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

浏览

图

历史学家、现代民间文艺研究家。江苏苏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此后到40年代末,曾先后在北京、厦门、广州、昆明、成都、上海等地的大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并曾被选为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顾颉刚是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开拓者之一,他在民歌、传说、神话、民间风俗等方面的整理和研究均有较杰出的成绩。著述有《吴歌甲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苏粤的婚丧》(合著)、《古史辨》(合著)、《顾颉刚通俗论著集》等。

“五四”前夕,顾颉刚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受到当时新思潮及北大一些文科教授的影响,对民间歌谣发生浓厚的兴趣。1917年,着手搜集、整理苏州民歌。1920年,加入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参加过《歌谣周刊》的编辑工作。1926年,出版民间歌谣专集《吴歌甲集》,比较忠实地记录了丰富的吴歌作品,还收入了他本人和其他学者从语言、文学、社会、历史、风俗、心理等多方面对这些作品进行探讨的文章。此后,又著有《吴歌小史》(1936)、《苏州近代乐歌》(1937)等论文,论述了吴语民歌的演变历史和艺术特色。此外,作为古代思想史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部分,他还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对其中民歌部分,他运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科学方法,力图揭示它们的本来面目及其社会意义。30年代中期,顾颉刚校点了一部已经湮没300多年的明代民歌集《山歌》(又名《童痴二弄》,冯梦龙编),丰富了中国民间文学史的文献。

在传说、故事研究方面,顾颉刚在20年代初就着手搜集有关我国著名传说孟姜女故事的材料,继续做了“历史的系统”和“地域的系统”的比较研究,指出了孟姜女传说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几次转变,初步探讨了这一传说所以呈现纷繁形态的历史原因与社会原因。先后著有《孟姜女故事的演变》(1924)、《孟姜女故事研究》(1927)等论文,后编辑《孟姜女故事研究集》3册和《孟姜女故事的歌曲(甲集)》。他对孟姜女传说的研究是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史上最先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当时和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民间传说和故事的研究,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神话方面,顾颉刚对中国神话的研究,发端于他对封建史学体系的辨伪工作,并成为他这方面学术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主要观点是:

(1)中国古史,尤其是夏、商、周以前的古史基本上是传说材料,即“神话”。神话所以混入历史,是封建史学家将其历史化的缘故。

(2)要用史实的眼光去看史实,用传说的眼光去看传说,因此要将历史与神话区别开来,恢复神话的本来面目。

(3)神话虽然看来荒诞不经;但它是民间文学、民俗学、社会学等方面的重要的研究资料。他在20至30年代及解放以后,曾辨析过大禹神话、三皇神话、《山海经》神话、《楚辞》神话等。主要论文收入《古史辨》第1册及第7册。此外还有《〈庄子〉和〈楚辞〉和昆仑和蓬莱神话系统的融合》(1979)、《〈禹贡〉中的昆仑》(遗著)等。

顾颉刚还热心研究民间艺术和民间风俗。他探讨过滦州(今开滦)皮影戏的历史和现状,多次写文章呼吁保护民间雕刻家杨惠之的塑像作品。五卅运动抗日战争中,提倡写鼓词、印行通俗读物,为民族斗争服务。在民俗方面他曾实地调查过北京的东岳庙、妙峰山(进香活动)、泉州的土地庙、广东的城隍庙及苏州地区的婚丧风俗等,并写有调查报告多篇。

从20年代开始,顾颉刚是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1927至1929年他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期间,与容肇祖、钟敬文、杨成志等人发起成立民俗学会。共同编辑《民俗》周刊,出版民俗学会丛书,主办民俗学传习班,将民间文艺学活动扩展到我国南方。30年代,他在北京继续参加恢复后的歌谣研究会活动,同时创办风谣学会。40年代,他继续致力于民俗学活动,并到西北地区进行民族和民俗考察。在此期间,他先后主编或在他的支持下编辑的报刊专栏及刊物有《民俗》(北平《民声报》)、《谣俗》(北平《晨报》)、《民风》(南京《中央日报》)、《风物志》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顾颉刚积极参加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活动。他主张大力抢救传统民间文学遗产,给予科学的记录、整理和研究,并作为对青年进行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