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

浏览

中国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祀祠。在四川省成都市南郊。诸葛亮(181~234),中国古代政治家和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人。因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忠武侯,故称其祠堂为武侯祠。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世纪初,李雄据蜀,建诸葛亮庙于少城(今成都市内东城根街中段一带 ),后更名,废于南宋。南郊武侯祠始建于何时,无可详考。但从 760年杜甫游武侯祠所写《蜀相》一诗的情况推断,至迟在盛唐时已颇具规模。唐、宋武侯祠在刘备惠陵之西南毗邻,宋、元两代均曾修葺。明初,蜀献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以“君臣宜一体”,撤去武侯祠,将诸葛亮像位移至刘备昭烈庙(昭烈系刘备死后谥号)。明末,祠庙俱毁于兵火。清代重建昭烈庙,以其后殿专祀武侯,形成“先主武侯同宫”的君臣合庙体制。

今武侯祠宇系清康熙十一年(1672)在明代遗址上所重建。占地 37329平方米,为三院五重轴线布局,南向。主要建筑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诸葛亮殿与其左右廊庑及钟鼓楼、过厅组成相对独立的四合院,殿高12.9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30.1米,进深三间,15.9米。殿内供祀诸葛亮塑像,左右配塑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刘备殿位于诸葛亮殿前院,殿高11.15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七间,36.3米,进深三间,15.56米。殿内居中供祀刘备泥塑贴金塑像,高 3米。两侧为东西偏殿,分别祀关羽及张飞。殿前东西两廊有清代塑造的蜀汉文臣武将彩色塑像各14尊。武侯祠西数十米处有蜀先主刘备墓,史称惠陵。祠宇造型与结构均保持成都地区清代风格。

祠中今尚存碑刻40余通,其中最著名者当推唐元和四年(809)刻造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名工鲁建刻石。因文章、书法、刻技皆精,世称“三绝碑”。

武侯祠重建以来,历史上曾于清乾隆、道光年间及民国十一年(1922)作过几次修葺。1974年设立文物保管所。1983年对武侯祠进行了建筑测绘。1984年设博物馆。1985~1986年先后维修加固了文臣武将廊及过厅。1987年开辟整治了东园园林。1988~1989年,国家拨专款全面修缮了刘备大殿及武侯祠西侧院残损建筑。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