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卿

浏览

图

王瑶卿,京剧演员,戏曲教育家。原名瑞臻,字稚庭,号菊痴,艺名瑶卿,晚年更名瑶青。祖籍江苏清江,为著名昆曲演员王绚云之长子。生于北京。 9岁(1889)由田宝林开蒙,学青衣。10岁丧父。后在三庆班从崇富贵练武功。12岁(1892)拜谢双寿为师,同时向张芷荃、杜蝶云分别学青衣和刀马旦戏。14岁正式登台,演出《祭塔》。以后又从钱金福、谢双寿深造,打下了旦行文、武、昆、乱的基础。16岁(1896)进福寿班演唱,不久因倒嗓辍演,但努力不懈。曾向时小福、李紫珊(万盏灯)、陈德霖等名家请益。及至嗓音恢复重进福寿班时,已入名演员之列。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戏园大部被毁,戏班解散,王瑶卿常到票房练戏,与名票友红豆馆主(溥侗)等共研艺事,又有长进。22岁(1902)三进福寿班时,不仅青衣、刀马旦兼演,并对《儿女英雄传》、《雁门关》、《混元盒》等本戏作了革新尝试。同年秋被选为昇平署外学民籍学生,常与谭鑫培杨小楼合演,颇为谭鑫培所器重。1906年入同庆班与谭鑫培长期合作。他们所演的《汾河湾》、《南天门》(见彩图)、《牧羊圈》、《金水桥》、《珠簾寨》等剧,珠联璧合,名重一时,这是他演技突飞猛进的时期。1909年,他自己挑班演出于丹桂园,重排和新编了《五彩舆》、《十三妹》、《琵琶缘》、《福寿镜》、《穆天王》、《荀灌娘》、《棋盘山》、《金猛关》、《木兰从军》、《万里缘》、《庚娘传》等剧。在这些戏中充分发挥了他的创造才能,改变了以往京剧舞台上以生行领衔的局面,形成了独树一帜,风格清新的“王派”。由于他艺术上的革新精神,时人把他同谭鑫培并称为“梨园汤武”。

谭鑫培、王瑶卿(京剧《南天门》曹福、曹玉莲)

王瑶卿在表演上能博采众长,承前启后,上承梅巧玲、余紫云之衣钵,下开梅兰芳、程砚秋之端绪。他吸取前辈艺人优点,打破行当限制,兼取青衣、刀马、闺门、花旦和昆曲旦行各功之长,对唱、念、做、打都进行了新的创造,丰富了京剧旦行的艺术手段。戏曲理论家徐凌霄誉为“非青衣、非花旦,卓然自成一宗”,改变了以往旦脚表演中唱、念、做、打只攻一端的旧规,为京剧旦脚艺术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

王瑶卿的唱功明丽刚健、遒劲爽脆,并善创新腔,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尤以〔西皮〕见长,所唱〔快板〕最显功力。在做功身段方面,善于运用步法和水袖技巧表达人物,《长坂坡》“跑箭”的圆场,《武家坡》“跑坡”的下场,以及《福寿镜》“惊疯”的舞袖等,皆有独到之处。演刀马戏,则靠功娴熟工稳,身手准确干净。对服饰、妆扮和砌末、把子等也颇多改进,并率先废除了踩。

王瑶卿在表演上的突出之处,是能从生活出发,以人物的性格、身份、思想、感情为依据。他念的韵白能突破旧规,自然而生动;念京白既合乎京剧规律,又接近于生活语言,富有生活气息。他还善于用京白、韵白相间的“风搅雪”念法,以表现特定人物的神韵和风采。演旗装戏描摹宫廷贵妇的声容仪态,细致入微,曲曲传神。他把生活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塑造了许多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嫉恶如仇、见义勇为、明快爽朗的何玉凤(《十三妹》),勇猛多智、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木兰从军》),反抗暴力、宁死不屈的胡阿云(《万里缘》),文武双全的梁红玉(《娘子军》)以及天真活泼、有勇有谋的荀灌娘(《荀灌娘》)等,无不脍炙人口,称盛一时。晚年为《白蛇传》、《柳荫记》、《牛朗织女》设计唱腔,突破了七字句、十字句的格律,有较多的创造。他的艺术创造,丰富了戏曲表演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

王瑶卿46岁(1926)时因“塌中”息影舞台,此后即致力于培养后学的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努力不懈,在戏曲教育方面可称一代宗师。他学识渊博,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因材施教,展其所长。入室弟子数以百计。他的教学方法:一是口传身教,通过说戏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如早期为梅兰芳说《玉堂春》、《长坂坡》,为程砚秋说《六月雪》以及晚年亲授刘秀荣、谢锐青《十三妹》、《珍珠烈火旗》等;二是帮助艺术上比较成熟的演员进行创造,使他们的艺术更加完善,这在四大名旦初编新戏时最为显著。梅兰芳曾说:“我是向他(王)请教过,按他的路子完成他未竟之功的。”对程砚秋,则帮助他避短扬长,创造出了著名的“程腔”。荀慧生、尚小云也受过他不少教益。当学生们在艺术实践中遇到困难时,无论是创造新腔或是舞台处理,都能帮助他们圆满解决。他的教学主张是:在学习内容上要昆乱并学,文武兼备;在学习步骤上要循序渐进,由简入繁;在排演实践中要熟知全剧,兼晓各行;在塑造人物时,要真实自然,形神兼备。

王瑶卿在《汾河湾》中饰柳迎春,谭鑫培饰薛仁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戏曲学校教授、校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52年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他荣誉奖状。

王瑶卿的主要传人,除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之外,尚有荣蝶仙、徐碧云、黄玉麟、朱琴心、赵桐珊、程玉菁、黄咏霓(雪艳琴)、华慧麟、章遏云、王玉蓉、于玉蘅、谢锐青、刘秀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