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朝鲜族将领(),率部与日军激战时身负重伤,后因伤势过重牺牲。

浏览

1935年5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朝鲜族将领(),率部与日军激战时身负重伤,后因伤势过重牺牲。

A、邓铁梅

B、李红光

参考答案: B、李红光 解析:

李,韩人大姓,题干有朝鲜族字样,本题答案B的可能性远远大于A。

1、李红光(1910—1935.5.12),1910年生于朝鲜京畿道龙岩郡丹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受压迫受奴役的困苦屈辱和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铸就了李红光反抗日本侵略,执著追求翻身解放的信念。

李红光天资聪慧,他的祖父是个颇通汉学的老人,他在其祖父熏陶之下,学识长进很快,不仅会讲流利的日语,而且能用汉语写文章,凭着他的少年老成,谦恭礼记,赢得了父老们的赞赏。

1925年,因不堪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随父母迁至中国吉林省磐石县。1926年定居于吉林省伊通(今长春市)县流沙咀子屯。

1927年,李红光参加伊通“农民同盟”和“青年同盟”,开始有组织地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接受革命思想,并积级投入到反对日本侵略者和军阀、地主的斗争之中。

1930年,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作出决议“韩国党员应经一定手续加入中国共党”的原则,李红光在伊通县三道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他被选为中共伊(通)双(阳)特别支部组织委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被日寇的铁蹄践踏。东北人民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号召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共磐石中心县委遵照省委指示,成立了武装赤卫队,又叫“打狗队”,李红光任队长。这是党在南满地区领导抗日武装的开始。他率队配合磐石地区的农民运动,开展打击地主、分粮济贫、处治汉奸等工作,并营救被捕的抗日会员、保卫中心县委的安全。

1932年,李红光当选为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委员,“打狗队”改编为游击队,李红光继任队长。同年4月3日、5月1日和5月7日,李红光率领磐石县蛤蚂河子朝鲜、汉等族农民发动反日大暴动。满洲省委代表杨靖宇来磐石将磐石工农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杨靖宇任游击队政委后,将游击队编为3个大队1个教导队。李红光任教导队政委。随同杨靖宇一起活动在磐石、双阳、伊通、桦甸、海龙等地。9月18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成立,杨靖宇任师长兼政治委员,李红光任师参谋长。

1934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李红光任军参谋长兼一师师长。

1935年5月,李红光率所部少年连和五团200多名战士,越过老岭,到本溪、桓仁一带组建骑兵队。当部队行至兴京县老岭时,与日本守备队200多人不期而遇,他立即指挥战士向敌人猛烈开火,双方激战,李红光指挥战士勇敢反击,不幸胸部中弹。5月12日,年仅25岁的朝鲜族抗日英雄李红光因伤势过重,失血太多,在辽宁省新宾县抢救无效而壮烈牺牲,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红光牺牲后,战友们将他的遗体秘密运送至大青沟黑瞎子望的山林里,安葬在一棵核桃树下。

2、邓铁梅,1892年10月—1934年9月28日,生于辽宁省本溪县(今本溪市)磨石峪邓家村,满族人,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第28路军司令,抗日名将、革命烈士

1917年,邓铁梅进入旧警界任职,由下级警士逐步晋升为凤城县公安局长。任职期间,目睹警政积弊,深感旧中国的政治腐败,使民众饱尝困苦,所以他立身处事有一定正义感,为人廉洁奉公,对一般劳苦大众抱有一定同情心。他严令部下不要苛扰百姓,而对于一班鱼肉乡里的土豪劣绅势力则加以限制和打击。邓铁梅对上司不搞阿谀逢迎,不同流合污,1929年秋被撤去凤城县公安局长职务,另调奉天、哈尔滨等地任职。1931年4月,邓铁梅在牡丹江警察分署长的职位上又遭革职,失业后回到奉天。

1934年5月30日深夜,由于叛徒沈廷辅的出卖,邓铁梅在岫岩张家堡遭到敌人逮捕。6月2日,邓铁梅被押往凤城。6月5日又被押往沈阳。邓铁梅被押解到沈阳陆军监狱后,受到了日伪高级官员的“热情”接待。这些人走马灯般地轮流“探望”。有一天,一个日本军官又来到牢房,见邓铁梅正在桌旁练字,走过来装模作样地夸赞了几句。邓铁梅冷冷地说:“今天我不舒服,不愿多讲话。”日本人讨了个没趣,但还是掏出了一把纸扇,厚着脸皮请邓铁梅在上面题几个字留念。邓铁梅冷眼看了看他,接过纸扇,慨然挥毫,写下两行大字:“五尺身躯何足惜,四省(指我国东北地区)失地几时收。”1934年9月28日凌晨5时30分,在百般劝降未果之后,日军将邓铁梅秘密杀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