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

浏览

图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族名仁坤,曾用名火秀,后来为了避上帝名讳而改为秀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福源水村人,客家人。道光年间,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作品。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建都之后,洪秀全分兵占领长江各省,派兵北伐、西征,并摧毁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六年(1856年),洪秀全诛杨秀清、韦昌辉,史称“天京事变”,随后,他迅速启用陈玉成、李秀成等新将领;并以洪仁玕为军师,推行新政。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其逝世后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在政治上,洪秀全完善职官制度,修建王府,确立五军主将;在经济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力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文化上,他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四书五经”;在宗教上,他维护拜上帝教的独立性,抵制列强的宗教渗透;在主权原则上,对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历时十四年,给中外反动势力沉重的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洪秀全为太平天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乃至孙中山也自诩“洪秀全第二”。但洪秀全奉行的盲目排外政策和不切实际的纲领以及他后期腐化的生活作风等,都具有负面影响。

资料一

中国近代初期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领袖和思想家。原名火秀、仁坤,后改名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中农家庭,是一位比较了解农民疾苦的贫穷知识分子。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朝统治的腐败,广大人民的爱国反清斗争,激发了他的爱国革命思想,使他逐步走上了领导农民进行革命的道路。1851年1月领导农民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64年6月1日,清军攻陷南京前夕病逝。

洪秀全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诗文、诏旨以及太平天国发布的文告之中。在《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中,他把农民的反封建要求,和基督教教义中人人皆是上帝之子的思想、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见大同思想),糅合在一起,提出了天下男女皆是兄弟姊妹,皆得同享天福的朴素的平等思想,要求把“一出于私”的“乖漓浇薄之世”,“变而为公平正直之世”,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原道醒世训》)的理想。金田起义之后,他发布了在太平军内部实行缴获归公、人无私产的圣库制的诏旨。1853年他批准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天下人平分天下田的土地改革主张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把中国以往农民革命提出的平等、均田思想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平均主义的社会经济纲领。这一纲领,鲜明地反映了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剥削、渴望得到土地和温饱生活的革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农民经济思想的落后性与空想性。在提出上述经济纲领的同时,洪秀全还批准太平天国颁布和执行了士农工商各安恒业、准良民照旧缴粮纳税以及准予地主收租的经济政策。此外,他又在1859年批准颁布了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对其中提出的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表示赞同,表明这时他的经济思想具有了一定的资本主义倾向。

在对外关系上,他从朴素的民族平等思想出发,反对外国侵略和鸦片输入,反对闭关自守,主张与西方国家通商,但是由于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警惕,也提出了一些错误的主张。

资料二

图

中国近代思想家,太平天国革命领袖。原名仁坤,生于广东花县。16岁时因家贫辍学,受聘任本村塾师。他曾多次应考,均落第。由于现实社会问题对洪秀全的打击,他对清朝的腐败统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基督教传道书《劝世良言》使他得到了启发,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在花县创立拜上帝会,用以宣传发动和组织农民起义。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1)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后建国号太平天国,他被推为天王。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占领南京,遂定都为天京。之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革命力量遭到严重削弱。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起用洪仁玕总理朝纲,并审阅了他的《资政新篇》,旨准颁行。1864年,在中外反革命武装夹击下,太平军处于劣势,天京被包围。同年6月,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太平天国革命归于失败。

为了发动农民起来革命,洪秀全在思想上进行了反对封建鬼神迷信的斗争。他把中国世俗迷信的鬼神看作是“阎罗妖”、“邪神”、害人之物,他说:“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作怪多变,迷惑缠捉凡间人灵魂。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同时,他对孔孟之道也作了无情的批判,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维护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他说:“推勘妖魔作乱之由,总追究孔丘教人之书多错。因此他宣布儒家的典籍为“妖书”。这是对中国数千年来封建意识形态的一次大的冲击。

洪秀全的思想包含一些辩证法因素。他认为事物对立面的转化是自然的规律,说“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他相信,当今的中国社会将要由“乖漓浇薄之世”变而为“公平正直之世”。

洪秀全主张在地上建立“天国”。他说:天国是总天上地下而言,天上有天国,地下有天国,我们是要把“天国”造在人间。他认为“天国”就是“公平正直之世”,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在这个“天国”里,政治上人人平等,都是兄弟姊妹,经济上的分配与消费实行绝对平均。由此而提出《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在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之后,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这表现了一种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倾向。

虽然洪秀全利用“上帝教”作为他鼓动农民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的一种神学外衣,但他的世界观仍然属于基督教唯心主义,他说:“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死生祸福,由其主宰。服食器用,皆其造成。仰观夫天,一切日月、星辰、雷雨、风云,莫非皇上帝之灵妙;俯察夫地,一切山原、川泽、飞潜动植,莫非皇上帝之功能。”

洪秀全写有不少诗文和诏旨,其中,《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为太平天国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洪秀全选集》选编了洪秀全的 3篇代表作及部分诗文、诏旨。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太平天国文书汇编》,辑录了洪秀全的诏旨。

资料三

图

中国近代思想家,太平天国革命领袖。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1814年1月1日出生。1843年组织拜上帝会。1851年于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举行反清起义。1853年3月攻克南京后,建立太平天国政权,被推为天王。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之后,继续分兵北伐和南征,把太平天国革命势力扩展到十数省。1864年,天京被中外反革命武装重重包围。同年6月3日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太平天国革命失败。洪秀全的主要著作有《原道救世录》、《原道醒世训》等。系统地反映农民政治理想的《天朝田亩制度》,也是他主持颁布的。

洪秀全的政治思想具有朴素的农民民主主义因素。反对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在他的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他动员群众的口号之一。但是这种民族思想中带有大汉族主义倾向。洪秀全又借用“皇上帝”的名义,宣传农民的朴素平等思想,指出清朝统治者、地主豪绅和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都是妖魔鬼怪,必须予以讨伐和批判。他强调:“天下总一家,凡间皆兄弟。”又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他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时说:“天人一气理无二,何得君主私自专。”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封建等级和剥削制度的憎恶与愤慨。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洪秀全主张建立一个太平一统,永世相续的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国家。在这一理想国中,一切平等平均,“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途,举选尚德”。他为世人描述了一个在上帝主掌之下,天下一家,人人平等的乐园,表达了他的平等观念和民主思想。洪秀全政治思想中的平等民主观念,不是以鲜明的政治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是以道德说教和宗教信条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的。它没有突破封建观念体系,不具有近代民主主义性质。洪秀全所构想的理想国家,既是对往古盛世的怀念,又是对虚幻天国的憧憬。

资料四

图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导者,中国近代最早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广东花县人。他在1843年组织拜上帝会,宣传革命。1851年于广西金田举行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洪秀全的法律思想是以平均主义和平等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涉及兵、刑、土地、婚姻、司法等各方面,指导了太平天国的法律建设。在他的法律思想中还杂有封建主义、宗教迷信的内容。洪秀全的主要著作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

洪秀全了解封建剥削制度下“农工作苦,岁受其殃”、“饿莩流离,暴露如莽”的境况,决心改变这样的旧世界,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世界。根据这种思想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以法律形式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认计口受田、财产公有的新的所有制。凡是侵犯公有制的贪污、盗窃行为,一律视为“奸邪”,处以重刑。与经济上的绝对平均主义相适应,洪秀全认为天国人民尽是“兄弟之辈”、“姊妹之群”,应平等地共享天福。他用农民阶级的平等观,反对封建的纲常,特别是反对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地参加革命、平等地分田、任职、参军和参加考试。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废除买卖婚姻、蓄婢、纳妾、娼妓等封建陋习,使太平天国的妇女从封建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的束缚下,获得一定程度的解放。但是洪秀全对封建纲常的否定是不彻底的,他手订《太平礼制》充满了等级压迫的内容。

洪秀全的平等思想也表现在诉讼制度上,根据《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军民享有平等的诉讼权,从基层乡官两司马起,一直可以上诉到天王。

洪秀全认为必须对太平天国的敌对分子进行无情的镇压。他说:“天法”是保卫革命、打击敌人的重要手段;天国军民务要遵天令、奉天法、莫犯天条,违者严惩。他还说:“爷今圣旨斩邪留正,杀妖,杀有罪不能免也”。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太平天国的刑事立法与刑罚手段是严酷的,在镇压敌对分子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太平天国对革命内部的某些行为,如吃黄烟、饮酒、赌博、打架等,也采取斩首的极刑,表现了洪秀全刑法思想中不分敌我、不辨轻重的惩办主义,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

资料五

太平天国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广东花县官禄人。1814年1月1日(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农民家庭。少时就学于本村书塾,熟读四书五经等古籍。约从1828年(道光八年)起,屡试不中,思想颇受刺激。1843年一次应试落第后,阅读了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将书中内容和六年前一次大病中幻觉对照比附,以为幻觉中所见老者即上帝,自己即上帝派来拯救中国以使人们回到信拜上帝之路的使者,并按书中所言,自行施洗。次年,偕友冯云山等往广州和附近各县及广西贵县开展传教活动,宣传拜上帝、不拜仙佛邪神的道理。此后两年间,撰写了《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多篇作品,谴责当时社会的腐败、堕落,要求人们净化思想,信拜上帝,以回复到古代“天下为公”的盛世。1847年春,到广州美国传教士罗孝全的教堂学道,得读新、旧约圣经,并申请加入教会,但因口试不合要求未能实现。旋再赴广西。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教获得成功,信徒日增,形成“拜上帝会”,他被奉为首领。

洪秀全画像

在广西,洪秀全与冯云山共同策划,制定了宗教和道德的戒律“十款天条”和各种仪式,组织和约束拜上帝会会众。由于影响不断扩大,拜上帝会与当地封建传统势力发生冲突,斗争日剧。其间,洪秀全与冯云山及广西人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形成领导核心,逐渐明确了推翻不信上帝的清朝统治者而另建新朝的目标。洪秀全自称天父次子、天兄耶稣胞弟,其余五首领并为天父之子,以坚定信徒信心。1850年夏,广西天地会群众的自发斗争达于高潮,清朝在广西的统治濒于瘫痪,洪秀全乘机通知散居各地的信徒到桂平金田村会合。半年间,会集万人,编组成军。1851年1月11日建号“太平天国”,称天王。同年,设官封王,建立各项制度。1852~1853年(咸丰二年至三年),统帅所编太平军与清军作战,入湖南进湖北,沿长江攻占南京建都(号天京),统治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建都后,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文件勾画出他理想中的社会蓝图:实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每人都授与土地,不论男女,照人口均分;以古代《周礼》的制度编组户口,每二十五家为一“两”,为管理生产和分配的最基层的组织;每“两”设一国库,收成时,除足本“两”人户口粮外均归国库,每“两”人户婚娶弥月所需俱用国库,鳏寡孤独由国库供养。这是建立一个平均的、自给自足的、公有的小农社会的理想模式。但洪秀全的这种构想并不很缜密。1859年辅政的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兴办交通、银行和矿业等,与《天朝田亩制度》的倾向完全不同,洪秀全也批示同意。以后又重新刊布《天朝田亩制度》,但其中主要内容如平分土地等并未实行。在思想文化方面,洪秀全以上帝为独一真神,打击佛、道异教,在建都天京后又发起了严禁一切孔孟诸子百家书籍的运动,只允许基督教的新、旧约圣经和太平天国编写的书籍流传,以图加强思想统治。杨秀清反对这一政策,在1854年2月以天父下凡方式肯定四书、十三经及其他古书的价值。洪秀全遂下诏删改四书等儒家典籍,宣布删改后准人民阅读。但此事迄未完成,终太平天国之世并未出版改定后的四书、五经,洪秀全本人对古人古书的严厉态度也没有改变。与此同时,洪秀全还提倡文以纪实,反对浮文典故。

1856年9月,太平天国发生内乱。主要问题发生在杨秀清同洪秀全和其他高级领袖之间。洪秀全虽是天王,但杨秀清掌握了军政实权;并常以天父代言人之名,超越洪秀全之上。韦昌辉在洪秀全的默许下(一说系奉洪秀全之命)杀杨秀清;又扩大事态,滥杀杨秀清部属多人。洪秀全在石达开起兵威胁下,杀韦昌辉,以石达开主政。但旋又对石达开心存疑忌,多方牵制,致石达开于次年带兵出走,与洪秀全分裂。此次内讧,极大地打击了太平天国,损伤了实力。1858年,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提拔后起的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为方面军统帅,自己兼任军师。但鉴于杨、韦、石事件,家天下思想加重,多任用年幼无知或才干不足的兄弟子侄,使领导机构的能力大为降低。1859年,任命新到天京的族弟洪仁玕为“精忠军师干王”,居于首辅地位。洪仁玕颇具政治资才,但与太平天国渊源较浅,引起宿将不服。洪秀全遂普遍加官晋爵,以团结人心,虽收到暂时效果,但却导致了各将领据地自雄的局面。

洪秀全在太平天国中致力宗教甚于实际政务,即使在后期亲掌大权时亦如此。太平天国内乱后,军民产生失望和离心倾向。因此他更进一步沉溺和求助于宗教,亲自反复宣传天父天兄与其父子为“父子公孙”三代,其父子受天父天兄安排坐江山,因而是神圣不可动摇的。又改国号为“上帝天国”,旋又改回而于“太平天国”之上加“天父天兄天王”六字。这些宗教宣传和举措,较太平天国前期更为离奇而缺少社会内容,未能起到鼓舞士气,加强权威的作用。

1860年太平天国攻占苏南等地后,与盘踞上海等地的外国侵略势力接触日多,引起严重冲突。英国要求太平军不进攻上海等条约口岸地区。几经交涉,洪秀全同意在1861年内不进入距上海一百里以内地区;但拒绝了英国要求继续延期的威胁,于1862年1月派兵进攻上海。曾有外国势力提出愿与太平天国合作,推翻清朝,平分中国土地,洪秀全断然拒绝。在外国传教士的要求下,洪秀全一度同意外国教士可在太平天国领土内自由传教。但洪秀全对世界形势并不了解,对外以天朝大国自居,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因而轻易同意了外国在长江的航行通商权。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加紧镇压太平天国。1863年(同治二年)太平天国统治区相继失陷,天京遭清军包围,粮尽援绝。李秀成建议“让城别走”,洪秀全不从,坚持株守天京。城内缺粮,他亲自在宫中草地寻拣百草,制作成团,称为“甜露”,要人民以“甜露”为食。1864年6月3日,因病去世。一个半月后,7月19日,清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中央政权灭亡。

太平天国与以往单纯杀富济贫的农民起义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改造社会的思想和政策,而其大多出于洪秀全。洪秀全所著诗文及诏旨、文告很多,留传者已大略备于1949年后编辑出版的《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

参考书目
  1.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增订本),中华书局,北京,1957。
  2. 王庆成:《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中华书局,北京,1985。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