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敬文(1903~  )

浏览

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笔名静闻、静君、金粟等。1903年3月20日生,广东海丰人。20世纪20年代初毕业于陆安师范。20年代中期,在岭南大学国文系工作并听讲。1927年任中山大学助教,次年转杭州,任浙江大学国文讲师等职。1934年赴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研究院研究民间文艺及民俗,1936年回国。抗战初期在广东四战区政治部担任宣传工作,后期回中山大学任教授及研究院导师。1947年被学校当局无理解聘,赴香港,任达德学院教授,兼中华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常委。1949年到北京,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至今。

钟敬文从20世纪20年代前期在故乡开始搜集歌谣、故事,发表关于民间文学的短论和随笔。在中山大学任职时,他参加组织民俗学会,编辑《民间文艺》和《民俗》周刊及民俗丛书,并主管民俗学传习班等工作。后来在杭州又与钱南扬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俗学会,编辑《民间月刊》、《民俗学集镌》等。在东京进修时,他继续为国内《艺风》杂志编辑“民俗园地”副刊和“民间文艺”专号。回国后,在杭州为《民众教育》月刊编辑“民间艺术”、“民间风俗文化”等专号,并编辑出版了《民间文化资料小丛书》,举办民间图画展览会等。抗日战争中期,他被迫从广东战区回到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讲授民间文学等功课,指导攻读这方面学科的研究生,并编辑《民俗》季刊。1949年夏他从香港回到北京,不久,受命筹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时被选为副理事长。1978年他和顾颉刚等六教授共同倡议重建民俗学和有关研究机构。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被选为该会主要负责人,积极为发展中国民俗学而奋力工作。

钟敬文在书房内

解放前,钟敬文就不断在各类学校讲授民间文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授此课,并为实现在全国文科高校普遍开设民间文学课而努力。1978年他参加在兰州举行的少数民族文学教材和教学讨论会议,1979年至次年主编并出版了高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概论》。建国后,他还培养了很多民间文学专业人员和高校教师。近年被授权培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

钟敬文坚持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60年。开始他从一般文艺学观点研究民间文学。20年代末,进一步探求研究民间文学的专门理论和方法,接受欧洲人类学派等理论。在这方面他写作了一些比较有份量的关于中国传说、民间故事的论文,如《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中国地方传说》、《老獭稚传说之产生地》(此文最初在日本刊物上发表)等。从20年代末30年代初起,他又注意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和文艺的理论,并在某些研究中试图加以运用。如1931年写的《金华斗牛的风俗》一文,就从经济上探求斗牛习俗的社会根源。但他比较系统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却是在40年代中期开始的。钟敬文在研究工作中不断扩大和开拓新领域,并于1935年底写作了《民间文艺学的建设》,首次提出建设独立的民间文艺学的问题。稍后,他曾着力研究各类民间艺术。建国初期,他认真学习了苏联的口头文学理论,近年来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他又根据建国后民间文学研究工作曲折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高了关于民间文艺学建设的认识,写出《把我国民间文艺学提高到新的水平》、《建立新民间文艺学的一些设想》等文章,为建立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民间文艺学,作了开拓性的探索。

中国民间文艺学科学史的探究,是钟敬文在研究工作中开拓的另一个方面。60年代前期,他研究了晚清时期的民间文艺学,写作了《晚清革命派著作家的民间文艺学》等文章。近年来又写了《“五四”前后的歌谣学运动》、《作为民间文艺学者的鲁迅》等文。目前正在主持“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史”的研究工作。

钟敬文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长期进行民俗学研究,对神话研究也有较深的造诣,并且一向关心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这些方面都发表过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章。如《马王堆汉墓帛画的神话史意义》、《论民族志在古典神话研究上的作用》及《刘三姐传说试论》等。他主张在民间文学研究中适当运用民俗学研究成果和民族志资料。几十年来他发表了二、三百篇论文、随笔及民间文学作品的记录。过去只出版过几个单行本,如《民间文艺丛话》(1928)、《疍歌》(1927)等书。近年来将其中一部分理论文章编辑为《民间文艺谈薮》、《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刊行。

钟敬文和柳亚子合影

60年来钟敬文始终追随祖国和人民前进的步伐,他是中国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之一,在国际学术界也享有一定声誉。钟敬文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知名的散文家及诗人。先后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记》,诗集《海滨的二月》、《未来的春》及《天风海涛室诗词钞》及《关于鲁迅的论考与回想》等多种著作。钟敬文现在兼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