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

浏览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据考订,一般认为,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明初贾仲明在《录鬼簿续编》中称其与己“为忘年交”,“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鲁迅定罗贯中生活年代为约1330至1400(《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郑振铎定为约1328至1398(《中国文学论集》上册《三国志演义的演化》),即大致从元文宗到明太祖这一时期。

关于他的名字清嘉庆翻刻明代杨美生本《三国英雄志传》署“元东原罗贯中演义”,明代高儒《百川书志》卷六“史部·野史”著录《三国志通俗演义》,署“明罗本贯中编次”,各以其跨越元明,而分署两个朝代。关于他的名字,《录鬼簿续编》只记“罗贯中,……号湖海散人”,未言其名、字。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三国、宋江演义”条、《西湖游览志餘》卷二十五及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万历己未本《隋唐两朝志传》、李卓吾批点本《残唐五代史演传》等均称“罗本贯中”或“贯中罗本”,一般认为本是名,贯中是字。

桃园结义 选自明代崇祯刻本《英雄谱》

关于他的籍贯,《录鬼簿续编》称罗贯中“太原人”,而明刊《三国》、《水浒》等小说则往往署“东原罗贯中”。东原,相当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七修类稿》称“杭人罗本贯中”,《西湖游览志餘》称“钱塘罗贯中本”,清初周亮工《书影》卷一称“越人罗贯中”,疑《录鬼簿续编》所记“太原”是罗贯中的祖籍,杭州则是罗贯中实际生活和活动的地方。“东原”当由“太原”致讹,一如《水浒志传评林》署名由“东原”再误作“中原”。

关于他的生平,《录鬼簿续编》记载罗贯中“与人寡合”,“遭时多故”,与贾仲明“各天一方”。王圻《稗史汇编》谓罗贯中与葛可久“皆有志图王者”,因值朱元璋这样的“真主”统一了天下,葛就“寄神医工”,罗则“传神稗史”。大约罗贯中生当元末社会动乱,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东奔西走,参加了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即结束了政治生涯,而专心致力于小说创作。清代徐渭仁《徐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又谓“罗贯中客伪吴,欲讽士诚”,以为罗贯中曾入吴王张士诚幕,虽系传说,但亦不无可能。

明代天启三年黄正甫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关于他的著作,《西湖游览志餘》称罗贯中“编撰小说数十种”,又相传他有《十七史演义》的巨著。今存署名由他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七修类稿》、《西湖游览志餘》、《文献通考》、《书影》及清钱曾《也是园书目》卷十“通俗小说”等,都说罗贯中编著《水浒传》,明清多种《水浒传》刊本亦署罗贯中“编辑”或“纂修”。《百川书志》卷六“史部·野史”著录《忠义水浒传》100卷,则题“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天都外臣序本与袁无涯刊本《水游传》均并署施耐庵与罗贯中之名,所以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有罗贯中是施耐庵“门人”之说。但胡应麟批评《七修类稿》说《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是“大谬”,以为“二书深浅工拙,若霄壤之悬,讵有出一手理”。除了清初金圣叹(见金人瑞)伪称发现了70回《水浒传》的“施耐庵的本”,而谓罗贯中续为120回之外,一般多以《水浒传》为施耐庵作。

最足以代表罗贯中创作成就的作品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百川书志》卷六“史部·野史”),以宏大的结构描写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曹操、诸葛亮、关羽等众多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罪行,寄托了人民渴求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愿望,表现了群众所理想的重义守信、平等互助的人与人的关系。它善于运用传神笔法去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尤其擅长于描写战争。它的影响极其巨大深远,长期以来产生着历史教科书、军事教科书、生活教科书的作用。今见最早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本子是明嘉靖本,最为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订本。

除小说创作外,罗贯中有着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录鬼簿续编》说他“乐府隐语,极为清新”,著录他创作的杂剧三种:《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其中仅《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流传了下来,有明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嘉靖时李开先《词谑》全部转录此剧第三折曲文,谓“出于罗贯中之笔”,而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却将此剧归入“古今无名杂剧”之列,可见明初对于戏曲家的罗贯中知之尚少。《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把赵匡胤与赵普作为忧国忧民的圣君贤相来塑造,描写君臣之间“相交至密,结为弟兄”。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奸雄争霸”、“各举征伐”所造成的“尸骸遍野”、“民力疲乏”的局面,其基本思想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相同的。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