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齐,B.

浏览

资料一 图

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1866年2月25日生于阿奎拉城邦的佩斯卡塞罗利,不久即在那不勒斯定居,并在那里度过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他在天主教学校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1883年父母死于地震,克罗齐随叔父迁居罗马,入罗马大学学习。因家境富裕,得能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1947年在那不勒斯建立了“意大利历史研究院”。1952年11月20日于那不勒斯去世。

学术思想

克罗齐继承了维柯、黑格尔和德·桑克蒂斯等人的思想。1903至1944年,他主编《批评》杂志达41年之久,这是当时欧洲影响最大的文艺批评刊物。他发表过反映他整个哲学体系的4部著作:1.《美学,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2.《逻辑学,作为纯粹概念的科学》,3.《实践活动的哲学》,4.《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其中以《美学》影响最大,后来接受批评,写出了《美学要素》,原来的观点略有改变。另外,他还发表了评论当时欧洲许多重要的哲学、历史和文学著作的作品,如《黑格尔哲学中什么还是活的和什么是已死的》、《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维柯》和《阿里奥斯托》等,对他们的主要作品作了详尽的分析。他还写过一部《十九世纪欧洲文学》,论及了席勒、海涅司各特斯丹达尔、巴尔扎克、易卜生、福楼拜、莫泊桑等25位作家。

克罗齐把他的 4部哲学著作统称为“精神哲学”。他把精神活动分为认识和实践两类,认识活动是美学和逻辑学的对象,实践活动是经济和伦理学的对象。

克罗齐的历史观点有两个突出的表现:一是历史唯心主义:把精神活动作为历史过程的决定力量;二是所谓“历史唯今主义”,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如滚雪球,愈滚愈大。现存的历史就包括了过去的全部历史,而且历史事件经现代历史学家分析、判断,已是现代人思想的产物;它不仅是简单地记录史实,而且也为当前的现实需要服务。

克罗齐的全部美学都从一个基本概念出发:直觉即艺术。直觉是认识的起点,是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它所产生的是个别具体事物的意象。例如直觉到红太阳,心中就有了一个红太阳的意象,仿佛这红太阳的意象本身就等于红太阳的存在,是由直觉创造出来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的。

克罗齐认为直觉的功用是给本无形式的情感以形式,使它因成为意象而形象化。如果情感能恰如其分地被意象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就是成功的,而美就是成功的表现。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就是赋形式于物质,也就是艺术。

克罗齐认为直觉本身就已是表现,在心里完成的就已是艺术作品。至于他心里完成的作品“外观”出来,给别人看或给自己以后看,就象灌唱片似的,这种活动只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艺术活动。克罗齐一方面把文学艺术看作人的情感的反映,强调文学艺术有特殊的属性和规律;另一方面,又认为感觉先于观念、行动,否认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艺术概括和作家世界观对创作的指导作用。

克罗齐还发挥了维柯的一个重要观点:语言就是艺术,语言学就是美学,因为语言与艺术都是表现,即都是心灵活动的创造。因此,语言与艺术在本质上就只能是同一的。

克罗齐把艺术活动看作尽人皆有的一种最基本、最普通的活动,认为人人都有几分是艺术家,大艺术家和平常人在这一点上只有量的分别(他们是大艺术家,平常人是小艺术家),没有质的区别(同用直觉)。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是艺术家,那么他们的作品就不能被大部分人所了解和欣赏。过去有些文艺理论家认为只有少数“优选者”才有真正判别美丑的本领,在这一点上,克罗齐继承了维柯的优良传统,抛弃了那种“精神贵族”的观点。与此相联系的是他的创造与欣赏统一的观点。他认为,欣赏者必须既要置身于作者的历史情境,又要结合自己当前的历史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艺术作品。

政治活动

克罗齐在罗马大学学习时,结识了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拉布里奥拉和唯意志主义哲学家乔万尼·詹蒂莱,在他们的影响下,他开始深入研究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1896至1900年,他发表了一系列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问题的文章,后来收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里。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克罗齐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兴趣,但是他始终持反对态度。

克罗齐一生热心参加政治斗争。1910年担任终身参议员。1920至1921年,在乔万尼·乔利蒂内阁中任教育部长。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他拒绝宣誓效忠法西斯政权,被撤去教育部长职务,并被意大利学院除名。他原先的好友詹蒂莱完全站到法西斯一边,发表了《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克罗齐则在1925年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公开与法西斯分子决裂。1926年,他的寓所遭到法西斯暴徒的洗劫。在法西斯统治时期,克罗齐写了《意大利史》和《十九世纪欧洲史》。这两部著作,正如他的 4部“精神哲学”一样,都是从自由主义观点出发的。1934年,他积极活动重建自由党,并担任主席。他是现代西方自由派的一个代表人物。他从自由主义立场出发,反对墨索里尼,反对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他对近代欧洲文化的贡献是在美学方面,他是西方美学界最有影响的作家。

资料二 图

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1866年2月25日生于阿圭拉省佩斯卡塞洛里。在罗马大学学习时期,受A.拉布里奥拉的影响,研究过马克思主义,但很快就离开了马克思主义,而成为它的反对者。他的世界观是在那不勒斯黑格尔学派的影响下形成的。1903~1923年,与意大利另一位新黑格尔主义的著名人物G.金蒂莱共同编辑《评论》杂志。1904年起,担任巴里出版家拉泰尔扎的编辑顾问。通过这两个渠道,他对意大利文化界发生了很大影响,在克服意大利哲学界占支配地位的实证主义的斗争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他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著名代表。1910年当选为参议员。1920~1921年任焦利蒂政府教育部长。1925年发表反对金蒂莱的《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抗议书,随即退出政界。在B.墨索里尼当政和德国占领时期,他在自己的著述中坚持反法西斯立场;1943~1947年领导他所重新创建的自由党, 并于1944年短期担任过部长。 1952年11月20日在那不勒斯逝世。主要哲学著作有《精神哲学》(4卷,1927~1932)和《哲学论丛》(14卷, 1922~1952)。1959和1982年,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和死东西》和《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克罗齐称他的哲学为精神哲学。其主要论点为:决不存在什么似乎不属于精神表现的东西;精神是以不断交替的形式发展的,单纯的自然对精神来说决不存在;除了精神,就没有任何其他现实东西,除了精神哲学,就没有任何其他哲学;只有精神科学才具有价值和意义,精神哲学的完成就是历史哲学,真正的自然科学是不存在的。

克罗齐把精神分为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它们按圆圈方式彼此衔接起来。前者以直觉(艺术)与理智(逻辑)为其从属形态,后者以经济和伦理为其从属形态。他用概念的统一与差别的形而上学原则代替G.W.F.黑格尔的矛盾发展原理,把这些形态联结为一个与美、真、功利和道德相对应的阶梯式序列。他认为,美是精神发展的第一阶段,它以自发的直觉把握具体东西。第二阶段是理智,它以直觉为前提,以逻辑形式把握普遍东西,自觉地形成狭义的认识。与理论活动相对应,作为实践活动的第一形态的经济以追求个别东西,即功利为目的,作为实践活动的第二形态的伦理以把握普遍东西,即精神为宗旨。正象在理论活动中存在着无概念的直觉,而决不存在无直觉的理智一样,在实践活动中虽然存在着无道德的经济行为,但决不存在无经济意义的道德行为。在克罗齐看来,精神的这种阶梯结构揭示了作为各种精神变化形式的历史的系统,因此,哲学的顶点就在于对那体现普遍精神并日趋完善的历史作历史编纂学的研究。

资料三 图

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1866年2月25日生于佩斯卡塞罗利镇,资产阶级家庭出身。1876年入那不勒斯信徒公学读书。1883年因地震父母双亡,寄居于罗马的叔父家中。1886年回到那不勒斯,后去德、法、西、英四国考察,编著《拿破仑的99年革命》等历史著作。1903年创办《批评》杂志。1910年被选为参议员,1920~1921年任G.乔利蒂内阁教育部长。1922年法西斯上台后辞职,专事著书立说。1927与1931年先后出版《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与死东西》和《伦理学与政治》等著作。法西斯垮台后重返政界,1944年以自由党主席身份参加立宪会议,并出任P.巴多利奥最后一届内阁和I.博诺米第一届内阁的不管部长。1952年11月20日在那不勒斯病逝。

克罗齐宣称他的哲学是“绝对历史主义”。强调精神是唯一的实在,历史是精神发展的过程。认为这一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只存在差别而没有矛盾,周而复始,循环不止。克罗齐唯心论的美学观是表现主义的根据之一,在欧美具有广泛影响。主要著作还有《精神哲学》4卷、《哲学论丛》14卷、《美学与政治》、《意大利史》、《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和《十九世纪欧洲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