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

浏览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俄语: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英语: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注:斯大林执政时官方称其生日为1879年12月21日,但史学界考证为1878年12月18日),格鲁吉亚人,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苏联大元帅,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斯大林原姓朱加什维利,入东正教中学读书时参加革命活动。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曾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担任工农国防委员会委员。1922年4月,在联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联共(布)中央总书记;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步成为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1941年兼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享年74岁。著有《斯大林全集》。

资料一

图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战略家,苏联大元帅。1879年12月21日生于梯弗里斯省(今格鲁吉亚)哥里城。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投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中英勇不屈,先后被捕7次,流放6次。1912年1月当选为俄共(布)党中央委员。1917年5月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17年10月主持党领导武装起义的革命军事总部,协助В.И.列宁组织和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作出卓越贡献。十月革命胜利后,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 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等职。 在1918~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先后担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工农国防委员会委员、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南方、西方、西南等战线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转战各个战线,为创建苏维埃红军和保卫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卓越功勋。1922年4月3日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全面担负起领导党和国家的重任,领导人民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把俄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为国防奠定牢固的经济和技术基础。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国防人民委员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组织和指挥全国军民浴血奋战,与同盟国一起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加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举行的会议,在制定盟国打败德、意、日的战略决策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斯大林犯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和他在苏德战争前夕战略判断失误,使苏联红军的建设和对卫国战争的准备受到严重损害。战后,担任党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领导苏联人民卓有成效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加强国防建设。1953年3月5日因病在莫斯科逝世。

在斯大林的毕生经历中军事活动占有重要地位。

斯大林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战争观。他根据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科学分析,阐述了现代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基本原理,并指出: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要消除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就必须消灭帝国主义。

斯大林发展了无产阶级军队学说。他坚决执行列宁关于建设一支正规化、现代化军队的方针,重视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地发展各军兵种,注重军事干部的培养和部队的军事训练,建立完整的后备兵员动员制度。

斯大林努力为国防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加强国防科研,储备战略物资,战争爆发后组织国民经济迅速转产,从而保障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斯大林重视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以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同盟国领导人一起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有力地推动了战争进程,加速了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斯大林在发展军事学术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探索战争胜败规律时指出:战争命运取决于后方的巩固性、军队的士气、师的数量和质量、军队的装备、指挥人员的组织能力等五个最重要的因素。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制定了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集中优势兵力、及时建立和正确使用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实施围歼敌重兵集团的战役、游击队同正规军紧密配合等作战指导方针。

斯大林写有不少军事著作,如《论俄国共产党人的战略和策略问题》、《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等。这些著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宝库中的重要文献。

资料二

图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领导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

早期革命活动

1879年12月21日,出生于俄国南高加索梯弗里斯(1936年改名第比利斯)州哥里城的一个鞋匠家庭。原姓朱加施维里,格鲁吉亚人。1894年在哥里教会小学毕业,升入梯弗里斯正教中学读书。15岁开始参加革命运动,曾在铁路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9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正教中学开除,从此成为职业革命家。1901年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梯弗里斯委员会委员。同年11月底,由委员会派往高加索巴土姆从事建党活动。1902年参加巴土姆工人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当年4月被捕入狱,流放西伯利亚。1903年3月高加索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1次代表大会,斯大林缺席当选高加索联盟委员会委员。1904年从流放地逃回梯弗里斯,担任党的巴库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领导巴库石油工人大罢工。在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之间斗争开始后,斯大林发表《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略论党内意见分歧》、《答‘社会民主党人报’》等文章,支持布尔什维克的观点。

俄国1905年革命时期,为高加索地区革命领导人。1905年12月代表高加索党组织,出席在芬兰塔墨尔福斯召开的布尔什维克党第 1次代表会议,首次会见В.И.列宁。1906和1907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4次和第5次代表大会。1902~1913年间,他先后7次被捕,6次流放,5次逃脱,从未间断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和传播马克思主义。1912年1月在党的第6次代表会议(布拉格代表会议)上被缺席选为中央委员,并受党的委托领导党中央俄国局的工作。1912年春,负责创办《真理报》,同年9月任《真理报》主编。1912年底至1913年初撰写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纲领,得到列宁很高评价。

十月革命前后的活动

1917年二月革命后,斯大林从靠近北极圈的土鲁汉斯克边疆区流放地回到彼得格勒,参加党中央俄国局,领导《真理报》的工作。1917年5月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7次全国代表会议,作了民族问题的报告,当选为中央委员。党中央成立政治局时,被选为政治局委员,负责指导彼得格勒党委会的工作。6月出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1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局委员。1917年7~8月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 6次代表大会上,做了中央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报告和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为贯彻代表大会决议,同党的其他领导人一起对武装起义进行大量准备工作。10月16日列宁主持召开的党中央扩大会议上,选出领导武装起义的党的军事革命总部。斯大林作为总部成员积极参与组织和领导11月6、7日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11月8日全俄苏维埃第2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1917~1922)、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1919~1922,1920年改称工农检查人民委员)等职。1918年11月写了《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论述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地位。1918~1920年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期间,担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工农国防委员会委员、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西方战线、南方战线以及西南战线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参与领导组织察里津、彼得格勒保卫战,以及粉碎А.И.邓尼金军队的斗争,显示出卓越的军事和政治工作才能,受到俄共(布)中央和苏维埃政府高度评价,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作出很大贡献。1919年11月获红旗勋章。1922年4月,在俄共(布)第11次代表大会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依照列宁建议,当选为总书记。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1月26日,斯大林在苏联第 2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举行的追悼会上,发表题为《悼列宁》的演说。4月,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作了题为《论列宁主义基础》的讲演,对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党的建设、战略与策略、民族问题等基本原理作了简洁通俗的阐述。1926年2月出版《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学说作了进一步的论证。

列宁患病期间,曾对斯大林掌握无限权力以后能否永远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表示“没有把握”。批评斯大林太粗暴,建议将他从总书记这个位置上调开。1924年5月在俄共(布)第13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表示接受列宁的批评。中央全会继续选举斯大林为总书记,他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952年10月联共(布)第19次代表大会,之后在苏共中央全会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书记。

从列宁逝世到30年代中期,联共(布)党内围绕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以及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步骤问题多次展开激烈的争论。最初,斯大林同Л.Д.托洛茨基、Г.E.季诺维也夫、Л.Б.加米涅夫等“左”倾反对派进行斗争。“左”倾反对派无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坚持在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一系列带有“左”的色彩的方针政策。斯大林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把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能否在一个国家里获得最后胜利作为两个问题区分开来,给予理论上的回答。他批判了托洛茨基等人的等待世界革命的错误理论,指出依靠本国内部力量,处理好工人与农民间的关系,战胜国内资本主义势力,一个国家完全能够建成社会主义。

1924年5月,俄共(布)第13次代表大会批准第13次代表会议谴责托洛茨基反对派是一种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小资产阶级倾向”的决议。1925年从 4月第14次党代表会议到12月第14次党代表大会期间,批判了以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为首的“新反对派”。1926~1927年,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党联盟进行尖锐斗争。在举行全党大辩论之后,1927年12月联共(布)第15次代表大会批准将托-季联盟主要骨干分子75人开除出党。

1928~1929年,在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在关于农业集体化的步骤和对待富农政策问题上,斯大林同Н.И.布哈林之间爆发了一场争论。在1928年11月中央全会上,斯大林认为右倾是当时党内主要危险。1929年指名批判由布哈林、А.И.李可夫和М.П.托姆斯基组成的“布哈林集团”及其右倾错误,撤销布哈林政治局委员和共产国际的领导职务。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斯大林在个人威望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愈来愈不谦虚谨慎。他容忍和鼓励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被忽视。他把在社会主义建设步骤、方法、途径等问题上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一概作为“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批判。提出随着社会主义阵地不断巩固、苏维埃国家向前发展,国内阶级斗争将越来越尖锐的错误论点,进而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30年代中期大规模的肃反运动,严重地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在40、50年代,又重犯类似的错误。

1936年,斯大林在全苏苏维埃第8次非常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宣布社会主义体系在苏联国民经济一切部门取得完全胜利,苏联社会已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1938年由斯大林主持编写的《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出版。1941年被任命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1946年起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参加第三国际的领导工作。在1924年6月共产国际第5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在1935年共产国际第 7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执委会委员。共产国际中后期的一些错误,同斯大林的指导思想有密切的联系。斯大林对各国共产党曾有过帮助,也存在以不平等态度对待兄弟党的倾向。对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作过精辟的论述,也提出过一些不符合中国情况的主张。

反法西斯战争和战后建设时期

法西斯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后,斯大林在军事和外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防止侵略的措施。但在1941年6月爆发苏德战争前缺乏足够的警惕。战争期间,1941年6月30日就任国防委员会主席, 7月19日就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8月9日就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经历严重挫折和付出重大代价之后,苏联终于打败法西斯德国,并参加对日作战,夺取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斯大林作为苏联军队和政府的领导者,为苏联军队保卫社会主义苏联、战胜法西斯,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1943年获苏联元帅军衔,1945年获苏联大元帅军衔。

战争后期,斯大林在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进行必要的斗争和妥协,达成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协定,同时,在涉及处理其他国家事务时,表现出某种大国沙文主义倾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对巩固和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增强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有益的贡献。1950年发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1952年发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论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述垄断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提出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等等。书中纠正他在30年代中期提出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没有矛盾的看法,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无疑是存在的。他试图从理论上解决苏联社会继续前进的方向问题。实践表明,他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方法是有缺陷以至错误的。

1953年3月5日,因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斯大林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对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犯有若干严重的错误。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迄今,世界各国对他持有许多不同的以至相反的评价。

资料三

图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领导人。1879年12月21日生于俄国梯弗里斯省哥里城的一个农民家庭,1953年3月5日在莫斯科病逝。他在中学时代就参加了革命活动,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后,长期从事工人运动,在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1917年,他协助列宁领导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反击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建立了战功。从1922年起,一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列宁逝世后,他维护和继续执行列宁奠定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路线,为社会主义社会在苏联的建成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战后,领导苏联人民完成了恢复与发展苏联经济的艰巨任务。

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斯大林总结了苏联人民的实践经验,阐述了有关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济理论和基本经济政策。

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结束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苏维埃俄国遭到了外国武装干涉并爆发了国内战争,为适应这一形势,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后,苏联开始了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从1921年起,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在为什么要实行新经济政策,它的实质和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国民经济恢复后苏联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严重分歧。在这个时期,斯大林总结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维埃国家最初几年的实践经验,发表了《论列宁主义基础》(1924)、《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1925)、《问题和答复》(1925)、《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1925)、《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1926)、《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1926)、《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会》(1926)等著作,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深刻的阐述。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斯大林在他的著作中,对列宁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特别是对新经济政策作了发挥性的论述。他指出,实行新经济政策,容许自由贸易,容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活跃,是为了保持和巩固工人阶级同农民在经济上的结合和联盟,在这个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限制而后消灭资本主义,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它预计到在经济命脉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条件下容许资本主义存在,预计到资本主义成分同社会主义成分的斗争,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的作用日益增长而资本主义成分的作用日益削弱,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斯大林全集》第7卷,第302~303页)。

斯大林还论述了新经济政策的两个时期或阶段。新经济政策的退却和进攻,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发展苏维埃商业的重要性,以及新经济政策的普遍意义。

在一国内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

斯大林根据列宁的苏联有“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列宁选集》第4卷,第682页)的论述,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斯大林指出:不能把在一国内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同社会主义在一国内获得最后胜利混为一谈,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取决于两个不同的矛盾的解决。前者取决于内部矛盾即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矛盾的解决;后者取决于外部矛盾即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的解决。斯大林指出,在苏维埃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工人阶级和农民之间虽然有一定的矛盾,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共同的利益,这种利益必然超过他们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工农联盟奠定巩固的基础,这是在一国内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和可靠保证。

斯大林指出,农业有两条发展道路: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前者是使大多数农民陷于贫困而让城乡资产阶级上层发财致富的道路,后者则是使农民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道路。工人阶级和农民,特别是农民,是乐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而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工人阶级一定会采取一切办法领导和帮助农民走这条道路并取得胜利。有了这两条,就可以把广大工农群众的力量充分地调动起来,克服一切困难,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在资本主义包围条件下,社会主义在一国内取得最后胜利则需要取决于外部矛盾的解决。因为当社会主义国家还只有一个国家,它还处在资本主义包围的条件下,如果没有至少几个国家取得革命的胜利,就不可能免除武装干涉的可能性,因而不可能有避免资本主义制度复辟的完全保障。所以,即使社会主义社会在一个国家内建成,还不能说取得了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

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社会主义 工业化理论

苏联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于1925年结束,从1926年开始,进入为实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的时期。为了完成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1926)、《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等著作中,阐述了列宁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并在具体道路和方法方面发展了这一理论。

斯大林论述了工业化的必要性和工业化的中心。他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全集》第8卷,第112~113页)。这是因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保持国家的经济独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都要求优先发展重工业。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对于工业化的实现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斯大林论述了苏联工业化的速度问题。他指出,由于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所决定,苏联必须(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外部条件来说,处在资本主义包围条件下的苏维埃政权,不能长期地建筑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因为落后必然挨打,就会丧失独立。就内部条件来说,要保持和巩固工农联盟,在经济上仅有轻工业品和商品流通方面的结合是不够的,还需要生产方面的结合,即以现代技术装备农业,以满足农民生产上的需要,促进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保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斯大林论述了社会主义积累问题。他指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由于其制度所决定,所需的资金主要是采用掠夺殖民地、索取战争赔款和靠奴役性的贷款等方法积累起来的。这些方法同社会主义制度都是不相容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用另一种方法即依靠内部积累、靠本国节约来发展工业。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内部积累提供了条件。内部积累的来源主要有:剥夺地主和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为全民所有,把他们过去所占有并用于寄生性消费的资金用来发展工业;废除沙俄举借的外债,苏维埃政权就不再为它支付大笔利息,可以用来发展工业;农民免除向地主缴纳地租,可以把自己的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发展工业;国有化的工业、商业、银行、对外贸易的盈利以及国家的财政等,更能够为工业化提供积累。依靠这些源泉,正确地合理地利用积累,实行节约制度,就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理论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社会主义大工业与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苏联农业集体化问题提到重要日程。从1929年开始,苏联进入为实现全盘农业集体化而斗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斯大林发表了《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1927)、《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1929)、《胜利冲昏头脑》(1930)、《答集体农庄庄员同志们》(1930)等一系列著作,根据列宁的农业合作化思想,阐述了农业集体化理论。

斯大林论述了农业中小农经济占很大比重的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他认为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长期地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即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的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因为:

(1)在过渡时期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的条件下,农民小商品经济是产生资本主义的因素,而社会主义大工业则是消灭资本主义的因素;

(2)农民小商品经济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有的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不能维持,而社会主义大工业则是按照扩大再生产的原则发展的。所以,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了给工业的发展开辟市场和粮食、原料来源,就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以先进的技术装备农业,变小农经济为社会主义大农经济,实现扩大再生产。

斯大林论述了实行农业集体化必须根据自愿原则,用说服农民,用事实和经验证明集体经济比个体经济优越的方法,把农民引上集体经济的轨道。他指出,任何想用暴力和强迫手段建立集体农庄的企图,都只能产生不良后果,使农民离开集体农庄运动。

斯大林论述了农业劳动组合是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他指出,还没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共耕社和既实行生产公有化又实行社员生活公有化的农业公社,两者都不能成为农业集体化的主要形式。只有农业劳动组合才是农业集体化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如土地、机器和其他农具、耕畜以及生产用的建筑物等已经实行公有化,而对宅旁园地、住宅、一部分产乳牲畜、小牲畜、家禽等则不实行公有化。这样,农业劳动组合就正确地兼顾了社员的个人利益和他们的公共利益,使个人利益适应公共利益,有利于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农业劳动组合中已不存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因而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组织。

斯大林论述了农业集体化必须实行依靠贫农、团结中农、限制和消灭富农的政策。

斯大林还论述了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实行国家帮助的必要性和意义。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有过过火行为,贯彻自愿原则不够;同时,实现集体化以后,对集体农庄的经营管理缺乏完善的责任制,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斯大林在《关于农村工作》(1933)中曾接触到这一问题,但他提出的改进办法,只强调要加强农庄领导机关的责任和加强集中领导,而未能注意如何从经营管理制度上健全责任制,调动广大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34年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苏联已基本建成。从1935年开始,苏联进入了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以增强国家经济力量,提高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1941年,卫国战争的爆发暂时中断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1945年战争结束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恢复与发展了国民经济,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的建设),斯大林先后发表了《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演说》(1927)、《大转变的一年》(1929)、《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1931)、《新的环境和新的经济建设任务》(1931)、《在全苏斯达汉诺夫工作者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935)、《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1939)以及《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1952)等著作。在这些著作特别是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斯大林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长期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建设的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论述

斯大林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优越之处在于:

(1)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政权已经被推翻而代之以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的政权;

(2)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即土地和工厂等已经从资本家和地主那里夺取过来并转为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群众所有;

(3)生产发展所服从的不是竞争和保证资本主义利润的原则,而是计划领导和不断提高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原则;

(4)国民收入的分配不是为了保证剥削阶级及其人数众多的寄生仆役发财致富,而是为了不断提高工农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发展城乡的社会主义生产;

(5)劳动群众物质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和劳动群众需求的不断提高,既是生产日益增长的源泉,因而也就保证了劳动者免遭生产过剩的危机,免受失业增长和贫困的痛苦;

(6)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是国家的主人。他们不是为资本家而是为自己劳动、为人民工作的。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理论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总结了30多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对社会主义若干重要经济规律作了说明。

斯大林指出,认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能废除经济规律和创造新的规律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经济规律是反映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人们能发现这些规律,认识它们,依靠和利用它们为社会谋福利,但人们不能消灭或创造经济规律。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的人,实质上就是否认科学。否认任何预见的可能性和领导经济生活的可能性,就会陷于混乱和偶然性的王国,不可能把最起码的经济领导工作做好。

斯大林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出发,论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纠正了他过去所说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的观点,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但只要领导机关执行正确的政策,这些矛盾就不会变成对立,不会弄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冲突的地步。

斯大林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并表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69页)。斯大林阐明,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斯大林还强调:人们不是为生产而生产,那种与满足社会需要脱节的生产是会衰退和灭亡的。

斯大林论述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产生的基础及其作用。他指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这一规律使国家的计划机关有可能去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但是,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就必须研究、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他还认为,这一规律只有在它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为依据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斯大林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价值规律问题。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其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并存。在这种条件下,“除了经过商品的联系,除了通过买卖的交换以外,与城市的其他经济联系,都是集体农庄所不接受的”(同前,下卷,第550页)。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应当作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中必要的和极其有用的因素存在。斯大林强调指出,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认为商品生产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要引导到而且一定会引导到资本主义的观点是不对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没有资本家参加的商品生产,它决不会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它是为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生产事业服务的。

斯大林进而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他指出,在有商品生产存在的地方,是不能没有价值规律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首先包括商品流通,同时也扩展到生产方面。社会主义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必须考虑到价值规律的作用,它教育经济工作人员合理地进行生产,精确地计算生产量,发现和利用生产内部潜力,不断改进生产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实行经济核算,并使企业能够赢利。它促使经济工作干部迅速成长,使他们迅速变成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的真正领导者。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商品生产理论的重大发展。但是,他只承认两种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有存在商品生产的必要性,而不承认全民所有制内部各个企业之间也有存在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只承认消费资料是商品,而不承认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只承认价值规律对流通有调节作用,而不承认对生产有调节作用。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 ①关于国民经济计划化理论。斯大林把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同国民经济计划化作了正确的区分。他指出,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客观经济规律,而国民经济计划化,则是要在研究、掌握和熟练运用这一规律的基础上,制订出反映这一规律要求的计划。因此,国民经济计划化要得到良好的结果,必须遵守两个条件:正确反映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在各方面适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的本质特征是计划的指令性。依据这一观点而制定的计划管理制度,对促进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使苏联计划管理制度不够灵活,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2)关于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相互关系的理论。斯大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包括整个国民经济。没有一个包括工农业在内的统一协调的国民经济,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使工业同农业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问题。斯大林论述了工业是领导因素和主脑,它带领和引导着国民经济(包括农业)前进。但工业只有在不脱离农业的条件下才能成其为国民经济的领导因素。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因为农业是吸收工业品的市场,是原料和粮食的供应者,是为输入设备以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所必需的出口物质后备的来源。

(3)关于按劳分配理论。斯大林是最早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联系在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公式,并将按劳分配具体化为按劳动的数量与质量进行分配的。斯大林还明确提出,必须取消在劳动工资与分配方面的“左”的平均主义。认为谁不根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别来规定工资等级,谁就是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4)关于社会主义经营管理的理论。斯大林指出改善经营管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阐述了生产和经营管理合理化的具体内容。他说:“根本改善生产技术,根本改善企业中的劳动组织,根本改善并精简全部经济机构,并且和经济机构中的官僚主义作坚决的斗争,我们把这一切称为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社会主义合理化”(《斯大林全集》第9卷,第177页)。他认为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合理化,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之一。

(5)关于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的作用问题。斯大林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科学技术的意义和知识分子的作用。他指出“掌握科学”的口号,具有特殊的意义,不掌握科学是不能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在不愿意或不善于掌握科学的人们中间,培养不出新的接班人和新的科学工作者。在30年代初,苏联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在现代化新技术的基础上改造国民经济一切部门。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要求领导者学会重视人才,重视干部,提出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

(6)关于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理论。斯大林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本质和意义。他认为,竞赛是在千百万劳动群众最大积极性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方法,是工人阶级用来在社会主义基础上扭转国家全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杠杆。

(7)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必要性的理论。斯大林认为,不仅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依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也依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依赖是双方面的。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对外经济联系。斯大林指出:要利用一切资产阶级集团,要利用他们的资金、知识和组织技能,以利于国家经济的恢复。

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占世界土地面积1/6的苏联脱离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了资本主义体系和社会主义体系并存的局面。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向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1930)、《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1934)、《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著作中,提出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理论。

斯大林认为,资本主义总危机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特别是在苏联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之后开始的。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实质和基础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开始瓦解,世界分裂成为社会主义体系和资本主义体系两个对立的体系,而新生的社会主义体系必然会逐步地最终地在世界范围之内代替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总危机是整个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之内,社会主义体系不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但是它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体系。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