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的历史沿革

浏览

悉尼城市译名

悉尼的传统中文译名是「雪梨」,此译名是台湾的官方译名,和香港、澳门通用的译名,也是澳大利亚本地华人社区及媒体,和其他国家的华人社区及媒体通用的译名。中国大陆的官方中文译名则是「悉尼」,在香港、澳门移交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也变成香港、澳门的官方译名(虽然此两地仍通用传统译名)。过去,不论来源何地,移民至澳洲的华人一般都“入乡随俗”的使用「雪梨」。但是,由于来自中国大陆的访客乃至移民逐渐不愿使用当地的通用用法,使得「悉尼」的用法越发常见,当地政府机构在简体出版物中也大多使用「悉尼」,但仍有华文媒体使用「雪梨」。

悉尼历史发展

根据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澳大利亚原住民在悉尼地区居住已至少有三万年历史。在1787年英国人抵达之前,当地尚住着4000-8000个来自超过29个部落的原住民。悉尼地区流行着三种不同的部落语言,分别是塔鲁尔语(Darug),塔尔瓦斯语(Dharawal)和顾林凯语(Guringai)。这些部落拥有各自的领土,因此领土的选址决定了资源的多寡。虽然在后来都市化的过程中大部分的部落遗址(如贝冢)被摧毁,但悉尼几个地点仍保存有石刻。

自1770年英国海军上尉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发现了悉尼的植物学湾(Botany Bay)后,欧洲随之对澳大利亚产生了兴趣。在英国政府的命令下,英国第一舰队船长亚瑟·菲利浦(Arthur Phillip)1788年于杰克森港(Port Jackson)的悉尼湾建立了罪犯流放地。同年2月7日,他以时任英国内政大臣汤马斯·汤森,悉尼勋爵(Thomas Townshend,Lord Sydney)之名来命名该地,以褒奖他建立该流放地所作出的贡献。

1789年4月,一场疾病,据信是天花,夺去悉尼不少原住民的生命;保守估计,500-1000个原住民死于布罗肯湾(Broken Bay)和植物学湾之间的地区,顾林凯和塔鲁尔两族亦受到感染。同时,英国的殖民遇到顽强的阻力,当中尤以勇士领袖Pemulwuy为首,在植物学湾附近的地区发动抗争最为著名;霍克斯堡河(Hawkesbury River)附近也时常爆发冲突。至1820年为止,悉尼地区只剩下数百个原住民。麦觉理总督(Governor Macquarie)则进一步把原住民“开化、基督教化及教化”,使他们离开部落。

1796年,在麦觉理任新南威尔士州总督期间,悉尼有初步的发展。囚犯建筑了道路、桥梁、码头和公共建筑。至1822年以前,城内已有银行、市场、完善的大道及制度化的警察机构。

1830-40年代是悉尼的城市发展(如首批城区的发展)阶段。船只开始从不列颠群岛接载希望在新国家开展新生活的移民,悉尼因此进入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海军利用小型潜水艇偷袭悉尼港。

首次的淘金热始于1851年,悉尼的港口涌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潮。19世纪末,随着蒸气动力电车和铁路系统的问世,城区的发展更加迅速。由于工业化所带来的便捷,使悉尼人口迅速膨胀,在20世纪前夕,悉尼的人口已经超过100万。

1932年悉尼港湾大桥的落成,可说是该时期的重大纪事之一。

20世纪的时候,悉尼继续扩展,涌入了欧洲与(后期的)亚洲的新移民,为其加添高度的国际魅力。悉尼人大部分的祖先来自英国和爱尔兰。其余移民有意大利人、希腊人、犹太人黎巴嫩人、南非人、南亚人(包括印度人、斯里兰卡人和巴基斯坦人)、苏丹人、土耳其人、马其顿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南美人(巴西人智利人阿根廷人)、美国人、东欧人(捷克人、波兰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匈牙利人)以及东亚人(包括华人、韩国人和越南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