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读后感5篇1500、1600字

浏览

本文整理了读《数学》有感、走进新课堂数学读后感(1512字)、数学教育教学类读后感(1522字)、数学魔鬼读后感(1546字)、读《我就是数学》有感(1562字)、《数学之美》读后感(1645字)等1500字、16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5篇,供您参阅。

走进新课堂数学读后感_1512字

读了《教师如何走进新课堂》后,感觉到长期以来,教学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应试的学科教学,影响了学生终身发展基本素质的养成;教学方式选择不当,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学生经验脱节没有充分反映物理学对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的体现不足。因此对新课堂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对教师角色如何转变和教师为何踩不上点儿印象最深。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要改变教师之间彼此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和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实验员、图书馆员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进去,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去想,而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对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课改专家认为,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理解为教师教的材料,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不在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的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的多。课改专家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者,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教师能否放下尊严和架子,能否从讲台上走下来,能否与学生做朋友,这个变化其实是很艰难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学生在某一个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可以从实践活动中活化掌握等等。在探究中学习,教师要创造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德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

读了这本书后,我放下了架子,转变了角色,感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因此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成语相辅相成: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如:清·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二派所用手段虽有不同,然何尝不相辅相成。”又如: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成语丰富多彩:采:通“彩”,颜色,花色。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形式多样。如:秦牧《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而在具体主题、内容、体裁、手法上,却完全可以是丰富多采的。”又如:春节期间的文艺节目丰富多彩。

数学教育教学类读后感_1522字

最近我拜读了《数学教学的激情与智慧》这本书。看完之后,让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学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做为一名老师,这本书对我的启发非常大,通过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学是需要激情与智慧并存的,根据书中举的许多教学的案例,我也试着教学生,效果相当好,尤其是互动的部分,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智慧。因此我将我的感受做如下概论:

一、让学生动,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抓住学生们好动、好奇、求知欲强的心理特征,加以适当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实际生活情景之中,让我们的数学问题具有生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书中运用的通过讲精彩故事、故布疑阵、运用幽默等。“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创造出适合学生思想实际、紧紧围绕教学中心而又富有感染力的问题情境。

2、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学生们的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让他们在动中学,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本书中《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课例与评析》中,采用了“拼图游戏”“折纸游戏”来加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辨认能力。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这些图形的特征进行比较的过程。既有独立思考的快乐,也有合作学习的愉快,真是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生命美。

3、根据数学教具直观性的特点,引发学生好奇、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数学教具的直观印象,常常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有助于他们理解、掌握有关知识。

二、让学生想,培养创新思维

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数学史上的“费马猜想”、“欧拉猜想”、“非欧几何”等,不知曾激发了多少数学家的创新热情!在生命化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对学生的大胆猜想给予鼓励,学会赏识,爱护学生的独特思考。要知道,学生猜想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形成这种意识与习惯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联想。联想是创新思维的翅膀,让学生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入手,采用由此及彼、化生为热、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部分为整体的思维方法。把一个未知的问题转化到已知的问题。联想是从一个数学问题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即寻找一个我们熟悉的相似问题或者找到与题目接近的原理、方法,变通运用这些知识,从而使问题获解的过程。学生们通过联想——转化——解决的学习过程,既培养了创新思维,又深刻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之美、成功之乐。

三、让学生“炫”,增强创新意识

学生们都爱表现,希望在学习上能得到别人的关注、肯定、赞赏,但苦于没有这样的机会,于是,我们就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来让他们“炫”起来。让学生们“炫”,炫出他们独具个性的风采,让他们在“炫”的体验中增强创新意识,加深对数学之美的感受。

要放手让学生“炫”。教师要解放思想,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潜能是令人难以估量的。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已出题,编题考考其他同学,其他同学有疑问的或不懂的还可以举手向“小老师”请教,学生们在出题、答题中既肯定了自己,又得到了同伴的赞赏,他们就会学得更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同时在出题、答题的过程中,他们也巩固了知识本身的内容,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对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生命意义之所在也就更有自己的心得。

通过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面旗帜,要让生命教育落实在学校生活之中,落实在课堂之中,就需要创造生命化的课堂、生命化的校园。在教学中老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课堂。

成语意想不到:料想不到,没有料到。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然下顾,真是意想不到。”又如:我走进房间,看见意想不到的景象。——叶圣陶《小妹妹》

成语化整为零: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如: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上海成为孤岛之后,他们化整为零,装着难民的孩子逃了出来。”又如:一般地说来,游击队当分散使用,即所谓‘化整为零’时。——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四章

数学魔鬼读后感_1546字

我们多数人脑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偏见:数学,似乎只属于少部分从事专门研究的人,它从来就和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无关,是比哲学或许更加无用的学问。这一偏见并非空穴来风,它一方面有着深厚的实用论基础,另一方面,也因为办学机制、学科设置和教学现状而得到多数人的普遍赞同。在学习生涯中,我们被人为灌输进一整套数学的概念、公理和运算规则;我们被告知,数学界的一切都是“显而易见”、“自然而然的”,你只需服从和运用。

但是,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魔鬼数学》的作者乔丹·艾伦伯格(Jordan Ellenberg)坦言,“数学并没有完全定型”,即使是中学教育中的几何和代数,这些最基本的内容,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争论和互诘的过程,而不是“显而易见”、“约定俗成的”。不幸的是,“在编写教材时,所有这些努力与喧嚣都被小心翼翼地摒弃了”。数学,不仅包括攥写在教材上的知识,还包括执着的探索真理的精神,一种基于人类理性的大胆怀疑。而现今,数学日益教材化,远离了数学萌芽、成长、发展和成熟的鲜活历史。这一过程,尽管有利于我们花费最少的精力来习得数学史上的伟大成果,但却使得“数学”这一概念被严重狭隘化了。

在我们的理解中,数学在更多情形下被视为一种专门学问,而不是一种人人可以掌握的理性思维能力。伴随着人类的产生,感性思维的能力即获得了正当地位。然而,理性思维能力的产生、发展和掌握却要晚得多。西方理性思维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主要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他在《理想国》中提出,现象界是虚假的,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他的学说被称为“理念论”,为西方哲学和具体科学(如数学)寻找现象界背后永恒不变的真实提供了理论根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数学依附于哲学,被视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是理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尽管18世纪前后,随着自然科学的突破,数学逐渐脱离哲学,但数学对个人理性思维能力的注重态度和塑造作用,依旧一以贯之,不可替代。

就艾伦伯格看来,数学是“常识的衍生物”,它对于理性思维的建立和逻辑分析意义重大。同时,数学中包含着“令人窒息的美感”。即使是从狭隘的工具论角度来看,数学的用处也远大于我们所预期。数学并不局限于“纯粹事实”,而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常备工具”,“应用得当”,可以避免犯错。例如,我们先天带有线性思维,但数学则彰显了非线性思维的普遍性和在公共事务中的有效运用。再如,小概率事件不等于不可能事件,数学分析下的赌徒心理对个人的危害无处遁形。又如,尽管一物品的期望价值远远高于售价,但拥有其所产生的意义因人而异,不可一味从之。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学也代表一种怀疑精神。它源于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同时加入了基于逻辑和理性的细致思考。生活中,两起看似毫无联系的事件,很可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即使相关性很小,也不意味着丝毫没有任何联系。拿父母和子女的身高差异来说,这看似寻常普遍的背后,除了生物性的遗传定律在起作用,随机性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无疑是对完全的基因决定论的反拨。

《魔鬼数学》一书,是近些年来我阅读过的数学普及作品中最为生动有趣的一本,内容翔实丰富,但又不以纯粹的理论霸权胁迫读者,而是寓数学真知于具体事例,两相验证,既给人以知识上的补充,又给人以感情上的愉悦。四十多万字的篇幅,有条理地划为“线性”、“推理”、“期望值”、“回归”和“存在”五大部分,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在《魔鬼数学》中,我所读出的艾伦伯格,不是板着脸的专家学者,而是可亲可感的旅途友人。他行文流畅,诙谐幽默,数学史上的掌故和现今世界的有趣现象,全都信手拈来,带领读者在数学和生活的交叉面上,经历一次欢欣满足的精神之旅。而旅途即将结束时,除了获得生活的智慧和勇气,我们毫无倦怠。

成语根深蒂固:根深蒂固[gēn shēn dì gù],意指“根深蒂固”之“蒂”,典源作“蔕”,音义同。比喻根基坚固,不可动摇。语本《老子·第五九章》。[源]《老子·第五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蔕、长生久视之道。[典故]“根深蒂固”原作“深根固蔕”。比喻根基坚固,不可动摇。这句成语出自《老子·第五九章》。老子认为:修身养性,最好的方法莫过於爱惜精神和智识而不耗散,将天早就赋与的德,再不断加以累积。德越积越厚,就没有事不能克服。事事都能克服,就无法测度他的极限,力量大到无法测量,就可以治理国家。掌握治国的根本,就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这就是将根札深,稳固基础,持久长生的道理。後来“根深蒂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根基坚固,不可动摇。出现“根深蒂固”的书证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他们做得兴头的,都是有根基,有脚力,亲戚满朝,党羽四布,方能够根深蒂固。”

成语必不可少:绝对需要,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如: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判死刑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又如:食品是人人必不可少的。

读《我就是数学》有感_1562字

文/黄招团

《我就是数学》这本书是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写得一本教育随笔,分为六部分“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生活感悟”。每一篇随笔真实且实用,如同华老师就坐在我的对面娓娓道来,读后深深被华老师的幽默、干练、善于思考、喜欢钻研所吸引,现将我的读书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尽你的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

书的开始引用了艾森豪威尔年轻时候和家人玩牌的故事,华老师认为所谓的差牌,其实就是考量我们眼力和心力的“金牌”,能把差牌打好,才是最大的成功。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难堪的、不如意的事,华老师是怎么做的呢?他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例子为我们讲述了自己化尴尬为有用的教育资源,因脑袋磕破需要戴着帽子上课,他把自己戴帽子和要学的小括号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巧妙的结合起来,磕破的脑袋和一顶帽子成了一件难得的“教具”,把尴尬的事变成了有趣的资源,课上得让学生恍然大悟。这样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靠他认真的思索换来的,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关键是发现那种联系,功夫没有错用的,你以为劳而不获,实际上在潜意识中我们已经获得了无形的效果。纵观全书,华老师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在用心、尽力的思考,认真对待,及时反思,从尴尬中思考,从错误中思考,去寻求最精彩的课堂,金点子并不是专属于一个人,它是在坚持不懈的思考和付出后的收获。

二、自己的教学,除了知识,还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

华老师不仅注重精彩的课堂,更注重敬畏童心,思考自己的课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他认为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他不怕“质疑”并感谢“质疑”,会因为学生一句质疑的话,在课后及时反思,查阅大量的资料,给孩子们更好的成长引领方向,同时也给自己“储蓄”了新的“发现”和进步。他的课不只是死板的教知识,更引导学生玩数学、做数学,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欣赏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让数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枯燥的课堂变成“会飞”的课堂,点燃学生生命的火焰,保护孩子们会“飞”的能力,带领学生一起飞。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只是成绩,还要有心态、有思维方式、有行为习惯,如果我们在设计教学和课堂教学中,想一想,问一问:自己的教学除了知识,还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这样教出来的孩子,还会是呆板、麻木,只会做题,不会思考的人吗?这样的课堂带给我们的还会是止步不前吗?

三、感悟生活,品位幸福人生

人生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想象中,华老师这样的特级教师,应该是忙碌到脑海中只有课例教学,没有生活。其实不然,他更是一个懂得生活、感恩、不懈追求的人。他感恩恩师,不忘对自己的点滴帮助;感恩孩子,会不忘细节的给学生说谢谢,感恩生活中的质疑带给自己的点滴帮助,更感谢自己的不放弃,带给自己的进步。化老师从一个不成熟的小学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源于自己不懈的追求,他把对生活的感悟带到教学中,不仅教给孩子们知识,更影响孩子们去感悟生活,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做人的道理,品位幸福的人生。南北都是路,风景不一样,连大师尚且如此,我们对待生活,是否也应该多一份从容、豁达和大度?做一个热爱生活、心向阳光的人,做一个春风拂面的人,影响身边的亲人、朋友、孩子,去感悟生活中幸福的点点滴滴。

华老师不仅课上的让人流连忘返舍不得下课,随笔也写得真诚亲切让人舍不得放下,书读完了不是结束,比读书更重要的是把华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精髓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最后想用一首诗《断章》来结尾: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来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愿我们创造风景的人,更是看风景的人,我们的教学,圆了孩子们的梦,也圆了我们的梦。

成语点点滴滴:一点一滴,形容数量非常少。如: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眼光四射,口中流出涎来,点点滴滴,滴在水内。”又如:学习要靠点点滴滴地积累。

成语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如:《清史稿·刘体重传》:“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州。”又如:这些都证明我们对于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革命政策来进行抗日战争的这种方针,是坚持不懈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数学之美》读后感_1645字

《数学之美》,一个从事多年工作的谷歌研究员眼中的数学。令我大饱眼福的是,大学里面的数学知识竟能如此广泛运用到了计算机行业中。

在语音识别、翻译,还有密码学领域,有着许多基于概率统计的模型和思想。当然,贝叶斯公式是基础,应用到隐含马尔科夫链模型,神经网络模型。

在搜索中,一些相关性的计算,无不用到了概率的知识。在新闻分类中,用到了一些有关矩阵特征值、相似对角化的知识。当然,在图像处理方面,矩阵变换可谓是无处不在。另外,在识别方面,有一些通信模型,涉及到了信道、误码率、信息熵。

最近刚开学也没什么事,所以就想随便找几本书看一下,但最好别是那种太艰深晦涩的书。8月份一直到现在,吴军写的这本12年5月出版的《数学之美》一直盘踞京东、亚马逊等各大网上商城科技类图书的榜首,当然,还有早些时候出版的《浪潮之巅》也排在很靠前的位置。心想市场的力量应该能帮我挑出好书吧,于是就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来,一直到今天晚上把它给看完了。

因此想写一点东西来总结、反思一下,反正刚开完班会也没什么事干。

写在前面的建议:如果你不讨厌数学的话,强烈推荐这本书,网上也可以下到电子版,不过阅读感觉上还是很不一样的。

废话就不多说了,《数学之美》其实是一本科普类的读物,所面向的是接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完全不需要在特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就可以看懂,大概懂一点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组合数学、信息论、计算机算法、模式识别最好(虽然列举了这么多,其实有些不懂也没关系……),所以尤其适合信科的人看。内容大部分是和人工智能、计算机相关的,这并非我所学的专业,但作者比较擅长将看似复杂的原理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可读性还是很好的。

吴军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之前任职于Google,后来到了腾讯,这些文章都是发表在Google黑板报上的,后来经过了重写,所以网上下载的和书本内容有所差异。由于吴军本人是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的,所以统计语言模型的东西可能会多一点,不过我觉得这丝毫不妨碍全书数学之美的展现……感觉收获还是挺多的,知识上的有一些,但更多还是思维方式上的。作者举了很多例子试图让人明白很多看似复杂的高科技背后,基本原理其实是出乎意料简单的(当然,必须承认第一个想到这些方法的人还是非常了不起的……)。比如高准确率的机器翻译,看上去好像是计算机能够理解各国语言,隐藏在背后的却是很多具有大学理科学历的人都非常清楚的统计模型和概率模型;再比如拼音输入法的数学原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缩短平均编码长度,比如曾经流行一时的五笔输入法,而现今真正实用的输入法却是有很多信息冗余、编码长度比较长的拼音输入法,作者从信息论和市场的角度做了简单的阐述;又比如新闻的自动分类,许多非IT领域的人可能会认为计算机可以读懂新闻并进行分类,而实际上只是特征向量的抽取、多维空间中向量夹角的计算,非常非常简单,但凡学过一点线性代数的人绝对是一看就懂的……当然,完美的实现还需要考虑很多细节和现实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这本书所关注的地方,数学之美在于其简洁而不是繁琐。

除了对于具体信息技术的剖析之外,作者还花了很大篇幅来讲一些杰出人士的成长过程,特别是把这些人的成长经历和中国学生的成长经历作对比。虽然作者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多少流露出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以及很多中国企业的批评,一是教育的功利性,缺乏宽松的独立思考的环境,即使学了一堆理论也难有用武之地,自然也就缺乏创新性的成果;二是中国企业的短视,大部分都不舍得在新框架开发上投资,而是坐享学术界和国外企业的研究成果。

总结一下呢,《数学之美》事实上不能带给你编程能力的提升,也没法让人的数学水平有显着的提升,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让你跳出教科书式的繁琐细节的束缚,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思考信息世界背后的数学引擎的运行原理,让人明白看似很高级、复杂的东西背后其实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复杂,而我们所学的“枯燥”的数学真的可以“四两拨千斤”,改变亿万人的生活。

成语出乎意料:指出人意料。如: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又如:老朋友劝他出去一下调理也好,出乎意料的是学校竟然不准。——吴晗《清华杂议》

成语出人意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如:《南史·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新义,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又如:才貌却相当,缘合未堪奇赏,出人意料,在那错联鸾凰。——明·无名氏《赠书记·奉诏团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