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

浏览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古称《齐孙子》。战国中期孙膑及其弟子撰。

孙膑兵法早有著录,《汉书·艺文志》载:“《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其后失传,《隋书·经籍志》即不见著录。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批孙膑论兵的竹简,经过整理、注释,编纂为《孙膑兵法》,由中国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2月与7月两次公开出版。共364简,11000余字,分上、下两编,各15篇。上编直接辑录孙膑的有关事迹和言论,下编是否完全属于孙膑的论著,尚难确断。1985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将下编移出,补入“五教法”一篇,共16篇、294简,文字亦有较多修正。这批竹简由于自然剥蚀和出土时发掘上的原因,残断散乱十分严重。虽经文物部门大力整理,已不能恢复原貌。但可以看出,其书应是孙膑及其弟子所著。

该书继承了《孙子兵法》等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战争观、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上都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

它明确主张,“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1975年7月文物出版社《孙膑兵法》,下同),否则就会“削地而危社稷”。它用历史经验说明,奢谈仁义礼乐不能“禁争捝(夺)”,只能“举兵绳之”,用战争解决问题。这是符合当时七强并立,全国渐趋统一的客观要求的。

在军队建设上,它认为首要的问题是“富国”,只有“富国”才是“强兵之急者也”。关于强兵,它重视训练、法制和将帅条件。提出“兵之胜在于篡(选)卒,其勇在于制”,即士兵要严格挑选,严格训练,有良好的组织编制,做到赏罚严明,“素听”、“素信”,令行禁止,才有战斗力。将帅不但要具备德、信、忠、敬等品质,还要善于掌握“破强敌,取猛将”的用兵之道──“阵”(布阵之法)、“势”(有利态势)、“变”(战法变化)、“权”(争取主动)。并重视人的作用,认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在作战指导上,强调要“知道(取胜之道)”,认为“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又说“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所谓“知道”,就是“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强调创造有利的作战态势,即所谓“孙膑贵势”(《吕氏春秋·不二》)。诸如未战之前要“事备而后动”,准备好了再打。既战之后要灵活用兵:己强敌弱时要“赞师”──示弱以诱敌出战;敌强己弱时要“让威”──先退一步,后发制人;势均力敌时要调动、分散敌人,然后集中兵力,“并卒而击之”;击穷寇时要“待生计”──引而歼之,等等。它还要求善于“料敌计险”,利用地形,做到“居生击死”──自己居于有利的“生地”,逼敌处于不利的“死地”。并要求根据地形情况和车、骑、步特点,“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因情用兵,掌握主动,强调实行“必攻不守”的进攻方略。认为“赏”、“罚”、“权”、“势”、“谋”、“诈”,是益胜的重要条件,而较之于以上六者更为紧要的是“必攻不守”。

孙膑兵法问世之后,虽曾失传,但在《史记》、《通典》等古籍中仍然保存了少量佚文,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孙膑提出的“围魏救赵”(见桂陵之战),已成为军事史上一个著名战法,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给予了高度评价。竹简《孙膑兵法》出版后,受到中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但是,该书因袭五行相生相克之说,杂有一些迷信观念,则属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