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

浏览

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确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优经济界限。

产生与发展

技术经济的产生与西方的管理科学和工程经济、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曾先后产生了对工程项目和生产经营决策进行分析计算的一些方法,如可行性研究价值工程等。这一时期,苏联在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项目中也开展了技术经济论证、分析工作,后来又将论证分析方法普遍用于生产企业,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经济静态分析方法。这套方法于50年代传入中国,并应用于重点建设目的论证和生产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5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经济学界认真总结经济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广泛地开展了对经济效果理论及其分析、评价方法的研究。60年代初期,创立了中国的技术经济学。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先后成立了全国的和部门、省、市、自治区的技术经济研究会,在一些大专院校创办了技术经济专业,开设了技术经济学课程。

性质与特点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它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广泛应用数学、电子计算机和各种技术科学进行研究。

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

(1)综合性。它研究的不是纯技术,也不是纯经济,而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选择最佳技术方案

(2)应用性。它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经济建设,包括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生产力的综合论证。

(3)系统性。它把研究的技术问题置于经济建设的大系统之中,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各种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

(4)定量性。它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采用各种数学公式、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评价。

(5)比较性。在研究中采用两种以上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分析比较中选择经济效果最好的方案。

内容与方法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领域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也涉及生产和建设的各个阶段。主要内容包括:

(1)从全国范围看,有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效果、结构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最佳关系问题;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合理转移问题;投资方向、项目选择问题;能源的开源与节流、生产与供应、开发与运输的最优选择问题;技术引进方案的论证问题;外资的利用与偿还、引进前的可行性研究与引进后的经济效果评价问题;技术政策的论证、物资流通方式与渠道的选择问题;等等。

(2)从部门和企业范围看,有厂址选择的论证,企业规模的分析,产品方向的确定,技术设备的选择、使用与更新的分析,原材料路线的选择,新技术、新工艺的经济效果分析,新产品开发的论证与评价,等等。

(3)从生产与建设的各个阶段看,有试验研究、勘测考察、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生产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综合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与评价,等等。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

(1)系统综合。指采用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对技术的研制、应用与发展进行估计。

(2)方案论证。是技术经济普遍采用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套经济效果指标体系对完成同一目标的不同技术方案的计算、分析、比较。

(3)效果分析是通过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对比分析,效益与费用的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原则是效果最大原则。

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评价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

(1)决定型分析评价法。它以直观判断为基础,用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使综合评价定量化,并以得分高低判断其优劣。常用的决定型评价法有评分法、图形表示法、检查表法、实数法、效用评价法等。

(2)经济型分析评价法。它是以经济观点评价技术方案的优劣,以经济效果最大化为准则进行选优。常用的经济型评价法有效果分析法、效益费用比率法、效益费用现值比较法、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法等(见项目经济评价)。

(3)不确定型分析评价法。它主要采用盈亏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等方法,确定可行的技术方案。

(4)比较型分析评价法。它通过对实现同一目标、满足同一技术要求的各种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计算、分析比较、论证评价,选出最优方案。

(5)系统分析法。它是把研究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分析与综合,找出各种可行方案,供决策者选择。分析时应考虑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结合、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6)价值分析法。通过对产品功能成本的分析,在保证产品达到必要功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

(7)可行性分析法。它是对投资决策前进行的预先分析与估计,通过研究比较工程建设项目的不同方案,确定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