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

浏览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武烈河西岸,面积 564万平方米,史称热河行宫,俗称承德离宫。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成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又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清初,在现河北省北部围场县辟御用围场,定“木兰秋狝”之制。避暑山庄则是由京师至围场 400公里沿途兴建20座行宫中最宏大者,是清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居住休息之处。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二部分。苑景区又分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各因岩壑天然之妙,或依山为斋,或引水在亭,总建筑达 120余组、10万平方米之多。其中有著名的康熙、乾隆二帝亲题匾额并以诗咏之的七十二景。

宫殿区系山庄中最大之建筑群体,并且绝大部分都按清代小式木构建筑的规格建成,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 4组建筑群组成。

正宫位于避暑山庄正门丽正门内,总面积 2.4万平方米,起始于丽正门,终止于岫云门,严谨的中轴线对称平面布局,院落九进,分前朝后寝二部分。前朝的主体建筑为“澹泊敬诚”殿,其功能同于北京故宫太和殿。该殿梁柱、隔扇及板壁均用楠木制成,俗称楠木殿,面阔九间,周围廊,卷棚歇山布瓦顶,殿内与廊内地面均为天然大理石铺墁。明间内置紫檀须弥座地坪,上置紫檀屏风、羽扇、香薰和宝座。东西次梢间北墙安楠木书格,原为存放“古今图书集成”之处。该殿不施彩绘,内外装修均以楠木雕刻蝠寿图案烫蜡。其后为“四知书屋”,为面阔五间前后廊卷棚歇山布瓦顶,系清帝接见近臣及上朝前后休息之地。1780年乾隆皇帝曾在此接见过六世班禅额尔德尼。

后寝部分为清帝起居之处, 主体建筑为“烟波致爽”,因其西暖阁为清帝之寝室,又称“寝宫”,为康熙诗咏三十六景的第一景,为前后廊卷棚歇山布瓦式。1820年和1861年嘉庆和咸丰两代皇帝均病殁于西暖阁。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即是由咸丰皇帝在此签批。

其后为“云山胜地”楼,系康熙诗咏三十六景的第七景,面阔五间二层单檐卷棚歇山布瓦式。室外以假山为梯,拾级至二楼,楼上原为后妃祭月拜佛、观赏苑景之地。

万壑松风位于正宫的东北,为一组据岗临湖、平面布局灵活且以多变的游廊联接 6个单体建筑的建筑群体。除主殿万壑松风外,均为卷棚硬山布瓦式。万壑松风为面阔五间周围廊卷棚歇山殿,系康熙诗咏三十六景的第六景,原为康熙皇帝理朝的便殿。又因康熙曾在此教诲和恩育过幼年的乾隆,乾隆遂把此殿题名曰“纪恩堂”。

松鹤斋位于正宫东侧,系乾隆为其母后居住所建,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为八进院落,布局略似正宫,而规模略小。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主体建筑:前殿松鹤斋为皇太后居所。继德堂落成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是山庄最后建成的一处殿座。嘉庆初年曾为其寝宫,后改名为绥成殿,曾供奉已故清帝的画像。后部主殿乐寿堂,后改名悦性居,最后是畅远楼。

东宫位于松鹤斋东侧的德汇门内。其前部主体建筑“清音阁”为清代四大戏楼之一,包括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三层卷棚歇山式戏楼,二层五间听戏楼“福寿园”及两侧听戏楼廊。后部为“勤政殿”和卷阿胜境殿,占地面积 1.8万平方米,1945年11月全部毁于火灾,现基址保护完好。

湖区面积水面约30万平方米,以洲、岛、桥、堤分隔为上湖、下湖、银湖、镜湖、内湖、长湖、如意湖、澄湖 8个大小湖面,构成江南水乡名园的意境

湖区建筑分三部分:东部原有水心榭、清舒山馆、文园狮子林、戒得堂、汇万总春之庙、金山等。现仅存水心榭和金山二组。其余仅存遗址。金山一组四面环水,岛上叠石负土,建筑依地势错落有致。门殿设在岛的西侧码头之上,乘舟可登,有半月形环抱之爬山廊与各殿亭相连。其后为面阔五间卷棚歇山式大殿“镜水云岭”。山顶之平台上建有五间周围廊卷棚歇山式大殿“天宇咸畅”,均系康熙三十六景之一。其后为三层亭式建筑“上帝阁”,俗称金山亭。岛北临水建“芳洲亭”与环廊相连。全组建筑系仿镇江金山形式。

中部建筑集中在月色江声、如意洲、环碧和青莲岛上。大多保存完好。

月色江声为该岛之总称,三进院落依次为门殿、静寄山房、莹心堂、湖山罨画、峡琴轩、冷香亭及回廊。此组建筑原为清帝读书、休息和垂钓之处。

环碧则是仿杭州苏堤而建的芝径云堤旁一组岛上之园。以其圆形草亭“采菱渡”及多变之廊墙而独具特色。

如意洲则因其形似如意而得名,原为康熙初建山庄时理朝和居住的地方。岛上建筑甚多。无暑清凉为其门殿,而后是“延薰山馆”,其东为曲尺形二层卷棚单檐楼“一片云”,楼前建有单檐歇山敞厅式小戏台“浮片玉”。其轴线后部为面阔七间抱厦五间的主殿、水芳岩秀”,又名乐寿堂,系康熙三十六景之一。岛之西北建一小园,地势低洼,泉水涌出汇为小池,池前临水建敞轩三间,名“沧浪屿”。面池叠以山石,虎皮石墙围之,且建有月门、亭门、垂花门。岛之东建一寺院“法林寺”,主殿般若相。岛之南临水建一方亭,名观莲所。其北有殿三间前出抱厦,名金莲映日。

如意洲之北“青莲岛”,旧称“千林岛”。乾隆四十六年(1781) 在岛上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之意境建一面阔五间卷棚歇山周围廊单檐重层楼,乾隆亲题匾额“烟雨楼”。楼之左右建有“青杨书屋”、“对山斋”、“翼亭”和门殿等。

湖区西部建筑大部无存,现保护完好的有“芳园居”、“如意湖亭”和新恢复的西湖、“双湖夹镜”、“长虹饮练”二座牌楼及石桥以及临湖的“芳渚临流”重檐方亭。

平原区以万树园为中心,占地60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和数量远不及宫殿区和湖区,原建有几十架蒙古包,反映出避暑山庄在清代联谊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格。这里曾经是乾隆皇帝接见六世班禅等少数民族首领及英国第一任特使马戈尔尼等许多外国使节的重要活动场所。

平原区除蒙古包外,现存建筑主要集中在南侧,自西而东依次为仿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清代皇家四库全书藏书楼“文津阁”,湖北岸的“水流云在”、“濠濮涧想”、“莺啭乔木”、“甫田丛樾”四亭,“萍香沜”、“春好轩”和永佑寺塔。

山区则为山庄西北一片峰峦之地,面积占全园五分之四,建有象征万里长城的北部宫墙。康、乾盛世时的40余组依山就势而建的山中之园基本无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对避暑山庄的保护极为重视,每年拨款进行维修。1976年,国务院批准了避暑山庄、外八庙第一个十年(1976~1985)整修规划,拨专款2148万元、木材 1万立方米,拆除了大批新建筑,迁出了部分非文物管理单位,整修了 2.6万余平方米的古建筑。1986年又开始执行第二个十年整修规划。1975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承德市文物局为避暑山庄、外八庙的专门保护和管理机构。

图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