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读后感4篇500、600、800、900字

浏览

搜集整理了读《十面埋伏》有感、观今日说法《十面埋伏》有感(507字)、《十面埋伏》读后感(581字)等500字、600字、800字、9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4篇,供您参阅。

观今日说法《十面埋伏》有感_507字

本节目通过展示多个案例,生动地提醒人们春运时应怎样防范小偷。

首先,上车前,当人们在火车站候车的时候,要把自己的行李放在视线范围内。如:正前方。其次,不要随便和陌生人搭讪,亲自买票,不泄漏银行卡密码,不把财产物品交给陌生人看管。如有人告诉你车晚点了,要小心骗局,即时询问保安、民警或工作人员;当人们在买票后过安检通道时,切忌把包背在身后。当你在候车或饭店就餐时,也切忌粗心大意、背对行李、过于投入地聊天。

其次,在火车上,人们睡觉时是最易丢失物品行李的时候。睡觉时应把贵重物品压在身下,切忌放在显眼位置或部分露出,给小偷可乘之机。当周围人员较多时,就要提防小偷的掏包,甚至割包行为。另外,贵重物品更不能放在行李架上。

最后,下车后。当人们走出车站后,要小心接站骗局,若有人来接记得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当自己被周围一些人莫名地围住时,更要注意自己的财物保护,并趁机迅速离开。

总之,春运期间,大家要处处小心。任何时候都要把钱、卡等贵重物品放在背包深处或衣服领口旁。尽管周围“四面埋伏”,小偷盗术高超,骗子骗术绝伦,但我们也不必过于害怕和担心,毕竟邪不压正,“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也许便衣民警就在你身边。

成语邪不压正:邪:邪气,指不正派的人或事;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如:唐·韦洵《刘宾客嘉话录》:“此邪法也,臣闻邪不干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又如:真是邪不压正,我们终于胜利了。

成语粗心大意:粗:粗蔬。指做事马虎,不细心。如:宋·朱熹《朱子语类·学四》:“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终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又如: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十面埋伏》读后感_581字

用了整整一个晚上加半个白天,才把这本长达630页《十面埋伏》(张平着)读完。在阅读期间,热血在身体内一次次地沸腾,泪水一次次地冲击着眼眶。当最终结局是正义战胜邪恶,大小腐败分子无一漏网,不禁为之鹊跃,而结尾处那长长一串牺牲者的名单列出时,所有的感觉就只剩下两个字“悲壮”。

如果没有刚直不阿的省厅厅长苏禹果断指挥,没有清正廉明的省委书记肖振邦的全力支持,那么事情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更有甚者,如果这些大权在握的人(只要有一人就足够改变这较量)已经堕入对方的黑洞成为保护伞,那么这事情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结局,以何波为代表的那一群人的命运又会是怎么样?想到此,不禁陷入茫然,不,是可怕……很可怕,倘若上述的设想成为现实,那就是非常非常的可怕。他们只会象垓下之战中被四面楚歌围困的项羽,陷入汉军的十面埋伏,最后只有全军覆灭的命运。这样看来,他们是多么多么的幸运,就算流淌再多的热血,付出再大的牺牲,都值得。

作者张平在《十面埋伏》后记中写道:“面对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人民的艰苦卓绝;面对着泥沙俱下,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一个有良知的作家,首先想到的也只能是责任,其次才可能是别的什么……我想我不会放弃自己的这种选择,至少眼前还不会放弃。即使自己身陷雷区,遭遇十面埋伏,那也九死而不悔。”好一个九死而不悔,这有这样的书,才能净化你的灵魂,升腾起你内心深处的火焰。

成语刚直不阿: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如: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又如:您是那样满怀激情地给我讲汉朝的范滂如何刚直不阿,挺身就险……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成语人欲横流:人欲:人的欲望嗜好;横流:泛滥的意思。指社会风气败坏,人们放纵情欲,不顾道德正义。如:宋·陆九渊《语录》上:“后世人主不知学,人欲横流,安知天位非人君所可得而私?”又如:积疲若反极,反使人欲横流,一发而不可止。(清·谭嗣同仁学》第二十二章)

《十面埋伏》读后感_826字

读张平的长篇小说《十面埋伏》真正让我震撼还不是小说本身(当然,小说也不错),而是他写在《后记》里面的这段话:

“写这种现实题材的作品,真正劳心劳力的其实是作品以外的一些东西。对于作家来说,如果你选择了直面现实,直面社会,那就犹如陷入雷区,遭遇十面埋伏一样。我曾听作家蒋子龙说过,他去一个地方采访,人还没到,就已经接到许多电话,你是不是要写那个地方?是不是要写那个地方某某人某某事?劝说的,提醒的,暗示的,甚至还有要挟的,恐吓的,告状的,简直能让你瞠目结舌,其实像这样的事情,自己也不知遇到过多少次。你想采访到一点儿真实的东西,实在太难太难。等你采访了,写出来了,各种各样对号入座的就叉来了。明的,暗的,让你防不胜防。拍摄电影《天网》时,由于恐吓电话太多,当时作为全国人大常委的谢铁骊导演,竟也不得不请太原市公安局派警察在现场进行保护。拍摄电视剧《抉择》时,曾拍摄过《孔繁森》的导演陈国星,竟然在很长时间里找不到一家愿意接受他们进行实地拍摄的工厂。其实这也还在其次,最要命的是,你还得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危险。圈外处处有雷区。圈内又时时有冷箭。圈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圈子,善意的告诫,真诚的批评,也有令人不可思议的冷漠和不屑,让你不寒而粟的常常是这样一些话:急功近利;艺术性太差;这样的东西,能算是文学?”

上面这段话里所说的内容特别像是在讲许久、许久以前的事。我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在许久、许久以前的社会就是这样。是过去又回来了?还是新生的现象?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不是一个文明、开放社会的正常表现(也许我们还算不上是文明社会,要不中央总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呢,建成了就不必建设了)。

看了这段话,我真的挺佩服这些作家、编剧和导演们的,他们要想写点儿好的、真实的东西真是不易,他们面临的才是真正的“身陷重围”、“十面埋伏”。而且,欲要从这上、下、左、右、前、后的“十面埋伏”中突出来还着实艰难,估计哪一个都得落得个遍体鳞伤,九死一生。

成语防不胜防:防:防备;胜:尽。形容防备不过来。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七回:“这种小人,真是防不胜防。”又如:叭儿之类,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确是口是心非的所谓“战友”,因为防不胜防。——鲁迅《致杨霁云信》

成语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如:清·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又如:经过这十多天的轰炸,广州是遍体鳞伤了。——夏衍《广州在轰炸中》

《十面埋伏》读后感_915字

上午到下午3:30,我一气读完了张平的《十面埋伏》,704页书,552千字。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希望从今日起,每读完一本书就写一篇读后感,既锻炼自己的思维,又可以表达对作者的敬意,若谈对后读者有所裨益,则为不自量力,自我吹嘘吧?

记得在多年以前的《青岛日报》上,有一篇介绍本书的文章,引起自己的阅读兴趣。这次同事刘政在图书馆借阅了本书,我便揩油先睹为快了。

感想之一:情节推进紧凑,让人开卷后不忍释卷,从侦查员罗维民偶然介入王国炎的讯问开始,书在手中,脑海中却镜头连现,犹如在观看电视连续剧一般,不自觉而深入其中。

感想之二:正面人物夹缝中出场,令人唏嘘感动。剧中的正面人物发现腐败线索后紧追不舍,但阻力非常之大,似乎难以推进。但在山重水复中总有普通人物挺身而出,维护正义,不怕牺牲,虽是文学作品,但仍令我感动。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正是由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坚守着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使得我们感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充满希望。

感想之三:原罪的辩护。在书的尾声,王国炎讲,用权力进行的原始积累比他们用暴力进行的原始积累危害性更大,更该杀。这个观点我感到有些吃惊。其实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原始积累的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在“天理与人欲”的交战中,道德与金钱的选择变得复杂起来,但不违法而取钱,是正常人的理性选择。当人们的金钱达到一定量之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暴力的原始积累似乎不可原谅。因为他们触犯了法律,伤害了公民的切身利益,与刘邦的“约法三章”背道而驰,“是可忍,孰不可忍?”。而对权力的原始积累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因为老百姓还要看公权的政绩如何,当公权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切身利益时,人们也会团结起来发出吼声。

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限制是大势所趋,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因为进口的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是充满欲望的动物;国产的孟子的观点,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所以道路是曲折的。培根讲“伟大的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我愿意选择做一名理想主义者,相信我们及我们的后代有智慧、有能力,设计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成语山重水复: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如: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如:其或为山重水复,幽径相通,明月青松,清冷欲绝也。——清·戴名世《〈意园制义〉自序》

成语思而不学则殆: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如:《论语·为政》:“学而不轴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