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

浏览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旧译观念论。

英文idealism(唯心主义)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观念”。大约在17世纪末西欧的哲学语言中开始出现idealist(唯心主义者)一词,如G.W.莱布尼茨在《对培尔的思想的答复》一文中就使用了这一名词。从18世纪开始,人们用唯心主义称呼G.巴克莱的学说。I.康德则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先验的唯心主义”,而把那种否认或怀疑在我们之外存在着客观对象的学说称为“经验的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哲学发展的历史,对唯心主义作了科学的规定,并指出了它的本质。

本质和类型

蒙昧时代的人们不了解精神是肉体器官的产物,误认为有寄寓在肉体之中、可以离开肉体独立存在的灵魂,由此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薄弱,把无法解释和无力控制的自然力人格化,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点。这些原始观念隐含着精神可以脱离物质的臆想,是唯心主义的萌芽,但还不是哲学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是在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剥削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有闲暇专门从事智力活动的时候同哲学唯物主义一起产生的。

唯心主义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它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如在中国,宋代的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之本体无所不赅”,“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西方,18世纪英国的巴克莱认为,物质是“不存在的实质”,“感性实物”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的J.G.费希特认为,“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这些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述。19世纪30年代以后,主观唯心主义在西方的主要趋势是抹煞哲学的基本问题,宣称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是无意义的问题,而以“经验”、“要素”、“事件”、“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取代物质和意识的科学概念,自称为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新”哲学,如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还有些主观唯心主义流派把意志、情感说成是第一性的东西,宣扬非理性主义,如唯意志论、存在主义等。

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在中国,西周时代的天命观是具有初步理论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汉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是“天”有意志有目的安排的。魏晋玄学把神秘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是“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宋代的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说是最早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则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欧洲中世纪的托马斯主义和实在论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近代最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是G.W.F.黑格尔,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的外部表现。现代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流派有新黑格尔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唯心主义内部的区别,两者都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现实世界的本原,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两者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内部也往往互相混杂或交错。

认识论根源和社会根源

唯心主义能够长期存在并与唯物主义竞长争高,根源之一在于人的认识过程本身包含着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性。人类最初的、最简单的抽象中就存在着认识的二重化和唯心主义的可能性。列宁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列宁全集》第38卷,第 421页)。例如人的感觉是物质现象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结果,人的概念是现实事物的客观本质在人脑中的抽象反映,但由于它们产生之后有相对的独立性,人们就可能忘记它们的物质根源而误认为它们是独立的实体;人的意识有能动性,人们可能把这种能动性夸张到不受物质条件制约的程度;人的行为都是在意志或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还可以靠他人的行为实现自己的意志或动机,工具的改革和技术的进步也离不开智慧的作用,人们可能因此误认为意志、动机、智慧等头脑的产物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东西。人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可能穷尽,而许多哲学家往往企图建立终极真理的体系,因而不得不以幻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这些都有可能使人们陷入唯心主义。所以,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无限复杂的(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它不是凭空产生的,是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的不结果实的花。

唯心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产生、发展还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对哲学的存在和发展起最重要的制约作用,它规定哲学家概括现实和利用思想资料的倾向。凡属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哲学,总是由于它本身的特点能够满足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得到支持。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阶级或阶层、集团支持唯心主义,支持什么形态的唯心主义,突出什么方面,这取决于多种社会因素。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唯心主义是反动阶级的精神支柱,因为反动阶级惧怕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需要用颠倒了的世界观麻痹人民和安慰自己。在另一些情况下,某些新兴的剥削阶级由于既有改变卑屈地位争得政治统治的强烈要求,又怀着对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双重恐惧,他们的矛盾惶遽倾向也往往通过唯心主义哲学表现出来。

在阶级和阶级的影响完全消灭了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把复杂的认识过程中某一成分直线化、绝对化的可能性仍将存在,先进与落后、革新与保守的矛盾也仍将以特定的形式存在,因此,那时人们犯唯心主义错误的可能性仍然不会完全消失。但那时的唯心主义不再具有阶级的性质,也不一定具有系统的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原则立场

唯心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把精神、意识说成物质、自然界的本原,从根本上颠倒了世界的本来面貌,因而是与宗教同样谬误的世界观。有的唯心主义本身就是精制了的采取理论形态的宗教教义;有的唯心主义虽然对宗教采取回避的、存疑的甚至反对的态度,但就其理论实质来说仍与宗教相通。唯心主义把人们的认识引入歧途,阻碍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辩证唯物主义毫不含糊地揭露一切唯心主义的荒谬性和反动性,同它进行不调和的斗争。

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方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方法有原则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哲学唯心主义并非仅仅由一两个基本命题构成,而是包含着一系列推理和论断的理论体系。唯心主义的谬误在于把认识过程的某些成分夸大成脱离物质的独立实体;撇开这种夸大,它对这些成分的论述仍然可能具有某些合理因素。唯心主义论证自己的观点时所概括的某些经验材料和科学成果,同唯心主义的解释是有区别的。列宁甚至认为辩证的唯心主义比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辩证的唯物主义,黑格尔的《逻辑学》这部“最唯心”的著作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唯心主义在论证谬误的命题时往往能触及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中某些固有的矛盾,提出某些重大问题。它在同唯物主义斗争时往往能抓住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某些弱点,刺激唯物主义的发展。一种唯心主义批判另一种唯心主义时,往往能提供有利于唯物主义的论据或方法。研究唯心主义失足的途径,可以获得理论思维的教训。而实际存在的某种唯心主义哲学也往往不是以绝对纯粹的形态出现的,其中也可能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因此,辩证唯物主义不是简单地笼统地抛弃唯心主义哲学的一切内容,而是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辩证的批判,具体地揭露其谬误的性质、程度、根源和影响,并利用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因素。这样才能真正不断地战胜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唯心主义,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

参考书目
  1.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1章,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2.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第1、2、3章,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