)。……于山溪中淘沙取锡。”又引独孤滔曰“锡矿缩银。”李时珍所云锡之产地与现今锡石产地相同。“云南个旧锡石储量最富;湖南江华亦是锡石主要产地,并在江华上五堡等地有锡矿冶炼基地。现今在山谷溪常见砂粒状锡粒,系由含锡矿之岩石分解而成。”因而古今吻合,《纲目》所述实指锡矿而言。现今市场上未见有销售,亦未见中医使用;锡矿主要是提炼锡的最重要的矿物原料。锡矿收载于现代文献最早是《中药大辞典》。

形态:锡石属于四方晶系。晶体呈四方双锥和四方柱所成之双锥柱状或双锥状聚形。锡石的形态随形成温度、结晶速度、所含杂质不同而异。在伟晶岩中产生的锡石呈双锥状;气化-高温热液矿床中产出的锡石呈双锥柱状,并且常具双晶;在锡石硫化物矿床中锡石往往呈长柱状或针状,而且晶体很细小。集合体呈不规则粒状。一般为红褐色;条痕淡黄。金刚光泽,断面油脂光泽。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6~7。性脆。断面贝壳状。密度6.8~7.0g/cm3。含Nb和Ta的锡石,颜色深褐至沥青黑色。

产状:锡石主要产于气成矿脉中,此外在金属矿脉、接触带、伟晶岩、云母岩及山谷溪流中均可见之。

产地 锡矿主产于云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

生药

鉴别

性状:锡矿全体呈褐黑色,有较强光泽和棱角。质较重硬,可打碎,断面不整齐而光泽更强。气、味均无。

理化:①取锡石碎粒少许,加碳酸钠、硫黄、木炭少许,于木炭上燃烧。则熔成金属状锡粒,并于木炭上生白色SnO2被膜一层,在其上滴加硝酸钴数滴,加热,变为蓝绿色。 ②取锡石碎粒置锌片上,加稀盐酸少许,数分钟后,于锡石碎粒表面产生银白色光亮的锡膜一层(如以绒呢摩擦之则光亮更明显)。

化学性质

锡石主成分为二氧化锡(SnO2)。其中含Sn 78.8%。常含Fe、Ti、Nb、Ta等元素。

参考文献

南京大学 结晶学矿物学,地质出版社,1978:337。

药性

性味:《药性考》:“有毒。”

主治:《药性考》:“磨涂疔肿。”

用法用量:外用:研磨涂患处。

临床应用

《有毒中草药大辞典》:“锡矿,古代有此药物,但现代几乎不用,除单独应用于疔肿,还可用于配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