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

浏览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其他国家。人文主义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在中世纪,教会统治着欧洲封建社会的全部文化,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都纳入神学中。教会控制的僧侣学校只教授神学、法学科目,视古典文化为异端,不准阅读与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典籍即“人文典籍”。以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城市出现以后,城市世俗文化得到发展,兴办了一批世俗学校,打破了教会长期垄断教育的局面。世俗学校开始设置“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其内容包括对古希腊罗马学术和语言、文学、自然科学的研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由此而来。

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在希腊罗马作品中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新世界──古代社会灿烂辉煌的文化,它同中古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人文主义者认为,古典文化是一切世俗文化的精华,因而他们最早的活动是广泛搜寻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予以翻译、整理,进行孜孜不倦的研究。在他们的推动下,兴起了搜集古代文籍、收藏图书和建立图书馆的热潮。

人文主义者要求维护拉丁语的规范和纯洁,反对中世纪艰涩、繁冗的文体。他们把古代作品当作楷模,用同古典作家相媲美的典雅、严谨的文字写作,对一代文风发生了影响。

他们批判中世纪教会和学者对古代典籍的歪曲、篡改,力求恢复其本来面貌。例如,他们经过研究,推翻了以错误的翻译为基础的某些宗教信条;详加考证,指出某些历史文件是教廷为替自己的统治提供理论根据而伪造的。

然而,对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并不是人文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在文艺复兴时代,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具有新的现实意义。人文主义者以新时代的眼光,注释和阐述古典著作,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新的挖掘,从中汲取思想上的营养。人文主义实际上成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阐发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新世界观,是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教会进行激烈斗争的理论武器。当14世纪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发生的时候,人文主义自然地成为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用“人权”对抗“神权”,向中世纪的教会统治和宗教教义提出英勇的挑战。所以人文主义有时又称作人本主义。

从人性论的观点出发,人文主义提出个性解放的要求。人文主义者否定教会宣扬的人一生下来就有罪孽,否定人生的目的是死后的永生的来世思想,猛烈抨击教会鼓吹的禁欲主义。他们肯定现实生活,颂扬尘世欢乐和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富的权利。

彼特拉克在写作

人文主义批判中世纪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知识,接受新事物,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个人的才智。

为着反对封建压迫,人文主义还宣扬自由意志,提倡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仁爱的关系;否定以人的出身、门第来决定社会地位的等级制度,强调个人的品德、才能决定人的地位。

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者,他在诗歌和学术著作,特别是《神曲》中,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崇敬,第一次从多方面鲜明地抒发了人文主义新思想。

人文主义初期的杰出代表是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彼特拉克学识渊博,对希腊罗马文化有精湛研究。他热心搜求古籍抄本,发现了西塞罗等古典作家失传的书信和著作。他是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把人和现实生活放在中心地位,通过注释、阐述古籍,批判中古文化,谴责禁欲主义,宣传人情世道。他的《歌集》表达出早期人文主义者向往和追求新生活、但又无力完全挣脱中世纪精神枷锁的思想情怀。薄伽丘也致力于人文主义学术的研究,是当时西欧第一个掌握希腊文的学者。他翻译了荷马的作品,在搜集和注释著作上作出了贡献。他的《十日谈》以犀利的笔锋批判教会僧侣和封建礼教,闪耀着文艺复兴初期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活动与创作,对意大利和欧洲传播人文主义、促进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发展,都发生了很大作用。他们所在的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心。

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上半叶,是意大利人文主义运动的繁荣时期。人文主义越出了学校和少数学者与作家的范围,在文学、艺术、哲学、史学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渗透到城市共和国的政治生活,同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这个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人文主义者以古罗马共和国为范例,从理论上论证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城市共和政权的优越性,斥责帝制独裁。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进入政府机关担任公职,直接为资产阶级城市共和国服务。这一时期人文主义代表人物是里诺·科卢乔·萨卢塔蒂(1331~1406)。他担任佛罗伦萨的文书长之职30年,多次受命出使其他城邦,为保卫佛罗伦萨的自由、独立和资产阶级城市公社的利益,作了许多工作。他把政治活动同文学、伦理研究相结合,大力搜求古籍。在佛罗伦萨开设第一个希腊语文讲座,给后人以很大影响,但他试图把基督教精神同古典文化的研究调和起来,推崇拉丁文,贬低意大利语。

萨卢塔蒂的学生莱奥纳尔多·布鲁尼(1374~1444)、波吉奥·布拉乔利尼(1380~1459)也在佛罗伦萨共和国担任要职。布鲁尼致力于翻译古典著作,编写论述但丁、彼特拉克生平和思想的专著,传播人文主义。他的历史著作如《佛罗伦萨人民史》,以资产阶级市民的眼光,重新审视意大利的历史,论述城市共和主义将导致政治自由、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布拉乔利尼热心搜集古籍,他专程到德、法、瑞士等国寻访,相继发现了西塞罗、古罗马诗人斯塔提乌斯、演说家昆提利安失传的名著。现在流传下来的希腊罗马古籍,大多是这个时期人文主义者搜寻所得。

瓦拉的著作《论拉丁语的典雅》扉页

15世纪人文主义的另外两名代表是瓦拉和阿尔贝蒂。洛伦佐·瓦拉(1407~1457)是位政治家、人文主义学者,曾在那不勒斯宫廷任职,当过教廷秘书、修辞学教授。他著有许多语言学、历史学、伦理学著作,强调人享有不容侵犯的尊严,具有伟大的力量。他在1440年发表的一部学术性著作中,列举大量的事实,揭穿所谓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 4世纪把帝国政权赠送给教会的文件是教会在 8世纪伪造的。他进而指出教皇对世俗政权的统治权是完全非法的。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 (1404~1472)多才多艺,在绘画、雕塑、建筑、诗歌、文艺理论和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出色贡献。他打破必须用拉丁文写作学术论著的规矩,用意大利文撰写了《论家庭》、《论绘画》、《论雕塑》 3部著作。前者以人文主义的观点阐述家庭生活的准则;后两部作品把造型艺术同数学思维结合起来,并就艺术创作中的一些规律提出独到的见解。人文主义者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在阿尔贝蒂和达·芬奇的身上得到了体现。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意大利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基督教反动势力加紧控制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越来越向封建贵族和保守势力退让、妥协。在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心佛罗伦萨,梅迪契家族建立了打着共和政体旗号的独裁统治。洛伦佐·梅迪契在宫廷中广泛接纳学者、诗人、艺术家,宴游作乐,给以优厚的礼遇,他本人也写诗作文。这使得佛罗伦萨的文化在某些方面一时呈现出更加繁荣的表象,但实际上却阉割了人文主义的革命精神,使之脱离现实和人民,日益趋向保守与消极。

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马尔西利奥·菲齐诺 (1433~1499)受到梅迪契的庇护,他是宣扬柏拉图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他用拉丁文翻译了柏拉图的全部著作,在《论基督教》等著作中,力图把基督教精神同柏拉图哲学融为一体,宣传自然受外在的铁的规律的支配;而对这些规律,人的意志是软弱无力的。根据菲齐诺的观点,人仍然是宇宙的中心,这保留了人文主义的进步传统;但他又认为,人已不再是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因素和变革现实的力量,而只是超然的观察者,这是背离人文主义精神的倒退的观点。在文学领域,洛伦佐·梅迪契、浦尔契、波利齐亚诺等的诗歌注重形式,讲究格律,或表现美、爱情和感官的快乐的主题,吟咏贵族的庆典游乐,或向往脱离现实生活的田园世界。这种主题在当时比较普遍。

意大利人文主义逐渐演变成为象牙之塔里的学术研究,唯心主义和迎合统治阶级需要的倾向日益严重,内容空虚的宫廷文学流行。 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 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坚持斗争的人文主义者。哲学家米兰多拉(1463~1494)虽然推崇柏拉图主义,但在学术著作中赞颂人及其才智,肯定人享有参预低级自然界(生物界)和高级自然界(神界)的活动的同等权利。哲学家彼得罗·庞波那齐(1462~1525)否定灵魂不朽说,提倡信仰和理智并重。人文主义思想家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在科学论著和诗歌作品中宣传唯物主义科学观,斥责宗教迷信,向神权和教会宣战。他们都遭到极端敌视新文化、新思想的教会的迫害。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的绘画和雕塑艺术,阿里奥斯托的长诗《疯狂的罗兰》,仍然继承了人文主义的进步传统,并且在某些方面予以丰富和发展。但意大利政治、经济的倒退,教会的严酷镇压,加上人文主义自身的弱点日益严重地暴露出来,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人文主义的衰落。塔索的《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展现两种思想、两种文化的斗争,是人文主义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危机的形象写照。人文主义终于在16世纪末伴随城市共和国一起消亡了。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晚,人文主义运动发生在意大利之后,并受到意大利的直接影响。15世纪末叶,人文主义者的主要活动局限在革新教会学校排斥古典文化的教育制度,提倡研究古希腊、罗马的人文典籍。意大利文艺复兴著作和艺术品的传入,地理大发现,印刷术的运用,使得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在16世纪得到进一步传播,产生一批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如布代、拉伯雷、勒费弗尔、拉缪。他们受到封建堡垒巴黎大学的敌视和教会的迫害。王权在同教会的斗争中需要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所以对人文主义运动采取鼓励的态度。1530年,弗朗索瓦一世成立法兰西学院,接纳人文主义学者,研究古希腊、拉丁、希伯来语。人文主义逐渐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潮流,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法国人文主义作家都向往和研究古典文化,从中获得合乎新时代需要的东西。以拉伯雷为代表的作家,同人民的联系比较密切,在作品中尖锐地攻击封建势力和教会,表达人文主义的理想。七星诗社的诗人讴歌爱情和生活,致力于语言和诗歌的改革,但更多地摹仿古典作家,脱离人民群众,多少具有保守的倾向。蒙田的思想和活动,特别是他的哲理性散文,对现行政治制度和旧的信条采取彻底怀疑的态度,提倡享受生活的快乐。蒙田反映了后期人文主义者在动乱的时代里反对盲目信仰、对客观现实采取冷静思索的态度和探求真理的精神。

人文主义思潮传入西班牙,正是专制王权同教会勾结的时期,因而遭到反动势力的压迫,传播缓慢。西班牙早期著名的人文主义者都曾在意大利博洛尼亚“西班牙学院”研读。他们在西班牙世俗学校中开设古典文化和意大利文学课程,在作品中批判中世纪神学和经院哲学,宣传人文主义思想,为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繁荣作了准备。

在德国,人文主义者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教会、争取思想自由、否定中古文学传统、建立民族文学的要求,并且在当时重大的宗教、政治问题上表现出鲜明的民主倾向。他们的代表人物有罗伊希林、出生于尼德兰的埃拉斯穆斯和胡滕

英国的市民阶级在14世纪已经兴起,知识界、文化界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有密切的联系。人文主义新思想在乔叟的诗歌、故事集里最早得到反映。15世纪,英国人文主义者成就不大,但他们大量翻译介绍古希腊罗马著作和意大利等当代作家的作品,推动了以人文主义为思想内容的文学的发展。到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诗歌、戏剧创作方面都出现了繁荣景象。人文主义思想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喜剧、悲剧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莎士比亚以奇伟的笔触,对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转折时期的英国社会作了形象的深入的描画,反映出人文主义理想同封建社会以至资本主义现实的尖锐冲突。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欧洲流行了数百年之久。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对封建主义、中世纪神学和经院哲学发动的一场革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人文主义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破除封建思想体系的精神桎梏、解放生产力、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要求,反映出这个阶级在它的上升时期开创新世界的革命朝气和巨大的创造性。在这个运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他们对新的思想意识的传播和欧洲政治学、史学、哲学、文学、艺术、文艺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对自然科学许多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意大利达·芬奇、伽利略,波兰哥白尼等)。在社会理论领域,第一次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意大利康帕内拉,英国莫尔)。人文主义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准备,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人文主义者在反对封建君权和神权时提出的人权口号,实质上又是资产阶级要求的谋取自由竞争、夺取政治权力的口号。他们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意味着肯定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合理性。他们批判教会、僧侣,但并不否定教皇和教会存在的必要性。人文主义者中的一些人脱离人民,蔑视群众,有的人本身就是官吏、贵族或僧侣,同封建贵族、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人文主义哲学家、科学家也常常在唯物主义与经院哲学、唯心主义之间徘徊。凡此种种,都是人文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不容忽视的局限性。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