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切的帕梅拉尔

浏览

埃尔切的帕梅拉尔巴伦西亚自治区,是欧洲大陆唯一幸存的阿拉伯式农业区,2000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埃尔切的帕梅拉尔和穆斯林城市埃尔切于公元10世纪末期同时开始修建,当时伊比利亚半岛主要由阿拉伯人统治着。帕梅拉尔就如同沙漠中的一个绿洲,在当地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进行农业生产的奇迹。这里同时也是欧洲大陆上阿拉伯人农业生产独一无二的范例。埃尔切种植枣椰树的历史相当久远,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的伊比利亚时代就开始了。

埃尔切种植枣椰树的历史相当久远 欧洲最大的海枣林

埃尔切,位于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阿利坎特省,面积326.1平方公里,人口247,163(2003年)。近地中海,比纳洛波河畔,是瓦伦西亚自治区第三大城市,以皮革制品为传统产业。公元前五世纪已负盛名,为伊比利亚艺术的代表地。第一批居民为伊比利亚人,后来受腓尼基人、古希腊人、罗马人的统治。西哥特人建立了教区。穆斯林统治下城市衰落了,直到1264年基督徒回到埃尔切。18世纪开始兴盛,到了19世纪在铁路与工业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制鞋业是埃尔切的支柱产业,因此埃尔切有西班牙“鞋都”之称。

来到西班牙小城埃尔切,海枣树的身影无处不在,小城内外有大片的海枣林,据说有20万到30万株,除在街道两旁、街心花园、私人庭院里种植外,大部分集中成片,形成海枣园。漫步埃尔切,有时甚至分不清是身在林中还是身在城中,城市与海枣交相掩映。

城市与海枣交相掩映

海枣树是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在2000至3000年前从西亚和北非带来的。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来到伊比利亚半岛。在出土的罗马人烧制的陶器上,就有海枣树的图案。但把海枣培育成林,把一片干旱的不毛之地变成富饶绿洲的,则是8世纪初来到西班牙的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来自干旱的北非。他们擅长用水,堪称变荒漠为绿洲的专家。他们将建设绿洲的技术运用于埃尔切,开发了大片海枣园。经过一代代的精心呵护,埃尔切的海枣园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为欧洲最大的海枣林。

欧洲大陆唯一幸存的阿拉伯式农业区

埃尔切是西班牙东南部的一座沿海城市。该城的帕梅拉尔是一个具有北非特色的农业区。“帕梅拉尔”意为长满椰枣的地方。古代的腓尼基人、罗马人曾在这里居住。摩尔人占领后,曾在帕梅拉尔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至今帕梅拉尔是欧洲大陆唯一幸存的阿拉伯式农业区,中世纪建造的灌溉系统目前仍在运行。

处处充满了椰枣风情

埃尔切就像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人们在当地十分贫瘠的土地上孕育了农业的奇迹,开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埃尔切种植椰枣的历史更是十分的久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在埃尔切的帕梅拉尔至今仍有阿拉伯式农业区和中世纪的灌溉系统在运行着,十分有历史韵味,处处充满了椰枣风情。这里的埃尔切姆宫室一处空置的皇家宅邸,在1995年重建后,在1999年对外开放,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古色古香的建筑在椰枣树的衬托下,更加的迷人和可爱。行走在埃尔切的帕梅拉尔的街道上,看着周围别样的高耸建筑,品尝着那里的特色美食,这将是一场难以忘怀的旅途。埃尔切的帕梅拉尔的气候也是独特的,总之在那里一定会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情。

这座被海风滋润着的小城,有着难以言说的美妙感觉。不同与繁华喧嚣的大城市,会让旅游者来了一次还想来的强大吸引力。

古色古香的建筑在椰枣树的衬托下,更加的迷人和可爱 知识链接:椰枣

椰枣又名波斯枣、番枣、伊拉克枣,是枣椰树的果实,《本草纲目》称无漏子。原植物属棕榈科刺葵属。分布于中东、北非以及中国的福建、广西、云南、广东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在中东和北非沙漠绿洲中常见的绿色乔木。椰枣树树干高大挺直,树叶呈羽状复叶形,叶片狭长,类似于椰树。椰枣树雌雄异株,具有耐旱、耐碱、耐热而又喜欢潮湿的特点。树龄可达百年。果实产量高,是中东一些国家的重要出口农作物。椰枣的营养价值高,亦被称为沙漠面包。

椰枣树树干高大挺直,树叶呈羽状复叶形,叶片狭长

椰枣树呈乔木状,高达35米,茎具宿存的叶柄基部,上部的叶斜升,下部的叶下垂,形成一个较稀疏的头状树冠。叶长达6米;叶柄长而纤细,多扁平;羽片线状披针形,长18-40厘米,顶端短渐尖,灰绿色,具明显的龙骨突起,2或3片聚生,被毛下部的羽片变成长而硬的针刺状。佛焰苞长、大而肥厚,花序为密集的圆锥花序;雄花长圆形或卵形,具短柄,白色,质脆;花萼杯状,顶端具3钝齿;花瓣3,斜卵形;雄蕊6,花丝极短;雌花近球形,具短柄;花萼与雄花的相似,但花后增大,短于花冠1-2倍;花瓣圆形;退化雄蕊6,呈鳞片状。种子1颗,扁平,两端锐尖,腹面具纵沟。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