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浏览

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种。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或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内容

(1)根据运行机制,货币政策可分为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手段(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应和货币政策监测指标等;

(2)根据实施措施,货币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均包括金融行政管理政策内容)等构成;

(3)根据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可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中性货币政策和稳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单一规则、反周期货币政策、补偿性货币政策和相机抉择货币政策。

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

(1)最终目标,即宏观经济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稳定币值、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

(2)中间目标,为货币流通量和利率;

(3)操作目标,为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为再贴现率、法定准备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不同国家因条件不同,使用工具的重点也不同。其他政策工具还有:信用分配、窗口指导、规定流动性比率、特种存款等。但后一些直接手段往往会扭曲经济规律,是在不得已情况下的短期措施。此外,还可以有国际联合行动,以协调各国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如“超级货币政策操作”或“货币政策操作国际化”等。

特征

(1)货币政策是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应量、信用量、利率、汇率及金融市场等宏观经济总量指标,进而涉及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一项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而不是单个银行或某一经济部门的金融政策活动。

(2)货币政策是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政策。社会总需求总是体现为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货币政策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整间接地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变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3)货币政策是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政策。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规章等措施,通过调整当事人的经济行为实施间接调控。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采取必要的直接控制措施。

(4)货币政策是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一种长期性的政策目标,而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却总是短期性的,不断变动的,但与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既要在短期内使货币信贷供应适应社会需求,又要在长期内保持中央银行合理控制货币,追求实现四大宏观经济目标的能力。

任务

(1)维持适度的货币供应,防止因货币过多或不足而造成经济的过度繁荣或经济衰退,是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

(2)为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提供稳定而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是维持适度货币供应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的延伸和发展。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良好而稳定的货币政策成为创造良好、稳定的金融环境的重要闸口,中央银行的货币、信用成为全社会货币金融生、灭、波、颠的龙头。

(3)抵消来自其他方面的经济干扰因素,即逆经济风向而动,实际上是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提供稳定良好货币金融环境的任务要求,在货币金融与经济增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上的进一步体现。中央银行在经济增长过热,虚假繁荣,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有必要压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提高利率,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以缓和通货膨胀压力,促进经济稳定;而在经济停滞、萧条、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则提高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社会总需求的迅速增长,以促使整个经济活跃发展。其实质就是通过货币政策来扭转货币、信用以外的短期波动因素,扭转不足或过多的需求支出总额,导致最优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作用

货币政策实际上是通过对全国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所需的货币、信贷的成本和可用量的作用影响经济活动,影响总需求、就业和价格的变动。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信贷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未清偿债务的期限、信用风险和税收等情况,信贷市场就会形成各种利率。而对各种利率和期限的选择,各种资产的持有者和当期收入的储蓄者就会将他们的财力分配于货币和其他各种资产上。这种方式,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趋向于按照中央银行期望的速度形成货币和信贷的增量(同时也就将这些增量合理分配完毕)。利率会影响消费者将其收入分配于消费和为谋求未来收益而存放的储蓄,同时,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财富,即实物和金融资产的价值来影响支出。利率也影响企业、政府(包括地方政府)的投资计划和信贷需求。总之,货币政策通过影响不同经济部门的资产负债结构和支出决策发挥作用。所有经济部门都以当期收入抵充大部分开支,同时也依靠借入信贷和股本筹资支持其经济活动的扩大。通过影响金融市场上的筹资成本和资金来源,货币政策力图保持信用融资的支出同经济生产能力相平衡。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影响预期收入直接影响各部门的支出决策。

限制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往往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1)在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往往因中央银行在一国宏观经济管理决策机构中的重要性大小,即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大小而受到鼓励或限制。

(2)必须有组织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良好的金融体系。没有良好的商业银行的传导,货币政策不可能发生作用,僵化的银行体系会使货币政策的作用陷于僵化。没有金融市场则会使货币政策的传导失去缓冲,容易陷入一放就乱,一控就死的状态;从另一个极端看,过热的金融市场、创新的金融市场都会对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产生某种“修正”作用。

(3)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还取决于人们的预期或预测。如同对政府其他经济政策的预期一样,在市场上,人们一旦产生某种预期,采取反货币政策行动,就会抵消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从短期来看,货币政策的效果则经常受货币市场经济学家、参加交易人员的预测影响,他们往往对中央银行拟通过准备金、贴现、证券买卖等措施向商业银行施加压力的操作活动作出预测,甚至可能模拟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部门对货币供应量各项指标变动的预测来分析货币政策的变化。

(4)货币政策从实施到发挥作用要有一定的时滞。实证研究认为在西方国家要经过6~18个月;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市场不够发达,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体系发挥作用时差较短;在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甚至只有6~9个月。对于决定时滞的因素,一般认为由三个阶段组成:一是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中央银行采取对策行为的内在时差;二是中央银行采取对策行动至对金融机构行为发生影响的中间时差;三是金融机构改变其货币、信用活动至对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外在时差。

中国的货币政策

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所采取的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的总称。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执行中不可偏废。但就某一时期内具体经济环境而言,则应当突出某一方面的治理重点。中国人民银行在实际执行货币政策时,还通过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作为实现最终目标的中介目标去调节和控制一些短期的、数量化的可操作指标。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基本上是由贷款总规模决定的,控制了贷款总规模的增长就能间接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手段大体有七种:

(1)对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实行计划管理。其核心是信贷计划管理,即组织各金融机构对信贷计划进行分层次编制和管理,以达到对全社会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进行综合平衡调控的目的。

(2)贷款限额管理。实质是一种指令性计划管理方式,主要适用于货币信贷规模增长过快的情况。即根据国家批准的综合信贷计划,分别核定各专业银行和各地区贷款增加的最高限额。

(3)存款准备金手段。即根据存款准备金制度,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按规定的比例向人民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人民银行根据放松或调整银根的需要随时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另外还制定了备付金制度,规定各家专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占其各项存款的比例不得低于5~7%,以防止由于超额储备过少而引起支付困难。

(4)中央银行贷款。由中国人民银行向各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可起到调整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控制信贷总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作用。

(5)利率手段。中国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率、专业银行对企业及个人的存款和贷款利率均由人民银行制定,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6)金融市场管理。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管理资金市场,组织各银行开展同业拆借,活化信贷资金,扩大融资渠道;通过管理企业债券和股票的发行,限制社会信用规模的不适当扩大;通过对证券市场、证券交易所的管理,维护和保障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减少对银行信贷的压力。

(7)外汇外债管理。中国的外汇、汇率、外债、国际储备等方面的管理归属中国人民银行(经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这是保证人民币对外币值稳定,保持对外支付能力,保证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计划政策、财政政策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是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