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文质彬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én zhí bīn bīn
成语注音
ㄨㄣˊ ㄓㄧˋ ㄅㄧㄣ ㄅㄧㄣ
成语正音
质,不能读作『zī』。
成语简拼
WZBB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文質彬彬
成语辨形
彬,不能写作『斌』。
成语谜语
中山先生素有礼貌
成语英文
gentle
成语日文
上品(じょうひん)で礼儀正(れいぎただ)しい
成语法文
manières doucereuses
成语德文
gebildet und hǒflich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成语释义

作为一个君子,必须文采和实质均备,表里一致。语出《论语·雍也》。後用『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也用作形容文章内容与辞采并茂。

成语辨析

一、[辨]彬,音ㄅㄧㄣ。彬彬,各种不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不可写作『杉』。二、文质彬彬和『温文尔雅』都形容人态度温和、从容、举止斯文。但文质彬彬偏重于从容;有时还可以表示有风度;有气派;口语中也可用;『温文尔雅』偏重于温和;仅用作书面语。

成语用法

一、1、[义]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类]用在『举止高雅』的表述上。[例](1)他文质彬彬的仪表,确实迷倒不少追求者。(2)看他文质彬彬,谈吐不俗,是一位有为的年轻人。(3)我喜欢的是文质彬彬的人,可不是你这种粗卤的莽汉!(4)别看他平日文质彬彬,打起球来,可一点都不让对方有喘气机会。2、[义]形容文章内容与辞采并茂。[类]用在『文丰辞美』的表述上。[例](1)一篇好文章,必定内容充实,辞采丰茂,文质彬彬才能行之久远。(2)文章写作要能达到文质彬彬,丽而不浮,典而不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男性。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彬彬文质、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谦恭有礼、落落大方、文质斌斌、温良恭俭

反义词

放荡不羁、俗不可耐、野调无腔、出言不逊

关联成语

彬彬文质

成语接龙

1、文质彬彬→彬彬济济→济苦怜贫→贫无置锥→锥处囊中→中流一壶→壶中日月→月缺难圆→圆凿方枘→枘圆凿方→方枘圆凿→凿龟数策→策名委质→质疑辨惑→惑世诬民→民有菜色→色授魂与→与世隔绝→绝长继短→短兵相接→接风洗尘→尘羹涂饭→饭来开口→口壅若川→川流不息

2、文质彬彬→彬彬济济→济世安邦→邦家之光→光明磊落→落英缤纷→纷纷洋洋→洋洋自得→得马生灾→灾难深重→重三迭四→四百四病→病狂丧心→心焦如焚→焚薮而田→田夫野老→老当益壮→壮发冲冠→冠绝一时→时隐时见→见诮大方→方骖[音cān]并路→路见不平→平心易气→气喘如牛

3、文质彬彬→彬彬济济→济世救人→人极计生→生拉活拽→拽巷逻街→街巷阡陌→陌路相逢→逢场作戏→戏蝶游蜂→蜂屯乌合→合浦珠还→还元返本→本相毕露→露红烟緑→緑惨红愁→愁红惨绿→绿鬓红颜→颜精柳骨→骨瘦形销→销魂夺魄→魄荡魂摇→摇头麰尾→尾大不掉→掉臂不顾

4、文质彬彬→彬彬济济→济世救人→人情世故→故作玄虚→虚嘴掠舌→舌敝耳聋→聋者之歌→歌声绕梁→梁孟相敬→敬贤礼士→士农工商→商彝夏鼎→鼎湖龙去→去故就新→新益求新→新亭对泣→泣涕如雨→雨覆云翻→翻江搅海→海怀霞想→想方设法→法海无边→边尘不惊→惊心骇目

5、文质彬彬→彬彬文质→质非文是→是是非非→非意相干→干巴利落→落落寡合→合从连衡→衡石量书→书不释手→手到擒来→来踪去路→路柳墙花→花攒绮簇→簇锦团花→花香鸟语→语近指远→远年近岁→岁在龙蛇→蛇蝎为心→心焦如焚→焚林而田→田连阡陌→陌路相逢→逢时遇节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清·王夫之《尚书引义·卷六·毕命》:『盖离於质者非文,而离於文者无质也。…故文质彬彬,而体要立矣。』

(2)《後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敷奏以言,则文章可采;明试以功,则政有异迹。文质彬彬,朕甚嘉之。』

(3)《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源)

(4)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质彬彬,极其清秀。▲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五回

(5)元·白朴《东墙记·楔子》:『文质彬彬一丈夫,千里寻师为学谋。』

(6)《镜花缘·第一五回》:『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质彬彬,极其清秀。』

(7)南朝梁·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吾尝欲为之,但恨未逮耳。』

(8)唐·王勃〈三国论〉:『文帝富於春秋,光膺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籍,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

(9)文章写作要能达到文质彬彬,丽而不浮,典而不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0)别看他平日文质彬彬,打起球来,可一点都不让对方有喘气机会。

(11)一篇好文章,必定内容充实,辞采丰茂,文质彬彬才能行之久远。

(12)我喜欢的是文质彬彬的人,可不是你这种粗卤的莽汉!

(13)他文质彬彬的仪表,确实迷倒不少追求者。

(14)…起。尹元引著二人,都见了礼。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质彬彬,极其清秀;尹红萸眼含秋水,唇似涂朱,体度端庄…——清·李汝珍《镜花缘》

(15)…斗事件再不发生,白鹿村人一个个都变得和颜可掬文质彬彬,连说话的声音都柔和纤细了。——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16)…自己端饭倒茶。现在他挺着腰坐在石桌旁,像一位文质彬彬的上等宾客,拘谨而又客气地接受主人的侍奉。白嘉轩…——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17)…各人若不是亲眼见他显示身手,真难相信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竟会身负如此上乘武功。陈近南笑道:『阁下…——当代·金庸《鹿鼎记》

(18)…林院学士达尔礼二人前去云南,宣示上谕。这两人文质彬彬,颇具雅望,或能感化顽恶,亦未可知。』康熙一听…——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艾艾不会写成语“文质彬彬”的最后一个字。

(2)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文质彬彬”几个大字。

(3)恩萧不是靠一个愿望就能文质彬彬起来的。

(4)而且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和蔼可亲,文质彬彬的,让我觉得很温暖,心情总是很愉快。

(5)公文写作蕴含着丰厚的审美品格,它以阳刚为经,以阴柔为纬,呈现出刚柔相济、气势雄浑、文质彬彬的和谐美。

(6)古代儒者的形象定位是内外美统一的文质彬彬的君子。

(7)贵爷爷为我讲了“文质彬彬”的历史典故

(8)和以前谁人我们所认识的文质彬彬的女孩相比,她已是判若两人。

(9)乐队指挥维吉尔。斯帕林高大魁梧,一头深色鬈发,文质彬彬,行为举止很讨人喜欢。

(10)梅仙中学的随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文质彬彬”。

(11)那些维也纳或者慕尼黑的房东总是记得他文质彬彬和令人愉快的气质。

(12)谁都懂得文质彬彬地一笑会使你在任何商店得到较好的接待?

(13)他一向沉默寡言,文质彬彬,通情达理。这种性格在年轻的西西里男人中实在是凤毛麟角。

(14)他永远衣冠整洁,头发一尘不染,文质彬彬的令人畏然起敬。

(15)它所指出的“合其两长”的发展方向、所要求的“文质彬彬”的艺术风貌是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进步主张。

(16)我们在最后的一场足球比赛中把那个文质彬彬的丹麦人打得落花流水,吃了太多的蔗糖是他的致命伤。

(17)我一眼就看出他是个仪表堂堂、文质彬彬的年轻人,等他告诉我他上过牛劲,我就知道我可以派他大用。

(18)我知道他是个最甜蜜、最和蔼、最温柔的人,我也能想象他将来会是个最棒的父亲,此外,他还是个充满魅力、文质彬彬并且非常爱我的人。

(19)小蛋写不出成语“文质彬彬”的拼音。

(20)以传统的衣着观念来看,观众们喜欢男主持人身穿文质彬彬的西装,女主持人穿及膝裙和DVF大众版的裹裙。

(21)职员们能够和这位准备和安娜贝尔小姐结婚的文质彬彬、模样英俊的年轻人打个招呼感到非常荣幸。

(22)中国装饰艺术传统魅力的根本在于其文质彬彬,和而不偏。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成语典源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注](1)质胜文则野:实质胜过文采,就显得鄙略。(2)文胜质则史:文采胜过实质,就显得虚华。(3)彬彬:不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

成语典故

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并开平民教育之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後世尊为『至圣先师』。《论语》一书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互相问答的话,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内在的实质胜过了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质朴;而文采胜过实质的话,就会因为文辞过於繁杂而显得虚华。只有在端庄的外表礼仪和崇高的内心修养配合协调,才能达到表里一致,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後来『文质彬彬』被用来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或形容文章内容与辞采并茂。

分字解释

彬彬

彬彬:[bīnbīn] 形容文质兼备,后往往用以形容人的行为文雅有礼。

文:wén 1、<名>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后写作『纹』。《公输》:『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2、<形>华美;有文彩的。《冯谖客孟尝君》:『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3、<名>文章。《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4、<名>文字。《游褒禅山记》:『独其文犹可识。』5、<名>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治。』6、<动>在身上刺花纹,叫『文身』。《庄子·逍遥遊》:『越人断发文身。』7、<名>文化;文教。《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8、<量>用于旧时的铜钱,古称铜钱一枚为一文。《魏书·高崇传》:『在市铜价,八十一文得铜一斤,私造薄钱,斤馀二百。』9、<动>修饰;掩盖。《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成语有『文过饰非』。10、<名>规定、仪式。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成语有『繁文缛节』。

质:zhì 1、<名>人质;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2、<动>作人质;作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3、<名>质地;底子。《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4、<形>质朴;朴实。《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5、<名>资质;禀性。《送东阳马生序》:『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6、<名>刑具;刀斧底下的垫座。又写作『锧』。《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7、<名>通『贽』。初见面时送的礼物。《屈原列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8、<名>箭靶。《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9、<动>对质。《礼记·曲礼》:『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10、<动>质询。《送东阳马生序》:『余侍立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11、<副>正。《<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12、<名>盟约。《左传·哀公二十年》:『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质要] 古代买卖货物的券契。

文:《卯集下·文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无分切,音纹。《说文》错画也。《玉篇》文章也。《释名》文者,会集衆[音zhòng]彩,以成锦绣。合集衆[音zhòng]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易·系辞》物相亲,故曰文。《周礼·天官·典丝》供其丝纩组文之物。〈注〉画绘之事,青与赤谓之文。《礼·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又《尚书序》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说文》序》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古今通论》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谓文饰。又《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达文理。《史记·礼书》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太一,是谓太隆。又《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疏〉发举则有文谋。又《礼·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史记·乐书》礼自外作,故文。〈注〉文犹动,礼肃人貌。貌在外,故云动。又《礼·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注〉文,犹美也,善也。又《左传·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注〉有文辞也。又《前汉·酷吏传》司马安之文法。〈注〉以文法伤害人也。〈又〉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注〉言其文案整密也。又姓。《前汉·循吏传》文翁,庐江舒人也。又《史记·諡法》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又兽名。《山海经》放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又《集韵》文运切,音问。《论语》小人之过也,必文。《朱传》文,饰之也,去声。又眉贫切,音珉。饰也。《礼·玉藻》大夫以鱼须文竹,刘昌宗读。又《韵补》叶微匀切。《崔駰·达旨》摛以皇质,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为仁。《张衡·西京赋》都邑游侠,张赵之伦。齐志无忌,拟迹田文。又叶无沿切。《蔡洪棊赋》画路表界,白质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圆。

质:《酉集中·贝字部》《唐韵》之日切《集韵》《韵会》《正韵》职日切,□音桎。《易·系辞》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注〉质,体也。又《诗·小雅》民之质矣。〈传〉质,成也。《朱传》实也。又《大雅》虞芮质厥成。〈传〉质,成也。成,平也。〈疏〉三字义同,故以质为成,以成为平。《朱传》质,正。成,平也。又《诗·小雅》发彼有的。〈传〉的,质也。〈疏〉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鹄及正、质,皆在侯中也。又《周礼·地官·质人》大市曰质,小市曰剂。〈注〉质剂者,为之券藏之也。又《仪礼·士冠礼》质明行事。〈注〉质,正也。《礼·月令》黑黄苍赤,莫不质良。〈注〉所染者当得真采正善也。又《聘义》君子於其所尊,弗敢质。〈注〉质谓正自相当。又《礼·曲礼》质君之前。〈注〉质犹对也,又《广雅》质,地也。《礼·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注〉质,犹性也。又《公羊传·定八年》弓绣质。〈注〉质,拊也。又《史记·范睢传》不足以当椹质。〈注〉质,剉[音cuò]刃也。又《前汉·张释之传》具以质言。〈注〉质,诚也。又《广雅》问也,定也。又《小尔雅》质,信也。又《玉篇》主也,朴也。《礼·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注〉质,犹本也。礼为之文饰也。又姓。《前汉·货殖传》质氏以洒削而鼎食。又《广韵》《集韵》《韵会》□陟利切,音致。《说文》以物相赘。《左传·隐三年》故周郑交质。又《集韵》脂利切。贽,亦作质。《左传·昭三年》将奉质币,以无失时。《晋语》臣委质于翟之鼓。《孟子》不传质为臣。考证:(《诗·小雅》发彼有的。〈传〉的,质也。〈疏〉十尺为□,四尺为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鹄及正质,皆在□中也。)谨照原文两为字□改曰。两□字□改侯。”

彬:《寅集下·彡字部》(古文)份《唐韵》府巾切《集韵》《韵会》悲巾切,□音豳。《说文》文质备也。《广韵》文质亲半。《论语》文质彬彬。又《类篇》逋还切,音班。采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