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勒惠支

浏览

图

珂勒惠支,K.,德国女版画家、雕塑家。1867年7月8日生于柯尼斯堡(今苏联加里宁格勒),1945年4月22日卒于德累斯顿附近。最初自学绘画。1885年考入柏林女子绘画学校学习素描和版画。1889年到慕尼黑女子美术学校,学习水彩画,在这里初步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想。1890年,回到柯尼斯堡,开始从事版画和雕塑创作,观察和研究工人问题,创作第一批描绘工人生活的作品。

1891年,她和一医生结婚,居住在柏林工人区。她丈夫在那里开设了工人医疗保健所,使珂勒惠支更深刻地了解到工人生活的艰难和穷困。

严酷的现实促使她表现下层人民的生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组画《织工的反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这套组画由3幅石版画和3幅铜版画组成,作于1895~1898年间,1898年参加柏林美术展览会,立即引起当时进步人士的高度评价。83岁的A.von门采尔提议授予这套组画金质奖,但因画幅中表露出的强烈反抗精神危及到统治者的利益,这一提案遭到国王威廉二世否决。继之,珂勒惠支又作了独幅版画《起义》(1899)和《卡马略舞曲》(1901)。这两幅作品比《织工的反抗》具有更强烈的斗争精神。

1902年后,珂勒惠支着手《农民战争》组画的创作。这套组画取材于1524~1525年德国农民大起义的历史,与《织工的反抗》一样,反映了农民从受奴役受压迫中觉醒到组织起来进行反抗的过程。全套共 7幅,第1、2幅表现农民的悲惨生活,第3、4、5幅为觉醒、起义,第6、7幅表现起义的失败。作品刻画了强雄有力的农妇形象和不屈不挠的农民起义英雄。

这套组画1908年展出时,获得舆论界的赞赏。珂勒惠支因此荣获罗马别墅奖。她这一时期的画旗帜鲜明地向不合理的社会提出了公开的挑战,以尖锐的方式把无产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用她的话说,选择工人生活斗争的题材完全是因为它具有率真朴素的美。

从1910年起,珂勒惠支的创作进入了第 2阶段。这个时期,日耳曼帝国对外扩军备战,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内则控制言论自由,实行白色恐怖。珂勒惠支与当时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苦闷徬徨,苦苦思索人类的命运。1910年柏林工人起义遭到镇压,1914年她的儿子彼得战死比利时。1919年工人运动领袖李卜克内西卢森堡惨遭杀害。这些不幸的事件在珂勒惠支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这个时期她创作的《死神与妇女》(1910)、《三月烈士墓》(1913)、《李卜克内西》(1919~1920)等作品流露出她内心的愤郁与苦闷。战后,珂勒惠支在创作上主要描绘两大主题,反侵略战争与反饥饿。1923年,珂勒惠支完成了木刻组画《战争》。这套组画着手于战争前夕,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痛苦经历后完成,其目的在于唤醒人们,根除战争的根源,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20年代中期,她创作了一系列反饥饿题材的版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为国际劳工协会作的石版画《面包》(1924)和木刻组画《无产者》(1925)以及《磨镰刀》等。

《磨镰刀》

1927年,珂勒惠支应邀访问苏联。她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受到鼓舞,回德国后,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石版画《游行示威》(1930)、《团结就是力量》(1931)、《母与子》(1932)等作品反映出画家对工人运动的新认识,从无产阶级斗争中看到了新的希望,她完全投身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中。1928年,她受命主持柏林艺术学院素描画廊工作。1931年,中国国民党政府杀害柔石等 6位革命青年,珂勒惠支在抗议书上签名谴责中国法西斯的暴行。1932年,珂勒惠支为儿子做的纪念碑雕塑在比利时落成,完成了她多年的心愿。

1933年,希特勒上台,疯狂地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扼杀进步舆论,大批文学家和艺术家失去了人身自由。1933年9月,纳粹把珂勒惠支赶出了普鲁士艺术学院,革除了她的教授职衔,明令禁止她的作品公开展出。处在这样逆境中的珂勒惠支,没有停下画笔,仍然不改初衷。她这个时期的石版组画《死亡》(1934~1935)和《哀悼基督》(1936)以粗犷有力的线条,强烈的黑白对比画出了生与死的激烈搏斗,宣泄出她愤懑的情绪。

《哀悼基督》

珂勒惠支毕生为人类进步事业进行斗争,她的作品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起过积极的作用。珂勒惠支的绘画最早由鲁迅介绍到中国,1931年刊印在《北斗》杂志上的木刻《牺牲》是在中国面世的第 8幅作品。同年8月,鲁迅创办中国木刻讲习会,把珂勒惠支的木刻作为讲习会的教材。随后,鲁迅还筹办过珂勒惠支作品展览(1931~1932),出版《珂勒惠支画集》(1936),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979年,珂勒惠支作品展览来北京展出,展览会上陈列了她一生中最主要的版画、素描、雕塑作品计113件。

参考书目
  1. M.施内德编:《克特·柯勒惠支绘画、 素描、 雕刻集》,香港,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