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suì chéng liáo yuán
成语简拼
XXZHSCLY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新生事物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星星之火,遂成燎原”几个大字。

(2)泓畅哥哥给词辰和仁燕讲述了“星星之火,遂成燎原”的成语典故。

(3)小可写不出成语“星星之火,遂成燎原”,导致期末考试仅97分。

(4)小兰不会写成语“星星之火,遂成燎原”的最后一个字。

(5)旭光学校的稽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赖奸徒窜入其中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成语故事

明朝时期,宰相张居正起用名将戚继光练兵对付倭寇的侵略,起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水灾。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叛乱,他认为是贪官与无赖所为,起义军的力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令惩治贪官悍将,迅速平息了叛乱

分字解释

燎原

燎原:[liáoyuán] (1)火延烧原野。燎原烈火。星火燎原。(2)比喻气势旺盛。

星星

星星:1、<轻><口>星。2、细小的点儿:星星点点;天空晴朗,一星星薄云也没有。

星:xīng <名>星星。《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引] 天文。《报任安书》:『文史星历。』

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火:huǒ 1、<名>火;火焰。《五蠹》:『有圣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2、<形>比喻紧急,急迫。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3、<形>比喻激动、暴躁、愤怒。白居易《感春》:『忧喜皆心火。』4、<名>古代军队的建制单位,十人为『火』。柳宗元《段太尉事状》:『皆解甲,散还火伍中。』5、<名>同『伙』,同伴。《木兰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6、<名>古代星名,又叫『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7、<名>五行之一。《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遂:suì 1、<名>田间小水沟。《考工记·匠人》:『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2、<动>通达。《淮南子·精神》:『何往而不遂。』3、<动>顺利成长。《韩非子·难二》:『六畜遂,五谷殖。』4、<动>成功;实现。《复庵记》:『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5、<动>因循;仍旧。《与陈伯之书》:『若遂不改,方思仆言。』6、<副>终于;竟然。《隆中对》:『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7、<副>于是;就。《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成:chéng 1、<动>完成;实现。《公输》:『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论语·十则》:『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2、<动>形成;成为。《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3、<动>成功;成就。《史记·孙膑列传》:『遂成竖子之名!』4、<动>长成;成熟。《采草药》:『用实者成实时采。』《芙蕖》:『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5、<名>成人;成年。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6、<动>讲和;和解。《国语·勾践栖会稽》:『夫差与之(越国)成而去之。』7、<形>定;必定。《国语·吴语》:『胜未可成也。』8、<形>已有的;现成的。《察今》:『帮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成案] 已办好的公文案卷。[成规] 1.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2.既定的规划。[成礼] 1.使礼完备。《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酒以成,不继以淫,义也。』2.行礼完毕。《史记·司马穰苴传》:『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然后反归寝。』3.完婚。《南齐书·公孙僧远传》:『兄妹未婚嫁,乃自卖为之成。』[成命] 1.已定的天命。《尚书·召诰》:『王劂有成,治民今休。』2.既定的策略。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人劝战,弗敢从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师无成,多备何为?』3.已发出的命令。陈寿《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昔解杨执楚,有陨无贰,齐路中大夫以死成,方之整、像,所不能加。』4.命名。《国语·鲁语上》:『黄帝能成百物,以明民共财。』[成器] 1.制成的器物。2.美好的器物。后比喻有作为的人。[成人] 1.德才兼备,完美无缺的人。《管子·枢言》:『既智且仁,是谓成。』2.成年,也指成年人。[成人之美] 帮助别人成全好事。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成,不成人之恶。』[成事] 1.事已完成。《左传·宣公十二年》:『作先君宫,告成而还。』2.办成事情,成就事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者也。』3.已成之事,已经之事。《论语·八佾》:『成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燎:liáo 1、<名>古代用以照明的火炬。《诗经·小雅·庭燎》:『庭燎之光。』liǎo 1、<动>放火焚烧草木。《诗经·小雅·正月》:『燎之方扬,宁蛎鹬俊2、<动>烘烤。《后汉书·冯异传》:『光武对灶燎衣。』[又] 烧焦。《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

原:yuán 1、<名>水源。[引] 根源;本源。《货殖列传序》:『此四者,民所认食之原也。』后来写作『源』。2、<动>推究;推求原因;探究。《伶官传序》:『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可以知之矣。』3、<名>平原;原野,指战场。《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4、<副>再。《灌园叟晚逢仙女》:『你可要这花原上枝头么?』5、<动>赦免。《三国志·张鲁传》:『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原本] 书的初刻本。事物之所由起。追溯事物之由来。[原人] 谨慎老实的人。

星:《辰集上·日字部》曐□皨《唐韵》《集韵》《韵会》桑经切《正韵》先青切,□音腥。《说文》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从晶生声。一曰象形。从口。古口复注中,故与日同。《释名》星,散也,列位布散也。《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传〉星,四方中星。又《洪范》五纪,四曰星辰。〈传〉二十八宿迭见,以叙节气。〈又〉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传〉星,民象,箕星好风,毕星好雨。《史记·天官书》星者,金之散气。〈注〉五星五行之精,衆[音zhòng]星列布,体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错行,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前汉·天文志》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七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淮南子·天文训》日月之淫气精者为星辰。又星星,犹点点也。《谢灵运诗》星星白发垂。又草名。戴星、文星、流星,皆谷精草别名。《本草纲目》此草生谷田中,茎头小白花,点点如乱星。又姓。《广韵》《羊氏家传》曰:南阳太守羊续,娶济北星重女。

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火:《巳集中·火字部》《唐韵》《集韵》呼果切《韵会》《正韵》虎果切,□货上声。《说文》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释名》火化也,消化物也。亦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玉篇》□者,化也,随也,阳气用事万物变随也。《古史考》燧人氏初作火。《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又星名。《书·尧典》日永星火。〈传〉火,苍龙之中星。又大火,鹑火,辰次之名。又《礼·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前汉·成帝纪》火耕水耨。又《周礼·夏官·司爟》变国火以救时疾。〈注〉春取楡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论语》钻燧改火。又盛阳曰炎火。《诗·小雅》田祖有神,秉畀炎火。〈传〉炎火,盛阳也。〈笺〉螟螣之属,盛阳气嬴则生之。明君为政,田祖之神不受此害,持之付与炎火,使自消亡。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疏〉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又《春秋·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左传》人火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又《南史·齐武帝纪》魏地谣言,赤火南流,有沙门从北齎此火至,色赤而微,云以疗疾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咸云圣火。又《唐书·兵志》府兵,十人为火,火有长。彍骑,十人为火,五火为团。《通典·兵制》五人为烈,烈有头目,二烈为火,立火子,五火为队。又《司马法》人人正正,辞辞火火。〈注〉言一火与一火犹人人殊之人人也。即俗谓火伴。《古木兰诗》出门看火伴。又人身有火。《本草纲目》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又阴火,海中盐气所生。凡海水遇阴晦,波如然火,有月即不复见。《木华·海赋》阴火潜然。又山名。《山海经》崑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又《正字通》陆游曰:火山军,其地锄深,则有烈焰,不妨耕种。又井名。《左思·蜀都赋》火井沈荧於幽泉。〈注〉火井,在临邛县。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须臾隆隆如雷声,焰出通天,光辉十里,以筒盛接,有光无灰。又寒火。《抱朴子·地真篇》南海萧丘,火春生秋灭。生木小,焦黑。又火传。《庄子·养生主》指穷放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又南方有食火之国,其人能食火炭。又《尔雅·释鱼》十龟,一曰火龟。〈疏〉龟生火中者。又火□。《山海经》火山国,其山虽霖,雨火常燃,火中白□,时出山边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澣布。又姓。《明纪事本末》火济,从诸葛亮南征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正字通》洪武时,翰林火原洁。又《广东通志》古人一年四时改火。今琼州西乡音谓一年为一火,火音微。东乡人谓一年为喜,或为之化,乃喜之变音。又叶虎洧切《诗·豳风》七月流火,八月萑苇。◎按唐韵正:火,古音毁,转声则为喜,故灰字从火得声。而左传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庙,曰:譆譆出出,鸟鸣于亳社。如曰譆譆,则为火之徵也。是直以为火当读作毁,非止叶音矣。又叶后五切。《韩愈·元和圣德诗》施令酬功,急疾如火。天地中间,莫不顺序。又叶虎何切。《庄子·外物篇》利害相摩生火寔多,衆[音zhòng]人焚和,月固不胜火。《韵会小补》今人谓兔岐唇曰火。盖古音也。《集韵》或作灬。

遂:《酉集下·辵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徐醉切,音穟。《广韵》达也。《礼·月令》庆赐遂行,毋有不当。〈注〉言通达施行,使之周徧也。《前汉·王陵传》上佐天子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又进也。《易·大壮》不能退,不能遂。《书·仲虺之诰》显忠遂良。〈注〉良则进之也。又成也,从志也。《礼·月令》百事乃遂。〈注〉遂,犹成也。《诗·卫风》言既遂矣。又称也。《诗·曹风》不遂其媾。又竟也。《前汉·□平传》吾闻先生事魏不遂。又尽也。《礼·曲礼》有后入者,阖而勿遂。〈注〉遂,阖之尽也。又《正韵》因也,两事相因而及也。《诗·邶风》问我诸姑,遂及伯□。《春秋·僖四年》侵蔡,蔡溃,遂伐楚。又擅成事也。《易·家人》无攸遂。《公羊传·庄二十九年》大夫无遂事。又舒肆之貌。《诗·卫风》容兮遂兮。又物生出曰遂。《前汉·郊祀歌》青阳开动,根荄以遂。又《前汉·胡母生传》弟子遂之者。《师古注》遂,谓名位成达者。《史记·司马相如传》宦游不遂,而来过我。又充备也。《礼·乡饮酒义》节文终遂焉。又顺也。《周语》以遂八风。又《正韵》因循也。《荀子·王制篇》小事殆乎遂。又乡遂,郊外地。《周礼·地官·遂人》五县为遂,王国内有六乡,外有六遂。又小沟也。《周礼·地官·遂人》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又遂人,官名。又国名。《春秋·庄十三年》齐人灭遂。〈注〉舜之后,国在济北蛇丘东北。考证:(《诗·卫风》问我诸姑,遂及伯□。)谨照原书卫风改邶风。(又《前汉·孟卿传》弟子遂之者。)谨按所引见胡母生传不在孟卿传,孟卿改胡母生。(《礼·乡饮酒义》节文终遂也。)谨照原文也改焉。(《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县为遂,王国内有六乡)谨按所引出遂人大司徒改遂人。

成:《卯集中·戈字部》《唐韵》是征切《集韵》《韵会》《正韵》时征切,□音城。《说文》就也。《广韵》毕也。凡功卒业就谓之成。又平也。《周礼·地官·调人》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杀伤人,故共乡里和解之也。《诗·大雅》虞芮质厥成。又《左传·隐六年》郑人来输平。《公羊传》输平犹堕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又终也。凡乐一终为一成。《书·益稷》箫韶九成。《仪礼·燕礼》笙入三成。〈注〉三成谓三终也。又善也。《礼·檀弓》竹不成用。〈注〉成,犹善也。又《周礼·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注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又《秋官·士师》掌士之八成。〈注〉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时决事比也。《释文》凡言成者,皆旧有成事品式。又必也。《吴语》胜未可成。〈注〉犹必也。又倂也。《仪礼·既夕》俎二以成。〈注〉成,犹倂也。又《礼·王制》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注〉计要也。《周礼·天官·司会》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又《司马法》通十为成。《周礼·冬官考工记》方十里为成。《左传·哀元年》有田一成。又重也。《尔雅·释地》丘一成为敦丘。〈注〉成,犹重也。周礼曰:为坛三成。〈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又《释名》成,盛也。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又州名。古西戎白马氏国,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又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后。又盆成,阳成,皆复姓。又《集韵》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又《韵补》叶□羊切,音常。《范蠡曰》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又《史记·龟筴传》螟螽岁生,五谷不成。叶上祥。考证:(《周礼·天官·大宰》职有官成。〈注〉官成者,谓官府之有成事品式也。)谨照原文改为八灋五曰官成。注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燎:《巳集中·火字部》《玉篇》《正韵》□力吊切,音料。《玉篇》庭燎国之大事,树以照衆[音zhòng]也。《诗·小雅》庭燎之光。《释文》郑云:在地曰燎,执之曰烛,树之门外曰大烛,於内曰庭燎,皆是照衆[音zhòng]为明。《礼·月令》以共郊庙及百祀之薪燎。《周礼·天官·阍人》设门燎。〈注〉地烛也。又《玉篇》放火也。又《诗·陈风》佼人燎兮。《朱传》燎明也。又《诗·小雅》燎之方扬。〈笺〉火田曰燎。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照切,音疗。《广韵》照也。又《广韵》一曰宵田。又《广韵》放火也。《诗·大雅》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又《集韵》本作尞。《前汉·郊祀志》尞禋有常用。〈注〉师古曰:尞与燎同。又《唐韵》力小切《集韵》《韵会》朗鸟切《正韵》卢绞切,□音缭。《说文》本作□,亦放火也。《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注〉燎,力召反。又力鸟反。又《集韵》或作□。亦作轑。《前汉·杜钦传》欲以熏轑天下。〈注〉师古曰:轑,读曰燎。假借用字。又《集韵》怜萧切,音聊。纵火焚也。又离昭切,音摎。火在地曰燎。《诗·小雅·庭燎释文》徐邈音力烧反。

原:《子集下·厂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愚袁切,音元。《说文》高平曰原,人所登。《尔雅·释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周礼·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泽坟衍原隰之名物。《礼·月令》孟夏,令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又《前汉·食货志》农渔商贾四者,衣食之原。《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於天。《司马相如传》尔陿游原。〈注〉孟康曰:原,本也。又《尔雅·释言》原,再也。〈疏〉重再也。《易·比卦》原筮元永贞。《朱传》必再筮,自审有元善长永正固之德。《礼·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注〉末,勿也。谓所食之余,不可再进也。《前汉·礼乐志》以沛宫为原庙。〈注〉师古曰:原,重也。言已立正庙,更重立也。又《韵会》推原也。《易·系辞》原始要终。《前汉·薛宣传》原心定罪。〈注〉师古曰:原,谓寻其本也。《管子·戒篇》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注〉原,察也。又宥罪曰原。《晋书·潘岳传》会诏原之。又通作源。《前汉·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注〉师古曰:原,谓水泉之本也。又姓。《广韵》孔子弟子有原宪。《前汉·赵广汉传》颍川大姓原褚。〈注〉原褚,二姓也。又州名。《韵会》汉高平县,魏为镇州,又攺原州。又《韵补》叶虞云切。《史记·叙传》怀王客死,兰咎屈原。好谀信谗,楚幷[同并]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