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曲子

浏览

河南曲种。清初流行于开封、洛阳、安阳、南阳等地,并曾流传到山东聊城、曹州和陕西关中一带。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称为“八角鼓”。清末曾有“鼓调”、“鼓子曲”、“曲子”等名称。辛亥革命以后,豫西南始有“大调曲子”之名。洛阳流传的曲子又称“小调曲子”,主要以踩高跷形式演出,后来发展为戏曲剧种。南阳流传的曲子则一直称“大调曲子”。(见彩图)

大调曲子(河南省南阳县曲艺队演出)

从清代中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演唱鼓子曲的主要是一些文人和富家子弟,组织书社,借演唱以消遣取乐。城镇多在茶馆聚会演唱,农村常在场边、地头演唱,吸引一些带着针线活来听曲子的妇女,故被称为“活笸箩曲子”。演唱形式有独唱,也有多人坐唱,还有双唱,俗称“抬曲子”。在弋阳腔盛行时,还发展了帮腔,由乐手和声,增强气氛。

大调曲子基本上是一种曲牌联套体的说唱艺术。也有少数以单曲演唱的,如用〔鼓子头〕、〔鼓子尾〕连接演唱一个小段,或用一个曲牌演唱一个故事,如用〔劈破玉〕演唱的《林冲夜奔》等。大调曲子原有曲牌 200多个,包括每曲在100板以上的大牌〔劈破玉〕、〔满江红〕、〔码头〕等,来源于昆曲曲牌的有〔石榴花〕、〔上小楼〕、〔哭皇天〕等,其他源于明、清俗曲的杂牌有〔阳调〕、〔汉江〕、〔坡儿下〕等。联缀曲牌时作为引子、尾声之用的有〔鼓子〕、〔越调〕、〔垛子〕3种,分为头、尾两部分,中间穿插若干曲牌,以成套数。还有以一个大牌带过若干其他曲牌演唱的,称为“金镶边”,以及不用引子、尾声,只以杂牌联缀演唱的套数。现代演唱大调曲子,使用大牌、昆牌很少,而更多地使用〔诗篇〕、〔渭调〕、〔汉江〕、〔上流〕、〔下流〕、〔紧诉〕等上下句反复的杂牌,曲调可塑性比较大。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多人坐唱时可根据条件加入筝、琵琶、月琴、扬琴、二胡、四胡、洞箫等。击节乐器以牙子(檀板)或八角鼓为主,也可增加脆碟、小镲、月鼓等。大调曲子还有称为“板头曲”的器乐合奏曲,如《平沙落雁》、《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过去多在正篇之前演奏。

大调曲子的传统曲目丰富,清代文人参与编写的,曲词典雅,很多是以元、明杂剧、传奇故事以及明、清演义小说改编而成。特别是摘自《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杨家将演义》、《水浒》、《精忠说岳》的故事为多,视为曲子的“书梁”。还有一些是从地方戏中移植过来或改编各种文人笔记、杂著中的故事。少数是直接创作的“活笸箩曲子”,这类作品大都具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为农村听众所喜爱。五四运动以后,曾产生了一些反映民主思潮、民族意识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了一些青年演员,并对音乐做了改革。大调曲子名家曹东扶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