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工(1870~1947)

浏览

图

中国音乐教育家。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1870年2月14日生于上海,1947年9月5日病逝于上海。幼年在家塾受教。1890年底中秀才。1895年执教于上海约翰书院。1897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4月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启发,在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制作,并编写出第1首乐歌《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1903年2月回国后,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师,创设唱歌课。从1911年起任该校主事(即校长),1922年兼任大学部训育主任,同时受聘于务本女塾、南洋中学、龙门师范和沪学会等处教授乐歌。

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从1904年起,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3集)、《重编学校唱歌集》(6集,1911)和 《民国唱歌集》(4集,1912)。1937年重新修订,精选出歌82首,汇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此外,他还翻译编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一书。

沈心工的乐歌题材较为广泛: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国》等;有直接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美哉中华》等;有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电报》、《纺织》等。他所编乐歌,多数是儿童歌曲。由于他长期担任教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唱歌要求有较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因而善于描写儿童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些事物,使儿童感到亲切。他也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所作歌词浅而不俗,简明易解。他选用曲调比较注意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和儿童特点。如他所编的《体操—兵操》、《赛船》、《竹马》、《铁匠》等乐歌,在学生中广为流传。

由他作曲的乐歌还有:《黄河》、《革命必先格人心》、《军人的枪弹》、《采莲曲》、《今虞琴社社歌》和《辍悼歌》等6首,以《黄河》一曲影响最大,此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真挚感情,黄自在《〈心工唱歌集〉序》中对此歌作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