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

浏览

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舰载机编队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军舰。是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按排水量区分,有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区分,有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区分,有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制海权

设备和布置

航空母舰有供飞机起落的飞行甲板(长180~340米)。飞行甲板上有用于缩短飞机起落滑跑距离的弹射器(2~4座)和阻拦装置,有供飞机进出机库的升降机(1~4部),有飞机加油、挂弹、充电和牵引等设备。岛型舰桥位于飞行甲板的中部右侧。飞行甲板下方有机库(2~4个)。舰上有较完善的通信、导航和指挥控制系统,有保障战斗、工作和人员生活的各种舱室(作战指挥室、操纵室、其他工作舱室、各种机器舱、人员生活舱室),有各种物资贮存舱(弹药舱、燃料舱、淡水舱、食品舱等)。舰体装有甲板装甲和舷装甲,舰体内部有5~10层甲板和15~25道水密横舱壁结构,水线以下有3~5层纵舱壁和多层横舱壁,构成水下防护区(图1)。

图 特点

主要是:

(1)具有巨大的攻击力。现代大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6~9万吨,载飞机70~120架;中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3~6万吨,载飞机数十架。能以30分钟内弹射起飞20多架飞机的出动速度,出动飞机攻击空中、水面、水下和陆上目标。小型航空母舰(有的称为反潜巡洋舰),满载排水量在3万吨以下,载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50架以内。航空母舰还装备有舰舰、舰潜和舰空导弹、水中武器和舰炮等。

(2)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现代航空母舰最大航速30~35节。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续航力达8000~16000海里,核动力航空母舰的续航力达40~70万海里,可连续航行到达世界各海洋活动。基本具有全天候适航能力,遇有12级(蒲福风级)风仍能安全航行。

主要弱点是目标大,易遭敌方攻击。需在多艘巡洋舰、 驱逐舰、 护卫舰等护卫下组成航空母舰编队行动。如发生机械设备失灵,舰体遭到破损而造成横倾大于4°~6°、或纵倾大于2°~3°等情况时,舰载机就不能安全起落。携载有5000吨以上的航空汽油(常规动力航空母舰还有7000吨以上的燃油)和大量弹药,在遭到攻击时,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从而丧失战斗能力或招致更严重的后果。造价昂贵(每艘造价从几亿美元到20多亿美元),建造周期长(一般为5~7年),战时受损补充困难。

简史

1910年11月至1911年1月,美国海军先后在两艘临时铺设有木质跑道(平台)的巡洋舰上进行飞机起飞、降落试验,获得成功(图2)。1917年,英国海军将“暴怒”号巡洋舰改装成航空母舰。1922年,日本海军将新建的“凤翔”号航空母舰编入现役。至 20世纪 30年代,英、美、日、法等国建成了第一批航空母舰。其中大部分是由战列舰、巡洋舰和商船改装的,满载排水量1.2~4万吨,航速15~34节,可载飞机30~90架。这些国家在取得第一批航空母舰建造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入了专门设计和建造航空母舰的阶段。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英各有航空母舰7艘,日本10艘,法国2艘。但当时各国海军仍墨守过去形成的概念,把巨舰大炮视为海战制胜的手段,而把航空母舰视为辅助兵力。

美国海军在巡洋舰上进行飞机起飞试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日等国建造了大量的航空母舰,并在海战中广泛使用航空母舰编队。例如,太平洋战区的袭击珍珠港珊瑚海海战、 中途岛海战、菲律宾海战以及大西洋战区的多次海战,都是以航空母舰编队或航空母舰编队群为舰队主力进行的。它在海战中显示出来的巨大作用,引起了许多参战国海军对“巨舰大炮制胜”传统观念的改变,竞相发展航空母舰,大批新型航空母舰相继建成服役。当时,美国的攻击航空母舰主要是“埃塞克斯”级中型航空母舰(图3),满载排水量3.08万吨,最大航速33节,续航力1.69万海里,可载飞机80架。美国建造的80多艘护航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0.7~1.1万吨,最大航速16~19节,载飞机20~34架。英国的“巨人”级护航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1.85万吨,最大航速23.5节,载飞机35~50架。

美国的航空母舰(“埃塞克斯”级) 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空母舰进入了现代化阶段。原有的航空母舰多数退役,少数加以现代化改装,如装载了喷气式飞机和核武器,采用了斜角飞行甲板、蒸汽弹射器、新型助降装置和阻拦装置等。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建成了一批大型多用途航空母舰,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和“小鹰”级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8万吨左右,最大航速35节,续航力8000海里,载飞机80~105架,能担负攻击、反潜、护航等多种战斗任务。60年代以来,出现了核动力航空母舰,吨位进一步增大,机动性能和现代化程度大为提高。美国建造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和“尼米兹”级,满载排水量9万吨左右,最大航速35节,续航力40~70万海里,载飞机90余架 (见彩图)。50年代中期起,航空母舰装备了导弹,指挥、操纵和武器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6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直升机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1~2万吨,主要用于反潜和垂直登陆。70年代中期,这种航空母舰装载了新出现的垂直/短距起落飞机。 苏联的“基辅”级航空母舰(苏联自称为反潜巡洋舰),具有较强的反潜作战能力,满载排水量3万余吨,航速32节,载直升机30架和“雅克-36”垂直/短距起落飞机16架,装备有舰舰、舰潜、舰空导弹和其他反潜武器(见彩图)。英国于1978年建造的“无敌”级航空母舰(英自称为通长甲板巡洋舰),标准排水量1.95万吨,最大航速28节,载直升机10架和垂直/短距起落飞机5架。8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共有航空母舰30艘左右,其中美国14艘,苏联4艘(另直升机母舰2艘),英国3艘,法国2艘,意大利、印度、巴西、阿根廷、西班牙、澳大利亚各1艘。

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尼米兹”级) 苏联航空母舰(“基辅”级) 发展趋势

美国、苏联都有进一步发展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计划。美国还在继续建造“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苏联正在建造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装载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落飞机,装备导弹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航空母舰将继续发展。大型和中型航空母舰将趋向于核动力化,小型航空母舰除采用燃汽轮机动力装置外,有的也将采用核动力装置。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