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悦

浏览

中国东汉末年的政论家、史学家。字仲豫,颖川颖阴(今河南许昌)人,系荀况之十三世孙。献帝时,应曹操征召,任黄门侍郎、秘书监、侍中等职。其所著《汉记》,系奉献帝之命,以编年体对《汉书》改写而成。其专著《申鉴》一书,从先朝治乱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其成败之所在,以为当局者鉴,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道德和经济观。该书共五卷,其中《政体》、《时事》二卷,抨击当时政事,反对土地兼并,并对汉末的货币问题提出了看法,集中反映了他的经济主张。

赋税和田制

荀悦认为,所谓轻徭薄赋,只对豪强富户有利。他指出:“古者什一而税,以为天下之中正也。今汉民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然豪强富人占田愈多,输其赋太半。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是上惠不通,威福分于豪强也。今不正其本,而务除租税,适足以资富强”(《汉记》)。

”《申签·时事》(明嘉靖四年刻本)

荀悦针对当时豪门富户拥有巨量田地、富逾公侯、倾轧百姓的现象,提出了自己关于土地问题的主张。他反对土地私有制,认为诸侯不能专封,大夫不能专地,富豪不能兼并。让土地自由买卖,势必造成垄断土地和兼并的发生,“人卖买(土地)由己,是专地也”(《申签·时事》)。因此,必须反对土地的自由买卖。对于实行井田制,他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土地制度,但只能在田广人寡的条件下方可采用。而在当时,不仅田少人众,且土地又多掌握在豪强地主手里,是很难实行的。他没有提出怎样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只提出了“耕而勿有”,即人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能自由买卖的主张。

货币

荀悦针对董卓(?~192)坏五铢钱、铸小钱造成了物价高涨,从而反对货币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货币观。他认为货币“便于事用,民乐行之”,反对取消货币。他认为五铢钱制是最好的货币制度,应该让五铢钱在市场上广为流通。他还指出:“彼以其钱取之于左,用之于右,贸迁有无,周而通之,海内一家”(《时事》),这说明他已认识到货币流通对促进商品交换所起的积极作用。

另外,荀悦还阐述了其他一些经济主张。如振兴农桑和反对奢侈,他认为,“兴农桑”是治国五政之首,五政即“兴农桑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政体》);奢侈是国家四患之一,四患即伪、私、放、奢。又如在人口问题上,他认为“民寡则用易足”(《时事》)。但这些观点多为前人之见,并无独到之处。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