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昉(460~508)

浏览

南朝梁文学家。字彦升。祖籍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16岁举秀才,为太常博士。南齐时,官至中书侍郎、司徒右长史。他与萧衍都是“竟陵八友”中人,并相友善。永元三年(501),萧衍进军建康,任昉为记室。次年,萧衍代齐立梁,禅让文告都出自任昉手笔。入梁,拜黄门侍郎、吏部郎,出为义兴太守,召为御史中丞、秘书监。又出为新安太守,逝世于任所。追赠太常,谥号敬子。

任昉博学能文,颇受当时学者文宗王俭、沈约器重。他读书广博,自己藏书万余卷,与沈约、王僧孺同为当时著名的藏书家。贺纵、沈约校勘中秘目录,曾取任昉藏书以补正。他文思敏捷,尤长表诰,起草文书,不加点窜,当时有“沈(约)诗任(昉)笔”之称。今存其文多为代笔拟作的骈体应用文告之类,有文采而见渊博。清人何焯指出:“任笔为有重名,亦以在当时稍为质健,特不能离去俗格,故高出有限耳。”(《义门读书记》)所论中肯。任昉较好的作品,如《王文宪集序》、《吊刘文范》等,笔调抒情,哀惋动人,虽“俪体行文”,而“无伤逸气”(张溥《任彦升集题辞》)。

任昉对“沈诗任笔”的说法,“甚以为病”。晚年转好著诗,意欲胜过沈约。但是用典过多,属辞滞涩,当时有“才尽之谈”(《南史·任昉传》)。他与王融掀起的那种作诗“竞须新事”的风气,受到钟嵘的批评(见《诗品序》)。不过今存诗21首,却比较平实,用典不多。如《赠王僧孺》、《出郡传舍哭范仆射三首》等,直抒胸臆,情辞深婉;《济浙江》、《落日泛舟东溪》等,写景述怀,文笔清丽,亦含兴寄。

梁书·任昉传》载文章 33卷,又《杂传》247卷、《地记》252卷,均佚。此外,古小说《述异记》2卷,旧题任昉撰。又《文章缘起》,一作《文章始》,1卷,旧题任昉撰,为论述文体起源的专著。《四库全书总目》疑是《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张绩补撰。

隋书·经籍志》有《任昉集》34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任彦升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