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子

概况

异名:大枫子(《本草品汇精要》)。

基源:为大风子科大风子属植物大风子和海南大风子的成熟种子。

原植物: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us Pierre ex Laness,又名泰国大风子(《中药志》)。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Merr.)Sleum.(Taraktogenos hainanensis Merr)

历史:大风子始载于元代《本草衍义补遗》。《纲目》记载:“今海南诸番国皆有,按周达观《真腊记》云,大风子乃大树之子,状如椰子而圆。其中有核数十枚,大如雷丸子。中有仁白色,久则黄而油,不堪入药。”并释其名曰:“能治大风疾,故名。”据上,并观《植物名实图考》的附图,与如今所用大风子一致。

形态:常绿乔木,树杆直立。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1.2~1.5cm;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30cm,宽3~7cm,先端尖,基部钝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黄绿色,侧脉8~10对。花杂性或单性,1至数朵簇生;花梗被柔毛;雄花萼片5,卵形,花瓣5,卵形,红色或粉红色,退化雄蕊鳞片状,线形,着生于花瓣上,雄蕊5,退化子房圆柱状;雌花花萼、花瓣均与雄花相同,退化雄蕊成一纺锤状体,子房卵形或倒卵形,被长硬毛,1室,胚珠多数,花柱粗短,被柔毛,柱头5裂,反卷。浆果球形,直径6~8cm,果皮坚硬;种子30~40粒,略呈多角体,外种皮角质;胚乳丰富。花期1~3月,果期4~6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18页.0196条图)

生境与分布:中国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地区有栽培。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及东南亚其它地区也有分布。

海南大风子与大风子区别为:叶薄革质,长圆形,长9~18cm,宽3~7cm,常有不规则的浅波疏锯齿。花序短头状,花4数;雄花的雄蕊极多,全育;雌花有多数退化雄蕊;子房密生黄色茸毛,几无花柱,柱头3,顶端浅裂。浆果球形,直径4~7cm,密被褐色柔毛。种子20粒左右,略呈三角形。花期4~9月,果期5~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20页.图3569)生于山地疏林半阴处及山地石灰岩林中。分布于海南,广西。

生药

栽培:宜高温多湿气候,怕霜冻;成年树需阳光,幼龄树宜荫蔽。以土层深厚的潮湿壤土生长较好。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于2月下旬~3月上旬播种,播前用清水浸种24小时后,先播在砂床上催芽,然后取萌芽种子播种于苗床,行距20cm,株距5cm,深2~3cm。播后覆土盖草,浇水,保持湿润。出苗时揭去盖草,进行除草松草,并搭设荫棚,荫蔽度60%~70%。苗高05%~1.0m时出圃定植,按行距4~5m,株距3~4m穴栽。定植后,每年追肥2~3次,并经常中耕除草,行间可间种农作物。病害有叶斑病,可用1.1:200波尔多液防治。虫害有毒蛾与蛱蝶危害叶片,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采集: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晒干。泰国大风子主产于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柬埔寨等国亦产。海南大风子产于广西、广东、海南。

鉴别

性状:泰国大风子 种子略呈不规则卵圆形,或呈3~4面形,稍有钝棱,长1~2.5cm,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至黑棕色,较小端有明显凹纹至种子1/3处,全体有细的纵纹;种皮坚硬,厚1.5~2mm,内表面浅黄色至黄棕色,与外表面凹纹末端相应处有一棕色圆形环纹。种仁外被红棕色或黑棕色薄膜,较小端略皱缩,并有一环纹,与种皮内表面圆形环纹相吻合;胚乳肥大,乳白色至淡黄色,富油质,子叶2枚;浅黄色或黄棕色,心脏形,下接圆柱形胚根。气微,味淡,有油性。以个大、种仁饱满、色白、油足者为佳。

海南大凤子 种子略呈四面体形,一面隆起,三面稍平坦,长1~2cm,宽5~10mm;表面灰黄白色至灰棕色,有多数隆起的纵脉纹,种脐位于种子的一端;种皮硬而脆,厚0.5mm,易碎。种仁不规则长卵形,外被暗紫褐色薄膜,具微细皱纹;胚乳黑棕色;子叶心脏形,稍尖,色较浅。

显微 ①大风子 种子横切面:种皮全为石细胞,外层2~3列类圆形或多边形,排列不甚整齐,含少数草酸钙方晶,直径约30μm;中层为较厚的长条状石细胞层,径向紧密排列,彼此重迭,长约200μm,宽14~20μm,胞腔呈线缝状,沟纹细密;内层为10余列切向排列的长条形或一端稍尖、另端稍膨大的石细胞,长60~180μm,直径12~24,μm。种仁外侧为4~5列红棕色扁平细胞,其内为胚乳组织,含脂肪油等。 ②海南大风子 外层为3~5列类圆形或类方形,石细胞,壁厚薄不一.有的含草酸钙方晶;中层为2列长条形石细胞,径向排列,两端稍尖,长60~150μm,直径20~30μm;内层为10余列石细胞,类圆形,椭圆形或棱形,直径20~80μm,壁厚薄不一,有的含草酸钙方晶,种仁外为3~5列含棕色色素的细胞,内为胚乳组织。(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93)

加工炮制:大风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拣去霉坏变质者,去壳取仁。 大风子霜:取大风子仁,碾碎,或碾碎蒸透,用布包严或用吸油纸多层包裹,压榨,去尽油,研细过筛。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多种脂肪酸,主要有大风子油酸(Chaulmoogric acid)和次大风子油酸(Hydnocarpic acid),为治麻风病的有效成分,还有大风子油酸、次大风子油酸甘油酯等。此外,还含有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和环戊烯甘氨酸(Cyclopentenylglycine)[1,2]和阿立普里斯酸(Aleprestic acid)[3]

参考文献

[1] 日本药局方注解.第6改正版.忠良书店,1955:739 。
[2] Biochemistry 1980;19:074 。
[3]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1。

药理

大风子油及其脂肪酸钠盐在试管中对结核杆菌及其它抗酸杆菌的抗菌作用比酚强100倍以上.对其它细菌则不敏感[1]。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2]。所含阿立普里斯酸为治疗麻疯病的有效成分[3],但毒性较大[4]

参考文献

[1] A Manual of Pharmacology,1957:120 。
[2]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5(4):286 。
[3] 中草药成分化学.科学出版社,1977;45 。
[4] 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315。

药性

性味:辛,热。有毒。 ①《纲目》:“辛,热。有毒。” ②《本草原始》:“甘,热。” ③《玉楸药解》:“苦,微热。”

归经:入肝、脾、肾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②《本草求真》:“入肝、脾。”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效:祛风,攻毒,杀虫。

主治:麻风,疥癣。 ①《纲目》:“主风癣疥癞,杨梅诸疮,攻毒杀虫。” ②《医林纂要》:“行痰,杀虫,劫毒。用霜,亦可劫顽痰,行积水。” ③《国药的药理学》:“治象皮病。” ④《中药大辞典》:“祛风燥湿,攻毒杀虫。治麻风,疥癣,杨梅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内服慎服。阴虚血热者忌服。 《全国中草药汇编》:“本品有毒,内服、外用常致恶心,呕吐,胸腹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肾炎,肝脂肪变性等病变。”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苦参,治麻风病。 ②配轻粉,治疥癣。 ③配土茯苓,治杨梅疮。 ④配木鳖子仁,治疗风刺赤鼻。

方选和验方: ①大风丸(《解围元薮》)治大风眉目遍身秽烂者:大枫子肉900g,防风、川芎各300g,蝉壳、羌活、细辛、首乌、独活、苦参、当归、牛膝、全蝎、黄芪、薄荷各60g,白芷、狗脊牛黄、血竭各15g。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15丸,茶下,空腹服,日进3次。 ②大枫子膏(《疠疡机要》)治一切疮疥脓瘑等疮:大风子肉、白矾(枯)各60g,真轻粉30g,为末。将桕油180g和匀涂之。 ③大风丹(《血证论》)治癣痒各疮:大枫子肉10g,土硫黄6g,枯矾3g,明雄黄6g。共为末。灯油调搽。 ④大风诸癞方(《普济方》)治风癣疥癞:大风子、苦参末各等份。煎汤内服,亦可外洗。 ⑤《纲目》:“治风刺赤鼻:大风子仁、木鳖子仁、轻粉、硫黄为末。夜夜水调涂之。”

单方应用:①《寿域神方》:“治手背皴裂:大风子捣泥涂之。” ②《岭南卫生方》:“治大风疮裂、杨梅恶疮: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涂,仍以壳煎汤洗之。” ③江西中医药1960;(11):“治荨麻疹:大枫子30g,大蒜15g。捣烂,加水100ml,煮沸约5分钟。涂搽患部。”

医药家论述

缪希雍《本草经疏》:“大风子,辛能散风,苦能杀虫燥湿,温热能通行经络。世人用以治大风疠疾,及风癣疥癞诸疮,悉此意耳。”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