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E.M.

浏览

英国小说家、散文家。1879年1月1日生于伦敦。父亲是建筑师,福音派信徒,强调一个人应有道德责任感。母亲则比较随和、宽容。幼年时父亲去世。少年时,入肯特郡坦布里奇学校。这是一座“公学”,在这里的经历使他以后对英国“公学”十分反感,因为这种学校训练出来的学生“体格发育好,头脑也比较发达,但心灵全不发达”。以后他入剑桥大学,与新实在论哲学家穆尔和古典学者狄金逊交往,生活在一种自由主义、怀疑论、崇拜南欧和古代文明的文化气氛中。

开始创作后,他成为布卢姆斯伯里派的一员,代表着整个这一派的精神,强调爱、同情、敏感、美的创造和享受、追求知识的勇气,实际上是流行在上层知识分子中间的人文主义精神。他反对基督教,但不反对宗教精神。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派往埃及亚历山大城,在部队中任文职。1912和1922年先后两次游历印度。1946年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聘他为荣誉研究员。1970年在考文垂逝世。

福斯特的主要成就是五部小说和一部演说集。此外还有一部杂文集(《阿宾哲收获集》,1936)、两部短篇小说集和两部传记。他的第一部小说是《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书名是蒲柏的一句诗的后半句,前半句是“蠢人们却闯进了”。小说写英国中产阶级的宗教道德观念,故事曲折,人物性格复杂。《最长的旅行》(1907)的主题是现象与实在(实际的存在)的矛盾。书名引自雪莱《灵魂上的灵魂》一诗,意指不自由的结合是“最令人厌倦、 最长的一次旅行”。 故事写的是想象中的爱情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作者本人和一般评论都认为这部小说并不成功。《一间可以看到风景的房间》(1908)以意大利为背景,用喜剧手法写虚伪与真实,自由、爱、音乐、意大利下层人民、自然风景等与假道学、虚情假意、传统陋习、英国市民阶层、窒息的环境之间的矛盾。

福斯特最主要的小说是《霍华德别业》和《印度之行》。《霍华德别业》(1910)写代表英国中产阶级上层的精神和文化的施莱格尔姐妹和同一阶层代表实干、缺乏想象和傲慢的威尔科克斯一家之间,以及英国中产阶级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通过象征手法,提出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应当“联接”起来;“只有联接起来”,象征英国的“霍华德别业”才能得救。

《印度之行》(1924)是作者最后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作者在这部作品里把“联接起来”的思想扩大到不同的民族。穆尔夫人和奎斯提德小姐到印度去,一个去探望作殖民官的儿子,一个去看看这位殖民官未婚夫。在一次游览山洞时,奎斯提德在幽暗的山洞里似乎感觉有人侮辱了她,引起一场纠纷,受害者穆斯林医生阿齐斯蒙了不白之冤。作者认为英国统治者和印度被统治民族之间的矛盾,是缺乏想象、缺乏同情而只看表面事实这种精神和印度人的善意、真诚、任性和没有实际能力这种精神状态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使这两个民族之间形成一道“鸿沟”。作者认为英国统治者之所以那样缺乏敏感同情,但又自鸣得意,完全要由英国中学教育制度负责。小说的结尾描写印度教一次盛典,庆祝爱神的诞生,具有象征意义。

福斯特的小说属于英国风俗小说的传统。它的思想内容是人文主义在20世纪的反映。他以此为武器,讽刺、批评英国社会,并相信实现了“爱的原则”,社会矛盾就可以和解。作者善于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往往幽默而微带讽刺。文字优美精练,常用一些象征手法,耐人寻味。

《小说的几个方面》(1927)是1927年作者应剑桥大学之请所作的一系列“克拉克讲座”的演讲集。此书与勒勃克的《小说技艺》(1921)同为比较系统的论述小说艺术的著作。福斯特在这些演讲中谈到小说与现实的关系,提出小说既大于现实又小于现实的观点,这差别取决于作者的气质。他又提出“平面人物”和“浑圆人物”的著名观点,这两个术语为后来评论家所经常引用。“平面人物”就是17世纪琼森提出的“气质”,即“类型”,“平面人物”只具备一种“气质”。而“浑圆人物”则给人以立体感,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性格。作者认为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莫不“浑圆”。但作者又认为人物的平面性,并不意味小说家对人类的认识是肤浅的,如狄更斯的小说。福斯特这些演讲并非谈论作家创作的甘苦,而是用文学史上各类不同的小说为例,分析小说的各个方面,如故事、人物、作者的观察角度、情节的因果关系、幻想成份、作者的信仰、结构与节奏,来帮助读者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鉴赏。这部作品,因为是演说,所以语言非常生动、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