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移质

悬浮在水流中随水流运动的泥沙颗粒。天然河流大都属紊流,其中存在着许多尺度不等、具有不同运动速度和旋转方向的涡体。从床面上掀起的泥沙颗粒进入主流区后,如果遇到向上的紊动涡体,就会被带入更高层的水流中去,并随水流一起运动,成为悬移质。悬移质在水流中的运动轨迹是很不规则的,沿水流方向的运动速度和水流速度大致相同。维持泥沙悬浮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水流紊动能。

悬移质在运动过程中与推移质和床面泥沙(简称床沙)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其中较粗的颗粒在床沙中大量存在,有机会进行充分地交换,使其含量与水流挟沙能力相等,称为床沙质;较细的颗粒在床沙中很少,当来量不足时不能从床面得到补充,其含量常小于水流挟沙能力,取决于流域来沙量,称为冲泻质。通常将床沙组成中5%~10%的细颗粒段泥沙视作冲泻质。

单位水体中所含悬移质的质量称为含沙量(kg/m3)。平衡输沙状态下含沙量沿水深分布可由悬移质运动理论计算。悬移质运动理论主要有两种。

(1)扩散理论: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的M.P.奥布赖恩和苏联В.Μ.马卡韦耶夫分别提出。他们认为在紊动扩散作用下,泥沙从含沙量较高的流层(通常在河底附近)传递到含沙量较低的流层,泥沙扩散强度与含沙量梯度成正比。这种扩散作用平衡了受重力作用而下沉的泥沙,使含沙量维持恒定分布,据此可得出含沙量沿水深分布公式。

(2)重力理论:50年代由苏联的Μ.Α.韦利卡诺夫提出,认为挟沙水流在运动过程中所做的功,除了阻力功外,还有悬浮功。据此,也可导出含沙量沿水深分布公式。对于重力理论目前有不同认识。

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任意断面的悬移质质量称为悬移质输沙率(kg/s)。平衡输沙条件下悬移质中床沙质输沙率可根据悬移质运动理论来推求。由于理论公式用到天然河流中时常有较大偏差,工程实践中,多采用根据特定区域测量资料建立的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参考书目
  1.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泥沙工程学教研室编著:《河流泥沙工程学》,新一版,上册,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1983。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