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诗

浏览

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交响诗的名称为F.李斯特所创,他认为“标题能够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因此他把标题交响音乐和诗联系起来称交响诗。

李斯特在19世纪50年代写了《山上听闻》、《塔索》、《前奏曲》、《普罗米修斯》、《英雄的葬礼》、《匈牙利》、《哈姆雷特》、《匈奴之战》和《理想》等12首交响诗,晚年又写了1首《从摇篮到坟墓》;除《匈奴之战》取材于德国画家W.von考尔巴赫的壁画外,其余大多以文学作品(诗歌、戏剧)为题材。形式灵活多变,常常把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构原则糅合在一起,并广泛使用主题变形的手法,从一个或几个基本主题蜕变出形象迥异、性格不同的派生主题来。这种混合曲式的结构原则和主题变形的表现方法,常为后起的交响诗作者所师法。

19~20 世纪的欧洲许多著名作曲家都写过交响诗,东欧和北欧各民族作曲家的交响诗常用本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学题材寄寓爱国主义思想,如B.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由6首交响诗组成,讴歌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和光荣历史;A.德沃扎克的《水妖》、《午时女巫》、《金纺车》和《野鸽》是根据捷克诗人K.J.爱尔本(1811~1870)的民间叙事诗《花束集》所创作的一组民族交响叙事曲,而他的《英雄之歌》则表现了英雄人物的刚毅豪迈气概,以及他们的斗争和胜利;J.西贝柳斯的《库莱尔沃》和《勒明基宁》四部曲都是取材于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一译《英雄国》)写成的交响诗,而他的《芬兰颂》则是反抗帝俄统治的爱国主义作品。中国的交响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杜鸣心的《祖国南海》),描述瑰丽的民间故事(施咏康的《黄鹤的故事》)、表现英勇的革命斗争(如瞿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刘福安等的《八一》)和歌颂革命英雄人物(如田丰的《刘胡兰》,吕其明的《白求恩》),是中国现代交响诗的重要主题。

R.施特劳斯称他的《唐璜》、《麦克白》、《死与净化》、《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和《英雄的一生》为“音诗”,是交响诗的别名;西贝柳斯的某些交响音乐也用了这个名称。此外,音画、交响画、交响素描、交响图景、交响叙事曲、交响传奇曲、交响童话、交响幻想曲等体裁也属于交响诗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