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

浏览

俄国著名作家、艺术家Л.Н.托尔斯泰(1828~1910)从地主贵族世界观转变到宗法式农民世界观后的美学专著。1898年完成。基本内容是对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好的艺术、什么是重要的艺术、什么是真正的艺术等问题所作的论述。

该书极力反对 “艺术是美的表现”的定义, 认为“美”不过是使我们感到快适的东西;以“美”的概念为基础的艺术定义,无非是把艺术看作一种娱乐、享受的工具。这种只供上层阶级享受的艺术,根本不是艺术,或者只能是毫无价值的艺术。书中认为,艺术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际的手段之一。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人为了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有意识地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且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等外在标志构成形象传达出来,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人们是根据对生活意义的理解而对艺术作出评价的。宗教意识代表着某一时代和某一社会中优秀的先进的人们对生活的最深刻的理解,因此,宗教是评定人的感情的根据,是鉴别艺术的好坏、真假的标准。现代的好的、真正的艺术有两种类型:

(1)宗教艺术,传达人们对上帝和世人的爱的感情,或者传达违反这种爱时的愤怒的和恐惧的感情。

(2)世界性的艺术,即传达全世界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日常生活中最质朴的感情的艺术。作者把自文艺复兴至19世纪末众多伟大艺术家的大量优秀作品,包括莎士比亚贝多芬以及他自己的,都归于坏艺术之列,仅只少量的才属于上述两种类型的好艺术。

该书发表以后,俄国进步艺术家和评论家对他深刻地批评资产阶级的反人民的艺术,对他反对形式主义、神秘主义和颓废主义,对他为人民性而斗争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也指出了他的片面性。Α.В.卢那察尔斯基说:托尔斯泰“在批判只能给有闲阶级解闷取乐的艺术时,在对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批判中前进的太远,把它连根烧掉了”(《论文学》第 27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Г.В.普列汉诺夫批评托尔斯泰关于艺术只是传达感情的定义,认为艺术也表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