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浏览

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见彩图)

 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右2)在萨拉热窝刺杀斐迪南大公后被捕(1914年6月28日)

大战的根源和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经济和政治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900年世界钢铁产量比1870年增长54倍,铁路总长度增加近3倍,石油产量增加1.5倍。世界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重工业超过轻工业占主导地位。化学、电力、石油、汽车等新的重工业部门相继出现。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已在经济中占支配地位。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势力。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各国政府代表金融资本集团利益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掠夺他国财富,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到1900年,非洲大陆90.4%的地区,亚洲56.6%的地区,美洲27.2%的地区以及澳洲全部都已沦为英、俄、法、德等国的殖民地,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1914年,英国占有殖民地的总面积约3350万平方公里,为英国本土面积的 110倍。沙皇俄国霸占的殖民地领土面积达174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英国居第 2位。法国拥有106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是世界第 3号殖民帝国。德国、美国、日本3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民地,到1914年,德国的殖民地面积只有290万平方公里,美国和日本各有30万平方公里。然而,德、美、日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国家的实力却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法、俄几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1898~1905年间连续发生的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就是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最初几次帝国主义战争。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德国在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打败法国,迅速发展为欧洲强国。德国担心法国报复,极力拉拢俄国和奥匈帝国,孤立法国。1873年,德、奥、俄3国建立三皇同盟。1877年俄土战争后,俄国在巴尔干的影响加强,引起德、奥、英不满。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于1878年主持召开 柏林会议(1878),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1879年,德国进一步与奥匈接近,正式订立军事盟约。1882年法国与意大利在北非扩张中发生矛盾,德国趁机支持并拉拢意大利。同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三国同盟(1882)建立后,俄、德两国在贸易上的竞争加剧,俄、奥两国在巴尔干的矛盾日益尖锐,促使俄、法两国接近。1891~1894年法、俄订立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建立。英国长期奉行均势外交方针,避免直接卷入欧洲大陆的冲突。到20世纪初,由于德国的崛起威胁到英国在中近东、非洲、远东的殖民地和海上的霸权地位,英国终于放弃“光辉孤立”政策。1902年英国同日本签订盟约(见英日同盟),企图利用日本对付法、俄两国,以保护自己的远东利益。1904年英、法签订协定,承认各自的势力范围,英法协约关系建立。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见三国协约)。从此,以德、奥匈为主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这是帝国主义国家准备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

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各国加紧扩军备战步伐。在军备竞赛中,德国走在最前列。1893~1913年,德国国会多次通过扩充陆军、制造新式野炮、枪械和扩建海军新型舰艇的法案,使德国陆军和海军舰艇数量增加一倍多。军费开支1879年为4.3亿马克,1913年增加到21亿马克。1905年,德军总参谋长A.von施利芬主持制定了对法、俄作战的计划,称“施利芬计划”。其战略主导思想是: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应集中优势兵力,用速决战方法先击败法国,然后回师东进,击溃俄国,以摆脱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局面。奥匈帝国追随德国也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对俄国和塞尔维亚作战的军事计划。英国为了保持其海上霸主地位加速建设海军。1906年,英国第一艘1.8万吨级巨型装甲舰“无畏”号下水。随后英、德两国展开制造无畏舰的竞赛。在扩建海军的同时,英国也扩充陆军,建立一支10万人的远征军部队,准备开赴欧洲作战。英国军费开支从1898~1913年增加1倍,总数达8600万英镑。法国也多次通过军事法案,制造75毫米新式野炮装备陆军,1913年其常备军扩充到80万人,1914年军费开支增加到15亿法郎,占法国全部国家预算的38%。沙皇俄国政府从1910年起也加紧整编军队,扩建海军。1913年,现役军人达130万人,同时加速修建通往德国的战略铁路和海军建设。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使得战争危险日益增加。由于各国人民反战运动不断加强,帝国主义各国不得不表面提出讨论和平和限制军备,以欺骗人民。1899、1907年举行两次海牙和平会议。但会议所订公约对防止战争毫无效用。

局部战争

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系列国际危机,并引起局部战争。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地区是英、法、俄同德、奥进行争夺的焦点。1905和1911年,德、法两国为争夺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地,引起两次摩洛哥危机。1908~1909年,俄、奥、德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战略要地而引起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反对。1900年以后,意大利逐渐靠近法国,企图在德、法之间左右逢源,从中得益。1911~1912年,意大利在法、俄默许下,出兵侵占土耳其所属的北非的黎波里,发生了意土战争。1912年,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等四个王国结成同盟,发动共同反对土耳其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后,巴尔干同盟各国发生内讧,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俄、奥、德、英等列强利用巴尔干各国的民族矛盾,相互展开激烈的斗争。奥匈帝国在吞并波斯尼亚之后,力图兼并塞尔维亚。俄国则为了遏制奥匈并夺取土耳其控制的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鼓动巴尔干国家反对奥匈帝国和土耳其。英、法、德各自为争夺在土耳其的政治、经济优势,居间渔利。这些危机和冲突,使得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斗争更加激烈。

七月危机与大战的爆发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波斯尼亚”成员G.普林西普刺杀(见图)。

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右2)在萨拉热窝刺杀斐迪南大公后被捕(1914年6月28日)

这一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线。6月29日,奥匈帝国政府作出“清算”塞尔维亚的决定,并以照会征询其同盟国德国意见。次日,德皇表示支持奥匈采取坚决行动,并说:“要么立即清算,要么永远不。”7月4日,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写信探询德皇,如俄国助塞参战,德国持何态度。德皇威廉二世表示,如果俄、奥发生战争,德国将履行同盟国条约义务。德国认为当时俄国还未作好战争准备,如果战争开始英国暂时保持中立,德、奥便可迅速打败俄、法。为此,德国驻伦敦大使会晤英国外交大臣试探英国对萨拉热窝事件的态度。英国向德国大使表示要尽一切可能防止大国之间发生战争,并表明英国不愿卷入战争。这给德国造成错觉,以为英国会在战争初期对欧洲事变持静观态度。德国竭力鼓励奥匈发动战争。7月23日下午,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沙皇俄国政府立即召开大臣会议讨论对策。法国表示支持俄国。英国建议由德、法、英、意开会调解奥、塞争端。但德、奥已作了准备,决心发动战争。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在外交史上,称1914年6月28日至 7月28日为七月危机阶段。俄国根据密约支持塞尔维亚,于 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同日,德国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国在18小时内答复法国在德、俄战争中是否将保持中立。法国拒绝接受这一最后通牒。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在此前一日,即 8月2日德军已进入卢森堡。3日夜间,德军侵入比利时。英国曾对比利时中立承担保证义务,于4日对德宣战。5日,奥匈对俄国宣战。随后,英、法先后对奥匈宣战。塞尔维亚和黑山(门的内哥罗)对德、对奥匈宣战。这样,欧洲各帝国主义大国,除意大利外,都卷入这场蓄谋已久的世界大战。

战争的进程

大战爆发后,奥匈军队向塞尔维亚进攻,德军迅速绕道比利时向法国进攻。战火首先在欧洲大陆点燃,很快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主要战场在欧洲,欧洲有西线战场、东线战场以及巴尔干战场、意大利战场。欧洲西线的法国战场是决定全局的主战场 。英、德、俄、法、日还进行了多次海战,海上以北海为主战场。空军在大战中第一次用于实战。整个战争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4)

(1)西线战场。战争爆发后,德军总参谋长H.J.L.von 毛奇(或称小毛奇)于8月4日命令德军进攻比利时列日要塞,从北部突入法国,企图从背后打击法军主力,以达到用速决战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16日德军攻克列日要塞。法、德军队在法国边境展开激战,史称“边境之战”。8月14~25日,法军总司令J.-J.-C.霞飞命令法军攻入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在桑布尔河一带攻击德军。英国远征军司令J.D.P.弗伦奇率英军在蒙斯同德军交战。这几次短促的边境战役战况激烈,双方共投入 350万大军。法军和英军被迫向南撤退,德军侵入法国,向其心脏地区推进。9月5~9日,法军主力在马恩河一带 200公里战线上反击德军,迫使贸然南进的德第一、二集团军撒退到马恩河以北至凡尔登一线。马恩河战役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失败,德国速决战略破产,总参谋长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职,改由E.von法金汉担任。

马恩河战役后,法、英联军在埃纳河和伊普尔附近对德军发动几次进攻,未能突破对方阵地。11月中旬,双方进入相持状态,开始进行阵地战。双方阵地之间形成一条从凡尔登向两边延伸,西至努瓦荣直达海岸,南到瑞士边境的稳定的战线,在以后几年间都没有大的移动。

(2)巴尔干战场和东线战场。7月28日奥匈帝国军队炮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炸死5000多名和平居民。随后进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奋起抵抗。8月19日,塞军在洛兹尼察以北冲破奥匈军阵线,迫其全线退却,俘敌5万余众。奥匈军于9月再次对塞军发动进攻。塞军因弹药不足,一度放弃贝尔格莱德,退入中部高原地带。12月中旬,塞军得到协约国提供的武器、弹药和粮食,迅速收复贝尔格莱德并将奥匈军赶出国境。1914年塞军的胜利,给奥匈军以重大打击,挫败了德、奥在巴尔干的侵略计划,牵制了同盟国的部分兵力。

在东线,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罗马尼亚边境形成另一个主要战场。德国作战重心是在西线,它在东线仅有一个第八集团军放在东普鲁士,加上柯尼斯堡要塞警备部队,共30万兵力。俄军最高统帅部决定以其西北方面军进攻东普鲁士德军。以西南方面军进攻加里西亚奥匈军。1914年8月17日,俄军进攻德国第八集团军。德军在俄军优势兵力打击下,退守维斯瓦河下游。德军任命P.von兴登堡为第八集团军司令,E.F.W.鲁登道夫为参谋长,加强东线兵力,于 8月26日对俄军两翼展开攻击。经20多天的激战,俄军惨败,损失兵力25万人。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河一带。德国为了取得这一局部胜利,从西线调兵增援东线,扩大了东线的战争规模,陷入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在波兰与奥匈帝国接壤的加里西亚地区,俄军西南方面军同奥匈军发生激战,称加里西亚战役。从 8月中旬至 9月下旬,俄、奥两国军队在德涅斯特河到维斯瓦河之间 300多公里的地段上全线进入战斗。双方兵力超过 100个师。经过卢布林-赫尔姆战役、加利奇-莱姆堡战役和哥罗多克战役,奥匈军损失40万兵力,退守喀尔巴阡山脉一线。德军为了支援奥匈军,于9月下旬,在维斯瓦河中游对俄军发动进攻,作战失利。11月,德军在华沙、罗兹地区发动新的攻击,俄军顽强抵抗,双方均未突破对方防线。通过这些战役,德国认识到东线俄军兵员充足,对德军在西线作战起着重要牵制作用,必须研究新的战略计划。

(3)日本、土耳其参战和英、法、德在非洲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东部中国青岛地区和非洲一些地区也燃起战火。1914年8月6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宣告中立,并准备收回德国在山东胶州湾和青岛的租借地。日本帝国主义却趁火打劫,进攻中国青岛,夺取德国在华权益。8月上旬,日本政府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将在中国胶州湾的租借地交给日本。德国未予理睬。日本依据英日同盟条约,于 8月23日,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德国宣战。9月2日,日军7000余人,无视国际法关于不得侵犯中立国的规定,在中国胶东半岛北面的龙口登陆,占领莱州、平度、潍县,后进兵济南,侵占胶济铁路全线。10月10日,日军增兵山东,总兵力达 2万余人。英国派出数千印度兵配合日军进攻青岛。11月7日德军向日英联军投降。青岛遂沦于日本之手。

土耳其一直是德、奥和英、法拉拢的对象。1914年8月3日,土耳其政府宣布中立。8月10日,德国军舰“格本”号和“布雷斯劳”号逃避英国舰队追击,开入达达尼尔海峡进抵土耳其港口。10月11日,德国决定给土耳其1亿法郎贷款,条件是土耳其立即参战。11月2日,土耳其宣布同英、法、俄断交,12日宣布“圣战”。俄、土军队立即展开作战,形成高加索战场。俄军高加索部队初期作战不利,1915年1月发起反攻,土军第九集团军被围歼,损失7万多人。

战前德国在非洲占有西南非洲(纳米比亚)、多哥、喀麦隆、德属东非等地。1914年8月8日,英法联军进攻驻多哥德军,8月26日德军向英法军投降。与此同时,在喀麦隆,协约国军遭到德军突然袭击而失利。后英法联军从海上发动进攻,炮击杜阿拉港,迫使驻港德军投降。德国驻喀麦隆的陆军退守雅温得和北部地区,1916年2月被迫投降。在德属东非,德军一度击退进攻坦噶尼喀的英军。1916年9月,英军攻占达累斯萨拉姆,部分德军退到北罗得西亚,直到1918年签订停战协定时才投降。在西南非洲(纳米比亚),英国自治领南非军队同德国占领军作战。德军于1915年7月9日在科腊布投降。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皆为协约国集团所占有。多哥和喀麦隆为英、法瓜分。德属西南非划为英国势力范围。德属东非大部分划归英国,小部分划给比利时。

第二阶段(1915~1916)

1914年德国速决战失败,西线陷入僵持局面。交战双方修改各自的作战计划。英、法两国计划在1915年派海军前往达达尼尔海峡,进攻土耳其并从巴尔干牵制德奥军,在西线进行局部进攻,调整战线。德国为了摆脱两线作战的处境,决定1915年将作战重心移向东线,重点打击俄国,迫其媾和,然后集中兵力对付英、法。

(1)东线战场。1915年初,德国向东线增调军队,兵力达65个师,加上奥匈军队总共 107个师,分为12个集团,占当时德奥总兵力一半以上。俄国集结11个集团军,准备突入东普鲁士和加里西亚(见彩图)。2月,德奥军队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对俄军展开全面进攻,目的是将俄军主力包围在“波兰口袋”内加以消灭。交战 8个多月,俄军丢失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列斯特、维尔诺和里加以西大片土地,退到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条直线的战线上。俄军伤亡、被俘达 170多万人。这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重的一次败仗。(见彩图)

索姆河战中的英军机枪手(191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军炮兵

(2)西线战场。1915年德军在西线处于战略防御状态,部署着200万军队。法英联军共有300万人,以法军为主。1915年春,法英联军先后在香槟、阿杜瓦等地区对德军发动进攻,企图迫使德军后撤,以解除德军对巴黎的威胁。联军伤亡巨大,收效甚微。4月下旬,德军反击法英联军,发动第2次伊普尔战役。德军不择手段,在伊普尔以北英法军结合部放置6000个毒气罐,借助西北风向英军阵地施放大量氯气,英军 1.5万人中毒,其中约5000人死亡。伊普尔战役后,双方都使用化学武器。因军队配备了防毒面具,杀伤力不大。9~11月,法英联军在法国将领F.福煦统一指挥下连续发动进攻,但仅向前推进2~4公里,损失巨大,被迫停止攻击。双方凭阵地对峙,再次处于僵持状态。

 阿尔贡森林战役(1915年2月) 被德军毒气弹致盲的英军战俘

(3)意大利、保加利亚参战。1915年4月,协约国为了争取在大战爆发后宣布中立的意大利参战,使其从南欧攻击和牵制奥匈,在伦敦签订秘密协议,答应意大利占有巴尔干半岛西岸受奥匈控制的特兰提诺、的里雅斯特、伊斯特利亚和达尔马提亚沿岸的领土要求,并给予5000万英镑贷款,以换取意大利退出德奥意同盟,对奥匈宣战。5月23日,意大利正式向奥匈帝国宣战。开辟了意奥战线。为了配合俄军在东线作战,1915年6月,意军集结39个师的兵力向伊松佐河沿岸和特兰提诺一带奥匈军发动进攻。意军多次进攻未获重大战果。到1915年底,意奥战线转入阵地对峙。

大战爆发后,交战双方都展开外交活动争取巴尔干各国加入自己一方作战。保加利亚战略地位重要,拥有一支较大的陆军。俄、英和德、奥都与保多次谈判参战条件。战争初期,保表面宣布中立,实际倾向于德奥。1915年9月,保加利亚以取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的一部分领土为条件,分别与德、奥、土签订了军事条约,形成德、奥、土、保四国军事同盟。10月14日,保加利亚正式宣战,立即大举进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仅以20万装备不良的军队抵抗德、奥、保三国60多万大军的夹击。10月下旬塞军被击溃,一部分转移到亚得里亚海滨,后转往希腊。塞尔维亚全境被保军和德奥军占领。

(4)凡尔登战役。协约国联军根据联军总司令霞飞的计划,决定1916年在西线、东线和意大利战线对同盟国发动协调一致的进攻。同盟国方面,德国决定1916年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以猛烈炮击开始了历时10个多月的凡尔登战役。它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 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拚死抵抗。德军多次猛攻,只占领了都蒙、伏奥两座炮台,向前推进5~6公里。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2~7月,德军共发动3次进攻高潮,未能取胜。此后,德军攻势减弱,双方固守阵地进行消耗战。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见彩图),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伏奥、都蒙炮台及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期的决定性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妄图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战略计划未能实现。从此德奥军转入防御,德军士气低落,国内反战浪潮高涨,德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趋于尖锐。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军坦克

(5)罗马尼亚、希腊参战。1916年8月27日,罗马尼亚经过长时间观望后向奥匈宣战,协约国同意将特兰西瓦尼亚、布科维纳、巴纳特划归罗马尼亚,作为参战报酬。罗军统帅部以收复被匈牙利占据的特兰西瓦尼亚为主要目标,发动进攻。德、奥为支持其盟友保加利亚,派兵进攻罗马尼亚。在德奥土保联军两线夹击下,罗军溃败,伤亡25万人。罗马尼亚大部分领土包括首都布加勒斯特为同盟国占领。

大战爆发后,希腊国内对待协约国和同盟国态度上分为两派。国王康斯坦丁一世为亲德派,首相E.维尼泽洛斯(1864~1936)为亲英派。1915年3月,维尼泽洛斯被免职,他得到协约国支持,在萨洛尼卡成立政府与国王对抗。1917年6月初,康斯坦丁一世被法国武装人员挟往瑞士,其次子亚历山大继位,维尼泽洛斯再任首相。6月底,希腊向同盟国宣战。

(6)海上战役和空军的出战。英国当时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德国海军居第二位。1914年8月28日,英国舰队进入北海在赫尔戈兰岛西部海域同德国舰队进行海战。德国 3艘巡洋舰被击沉,几艘驱逐舰受重创。随后,英国海军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英德两国舰队还在安的列斯群岛水域、印度洋、太平洋、南大西洋多次发生海战。最大的战役是日德兰大海战。1916年5月31日,英国大舰队司令J.R.杰利科率各类舰艇 150多艘在日德兰海面同德国公海舰队主力激战。英国损失大小舰只14艘,德国被击沉11艘。针对英国海军的封锁,1915和1917年德国两度展开“无限制潜艇战”。它的潜艇在北海和大西洋到处攻击协约国以及中立国的舰船,击沉英、美等国许多商船,给协约国造成一定威胁,但未能扭转海上被动局面。

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

大战中,空军发展迅速并用于实战。1916年7~11月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德双方不断出动飞机空战,争夺制空权。大战结束时,德奥方面拥有3300架飞机,协约国方面拥有8000多架飞机。

 被德潜艇击沉的英国邮轮“鲁西塔尼亚”号(1915年5月7日) 第三阶段(1917)

(1)战场形势。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严重。军事实力大大削弱,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1917年初,英国派出大批远征军到欧洲作战,兵力增至65个师120万人。加上法军260万人,比利时军队10多万人,协约国西线总兵力近 400万人。德国在西线仅有 250万兵力。德军为避免决战,撤退到兴登堡防线设防。1917年4~5月间,法军总司令R.G.尼韦尔命令法军在埃纳河地区发动进攻。德军事先得知情报,加强了防御。法军投入大量坦克,遭德军反坦克炮猛击,132辆坦克被毁伤,伤亡10余万人,尼韦尔战败被撤职,由贝当任法军总司令F.福煦任总参谋长。7~12月英军在伊普尔和康布雷地区发动两次战役,动用大量飞机、坦克配合进攻,虽突破德军部分防线,但英军缺乏后备力量,未能扩大战果。西线战局仍陷入僵持状态。

1917年8月意军在伊松佐河向奥匈军发动几次进攻,均无进展。10月,德奥军在卡波雷托突破意军防线。意军全线溃退,被俘33.5万人,伤亡13万人。意奥战线西移 100多公里。意大利P.博塞利政府被迫辞职,V.E.奥兰多组阁。

(2)俄国退出战争。在东线战场,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沙皇政权被推翻。俄军前线士兵厌战反战情绪增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决定继续进行战争,7月初在西南战线对德、奥发动进攻。德奥联军增调16个师反击,俄军士兵全线溃退,整个加里西亚和布科维纳被德奥军占领。9月,德军在里加湾对俄军西北防线发动强大攻势,占领里加。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取得十月革命胜利。苏俄政府决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并于1918年3月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俄国完全退出战争。

(3)美国参战。1914年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垄断资产阶级利用战争,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物资,大发横财。1917年3月,美国政府借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联盟反美,在国内掀起反德浪潮。同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美国参战对大战局势发生了有利于协约国的影响。1917年随美国之后加入协约国方面对德宣战的有巴西、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利比里亚、暹罗(泰国)、汉志(今沙特阿拉伯西部)等国家。美国派出34艘军舰在大西洋上参加反潜艇战,派出由J.J.潘兴将军率领的陆军去欧洲作战。到大战结束时,陆续派往前线的美国军队达 200万人。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美国成了协约国的支柱和主要基地。大战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集团的军火和各种物资及直接贷款总额将近100亿美元。

(4)中国参战。中国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在参战问题上曾发生“府院之争”。以亲日派头子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派为获取协约国和日本贷款,主张从速参战。以总统黎元洪为首的亲美派主张暂缓参战,以观美国的态度。1917年2月,美国与德国断交后,建议中国采取一致行动。英法两国也鼓励中国参战。日本担心中国参战会与自己处于平等地位,失去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权益的机会,曾力阻中国参战。后与英、法、俄订立秘密条约,取得欧洲这几个大国对日本承袭德国原在华权益的承诺,转而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8月14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参战后将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运送到欧洲战场充当劳工。

大战的结束

1918年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将兵力集中于西线,准备对协约国进行决战。德军统帅部决定在大批美军运抵欧洲之前打败法英联军,争取在夏季结束战争。1918年3~7月,德军发动五次大规模进攻,均未取得重要的进展。此时几十万美军抵达欧洲参战(见彩图),德军已再无力组织进攻。从7月下旬至8月底,协约国联军对德军连续发动进攻,夺取德军占据的马恩河突出部、亚眠突出地带和圣米耶尔突出部。德军遭受重大损失,退守兴登堡防线,处于被动局面。

美军“彩虹”师战斗在阿戈纳森林(1918年9月)

1918年9月26日协约国联军按照总司令福煦制定的作战计划,对德军发动总攻。德军无力抵抗,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9月29日,德皇威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德军统帅兴登堡和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承认已无力继续战争。德国国内人民和士兵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德皇改组内阁。任命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总理,向协约国提出停战谈判要求。与此同时,从 9月底至11月初,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在协约国军队的攻击下先后投降。奥匈帝国境内被压迫民族迅速展开革命运动,要求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18年10月11日,波兰国会宣布波兰属地脱离奥匈帝国,10月28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0月30日,匈牙利工人、士兵举行武装起义,11月2日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10月28日,维也纳爆发工人总罢工和士兵游行示威,迫使奥皇退位。11月12日成立奥地利共和国。德国已处于完全孤立境地。11月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9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

11月11日清晨,德国政府代表、M.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见彩图)。根据协定,德国必须在15天内从法国、比利时、卢森堡、阿尔萨斯-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出其军队。同时须从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出军队。还必须交出5000门大炮、 25000挺机枪、3000门迫击炮、1700架飞机、5000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000辆卡车。《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了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F.福煦将军的车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字处 英国公众在王宫前欢呼第一世界大战停战

对战败国和约

由于战后帝国主义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和各自的争霸计划,它们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这些矛盾在解决战后问题上突出地反映出来。

凡尔赛和约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镜厅开幕。6月28日,英、法、美、日、意等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签订《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见巴黎和会(1919))。这是一个赤裸裸地奴役掠夺战败国家的条约,也是宰割和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条约。它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不能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反因分赃不均开始了新的争夺。此约签订后,战胜国同德国原盟国相继缔结和约。

《圣日耳曼条约》

1919年9月10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和约。主要内容是: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独立;奥地利将克赖纳和卡林西亚两省的部分地区以及古斯滕兰和南提罗尔割让给意大利;布科维纳、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奥地利废除普遍征兵制,军队不得超过 3万人;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同意,禁止奥、德合并;赔款数额延至1922年确定。

《讷依条约》

1919年11月27日,战胜国同战败国保加利亚在巴黎近郊讷依签订。确认1913年《布加勒斯特条约》(见巴尔干战争)关于南多布罗加给罗马尼亚的条款;将马其顿的部分地区给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西色雷斯由战胜国代管(后划归希腊),保失去爱琴海出海口;陆军减至 2万人;保同意赔款 4亿4500万美元,于37年内偿付。

《特里亚农条约》

1920年6月4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匈牙利在巴黎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签订。匈牙利割让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克兰给捷克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东部划归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巴纳特西部划归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多瑙河受战胜国控制;陆军限为 3.5万人;赔款数额由赔偿委员会确定。

《色佛尔条约》

一译《塞夫勒条约》。土耳其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划为法国委任统治地;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领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腊瓜分;黑海海峡由国际共管;土耳其武装力量被限制在5万人以内;其财政经济接受战胜国的监督。

以《凡尔赛和约》为主的一系列条约构成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即凡尔赛体系,在战后长期影响着欧洲国际关系的发展。

战争的结局

战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英、法虽获胜利,但在战争中被削弱;美国从战争中获取暴利,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战争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在欧洲,德、法矛盾尖锐。在远东,日、美矛盾加剧。这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引发播下火种。大战使各国人民遭受空前灾难,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共7340余万人,直接参战部队2900多万人,死于战场的约1000多万人,受伤的约2000万人,受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3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75%,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参考书目
  1. 萨那、孙成木、余定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
  2. И.И.罗斯图诺夫主编,钟石译:《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14~1918年)》(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