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

浏览

李觏,中国北宋时期唯物主义哲学家。字泰伯,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少年时,家境衰落。两次应试,均不中。平生以教授为业,创建旴江书院,学者又称旴江先生。晚年由范仲淹等人举荐为太学助教,后升为直讲。李觏的著作主要有《礼论》、《易论》、《删定易图序论》、《周礼致太平论》、《庆历民言》等。这些著作反映了他改革社会的主张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学、教育等思想,其中《易论》和《删定易图序论》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

资料一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南城县在原盱江书院附近的登高山中新建了盱江书院,并安放了李觏汉白玉塑像。

李觏反对孟子、董仲舒“贵义贱利”的观点,认为孟子言“何必曰利”是偏激;孔子七十“所欲不逾矩”也还是欲。他提出 “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 的功利观,指出“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从而,把社会的政治、法律、军事、外交、道德、文化,乃至一切封建秩序,全部放置在“财用”的基础上,比较注意实际。

在宇宙观上,他把自然界的一切看作是阴阳二气会合而成的,万物在气的作用下,孕育、萌发、成长、壮大。他一反传统的“五行相生则吉,相克则凶”的观点,指出“相生未必吉,相克未必凶,用之得其宜,则虽相克而吉;用之失其宜,则虽相生而凶”。他强调事物转化的条件性和每一事物所具有的限度,指出离开了具体的条件,事物不能发生转化;超过一定限度,事物的性质便遭到破坏。“相生”、“相克”者可以为人类社会服务,实质在于不违背事物本身的变化规律。他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认识论上,他指出:“夫心官于耳目,耳目狭而心广者,未之有也。耳目有得则感于心,感则思,思则无所不尽矣。”从而,强调感觉对于思维的作用,肯定了人的认识能力。他又提出“权者,反常者也”的命题,探讨了事物的常规和变动的关系,反对因循守旧,袭故蹈常,表达了改革的愿望。

他是一个无神论者,反对佛教、道教,并对神仙方士、巫医卜相、图谶五行、鬼神迷信等,进行了广泛的批判。他对儒家的经注,也尽力洗刷其迷信色彩。

李觏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提出的功利观,是王安石和后来陈亮、叶適功利思想的先驱。

资料二

中国北宋思想家。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曾创建盱江书院,故又称盱江先生。晚年经范仲淹(989~1052)等人的推荐任太学助教,后又任海门主簿和太学说书。经济思想方面的著作有《周礼致太平论》、《富国策》、《平土书》等,现编入《李觏集》。

李觏生活的时代,宋王朝积弱积贫的状况已日益暴露,土地兼并急剧发展,各种赋役不断增加,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倡议改革已成为当时朝野的风尚。李觏上承范仲淹庆历新政的遗泽,并为王安石变法奠立了思想基础。他的经济思想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内容涉及土地、工商业、财政、货币等方面。

义利思想

李觏是北宋推崇《周礼》最力的代表人物。他建议统治者实行《周礼》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即可使国家长治久安。他认为仁义和利欲并不是不相容的,利和欲都是人类本性的要求,“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李觏集·原文》)所以,“贤圣之君,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焉”(《富国策第一》)。不过,他又认为谈利欲,必须符合于“礼”,做到“上下有等,奢侈有制”(《安民策第四》),因为谷帛等消费品的生产是有限的,而人们的贪欲是无限的。李觏的义利观虽然没有能超出封建等级制的樊篱,但在当时儒家讳言财利的传统观点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却有其启蒙的意义,推动了功利思想在宋代的发展。李觏公开为“富者”进行辩护,把他们和“强者”相区别,说他们是“心有所知,力有所勤,夙兴夜寐,攻苦食淡,以趣天时”(《国用第十六》)的人,打击他们,对国家不利。李觏心目中的富者,主要指中小地主,同时包括从事正常经营而致富的中等工商业者。

平土思想

李觏把土地问题看作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认为农民饥寒是由于“土非其有”,所以“平土之法,圣人先之”(《平土书》)。他理想的田制是《周礼》中的井田制,认为“井地立则田均,田均则耕者得食,食足则蚕者得衣”(《潜书一》)。他又认为,要发展农业,达到足衣足食,现实的解决办法则是“先行抑末之术”,驱民归农,增加农业人口,然后“限人占田,各有顷数,不得过制”(《富国策第二》)。对于未开垦的土地,则任人垦辟,数量不限。李觏反对土地兼并的思想比较激进,可说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但他的限田主张,则表现了他的地主阶级立场的软弱性。

工商业思想

在传统的“重本抑末”思想影响下,李觏把工商业者分为三类,一是富商大贾,二是中等工商业富人,三是小手工艺者及小商贩。他把经营奢侈品的小工商业者,和僧侣、冗吏、巫卜、娼优一样都视为“游民”,主张用“复朴素而禁巧伪”的办法使他们无利可图,转而归农。对传统的谷贱伤农、谷贵伤末的说法,他也提出异议,并主张改进平籴办法,抑止商人盘剥农民。与此同时,适应当时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李觏却又积极主张改革专卖制度,呼吁将盐、茶全部交由商人自由运销。认为在众商争售的情况下,不但可促使盐茶质量改善,得以畅销,增加税收,而且有利于“逐末”。因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中小商人敌不过富商大贾,他们无利可图便只能转而务农。这表明李觏的抑末主张,已不同于前人。他反对富商大贾垄断市场,希望对商业兼并活动有所限制,他又主张用经济办法限制小工商业者活动,驱之归农,因此他的工商业思想是有利于中等工商业富人的。

财政贷币思想

针对税捐日增而政府财政却愈加窘困的情况,李觏提出了“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富国策第一》)的观点。他主张“量入以为出,节用而爱人”(《国用第一》),即从减轻人民赋税入手,以增加人民从事生产的兴趣,减少社会游民。对节省军费开支,他尤为重视。关于货币,李觏认为行使铜钱,是“百王不易之道”,金银则“其价重大,不适小用”(《富国策第八》)。他主张由国家按铜价收兑恶钱和没收寺观的铜像铜器,铸造“法钱”,以杜绝私铸,解决钱荒问题。李觏接受历史上的货币数量说,也认为钱币数量的多少,会影响钱币价值,从而影响物价。

资料三

北宋思想家、诗人。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南城在盱江边,李觏在此地创建盱江书院,故世称盱江先生。他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民”。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仁宗皇祐初(1049),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

李觏在政治思想方面,反对道学家不许谈“利”“欲”的说教,认为“人非利不生”(《原文》),“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富国策》),提出了一些发展经济的办法,对王安石变法有直接影响。其诗歌内容,大多涉及政治得失,人民疾苦。构思遣辞,新颖独创,甚至有些奇特,出人意外。他在《论文》诗中写道:“今人往往号能文,意熟辞陈未足云。若见江鱼须恸哭,腹中曾有屈原坟。”可见他有意避免“意熟辞陈”而力求生新,别辟蹊径。他作诗师法皮(日休)陆(龟蒙)、以中兴诗道自命。如《获稻》、《乡思》、《苦雨初霁》、《读长恨辞》等诗,清新可诵。《方平》、《璧月》、《梁帝》、《送僧游庐山》、《忆钱塘江》诸绝句,王士禛《居易录》以为“风致似义山”。但集中通体完善的诗并不很多。李觏的文章实较诗为佳。

《直讲李先生文集》,有《四部丛刊》影明左赞刻本,共37卷,外集3卷前附年谱,后附《门人录》。中华书局新出版的《李觏集》,即据此校点。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