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

山高水长,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山高水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成语注音
ㄕㄢ ㄍㄠ ㄕㄨㄟˇ ㄔㄤˊ
成语简拼
SGSC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山高水長
成语谜语
飞流直下三千尺
成语英文
noble and far-reaching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成语释义

(一)彼此间有高山、大河阻隔。形容距离遥远。语出唐·刘禹锡〈望赋〉。(二)像山一样的高耸,像水一样的长流。比喻人品高洁,垂范久远。语出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後亦用『山高水长』比喻情谊或恩德深厚·或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成语用法

一、1、[义]比喻人品高洁,垂范久远。[类]用在『品德高尚』的表述上。[例](1)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垂范久远。(2)先生的仁风德化,山高水长,世人共仰。(3)李老先生的品德学问山高水长,令人景仰。2、[义]比喻情谊或恩德深厚。[类]用在『友情深厚』、『恩高情长』的表述上。[例](1)这种山高水长的情谊真令人感动!(2)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山高水长,不可遗忘。(3)你们的情谊,真是山高水长,我绝不敢或忘。3、[义]形容山水景色秀丽。[类]用在『山川秀丽』的表述上。[例](1)这一路,山高水长,风景之秀丽,笔墨难以形容。(2)中部横贯公路太鲁阁附近的风景,真可用山高水长来形容了。二、作谓语、宾语;指山川相隔。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光风霁月、高山仰止、德高望重、德隆望尊、岳峙渊渟、山长地远、天长地久

反义词

一朝一夕

成语接龙

1、山高水长→长安道上→上窜下跳→跳梁小丑→丑态百出→出入无常→常年累月→月明风清→清心寡欲→欲益反损→损之又损→损己利人→人亡物在→在色之戒→戒骄戒躁→躁人辞多→多易多难→难言兰臭→臭气熏天→天下鼎沸→沸反盈天→天下大同→同归殊途→途穷日暮→暮雨朝云→云泥异路→路柳墙花→花信年华→华封三祝→祝禽疏网→网之一目→目空天下→下陵上替→替天行道→道大莫容→容头过身→身先士卒→卒岁穷年→年华虚度→度量宏大→大鱼大肉→肉跳心惊→惊喜欲狂→狂言瞽说→说亲夺席→席不暇暖→暖衣饱食→食指繁多→多露之嫌→嫌贫爱富→富贵荣华→华封三祝→祝禽疏网→网开三面→面壁九年→年华虚度→度日如岁→岁寒三友→友于甚笃→笃志爱古

2、山高水长→长才广度→度长絜短→短绠汲深→深入浅出→出谋画策→策马飞舆→舆论哗然→然荻读书→书香世家→家无二主→主情造意→意气自如→如梦方醒→醒聩震聋→聋者之歌→歌功颂德→德隆望尊→尊姓大名→名山大川→川壅必溃→溃不成军→军法从事→事以密成→成竹在胸

3、山高水长→长计远虑→虑周藻密→密锣紧鼓→鼓睛暴眼→眼笑眉飞→飞鸟惊蛇→蛇头蝎尾→尾大难掉→掉以轻心→心往神驰→驰志伊吾→吾谁与归→归根到底→底死谩生→生功止过→过为已甚→甚嚣尘上→上情下达→达官贵人→人言啧啧→啧有烦言→言之成理→理所不容→容头过身

4、山高水长→长颈鸟喙→喙长三尺→尺寸千里→里出外进→进寸退尺→尺二冤家→家破人离→离本徼末→末节细行→行不逾方→方领矩步→步月登云→云集景附→附骥攀鳞→鳞次栉比→比肩皆是→是非之心→心乡往之→之死靡二→二八女郎→郎才女姿→姿意妄为→为善最乐→乐于助人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荡寇志·第六回》:『云威道:「……如今贤侄且将令爱送到令亲处安置了,自己再到这里来住几日何如?」希真道:「山高水长,有此一日。小侄如无出身,定来随几杖。」』

(2)《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一·双忠记·张巡别母》:『切莫辜负朝廷作养,当思报本;切莫虑亲老家贫,山高水长。』

(3)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4)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5)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源)

(6)明·高启〈送徐先生归严陵序〉:『尝游其耕钓之处,山高水长,想瞻遗风。』

(7)明·夏完淳〈大哀赋〉:『礼魂兮春兰秋菊,吊古兮山高水长。』

(8)中部横贯公路太鲁阁附近的风景,真可用山高水长来形容了。

(9)你们的情谊,真是山高水长,我绝不敢或忘。

(10)李老先生的品德学问山高水长,令人景仰。

(11)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山高水长,不可遗忘。

(12)先生的仁风德化,山高水长,世人共仰。

(13)这种山高水长的情谊真令人感动!

(14)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垂范久远。

成语造句

(1)成语「山高水长」是一个联合式成语。

(2)成语山高水长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董岭乡民族学校的独孤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山高水长”。

(4)菲菲写不出成语“山高水长”的拼音。

(5)焕迁大哥哥给巧蕊和纤纤讲述了“山高水长”的历史典故

(6)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山高水长”几个大字。

(7)康康不会写成语“山高水长”的最后一个字。

(8)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9)皇命难违,一路长哭,窦猗房被送到了代国,望故乡,山高水长。

(10)经过死而复生的挣扎,他才在风雪中摸下了祁连山。见碧野《山高水长》。

(11)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见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12)自信的人能赢得友情、赢来爱情,他有一种敢爱敢恨的胆识,爱就爱个地老天荒,恨就恨个山高水长。

(13)去河北省遵化市苏家洼镇下石河中学的巴士上,桢宪大哥哥给昕熹和娟屹介绍了『山高水长』的历史典故

(14)由此虎过山高水长的严子陵钓台,沿七里泷湖江北上,第二年二月间进围杭州南面的富阳;距省城不足百里了。

(15)黛瓦粉墙,旖旎晨光,谁人贴花黄。三月春阳,青草浅香,露珠泛柔光。山高水长,你的倔强逆流而上。章珈琪

(16)赞赏之余,回望田野,却又见天黄地老,山高水长,有沧海一粟自惭形秽之感。学无止境,前程尚远。让我们师生共勉,一路走好。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成语典源

(一)唐·刘禹锡〈望赋〉(据《全唐文·卷五九九·刘禹锡》引)望如何其望最伤!俟环玦兮思帝乡。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春之气兮悦万族,独含嚬兮千里目;秋之景兮悬清光,偏结愤兮九回肠。羡环拱於白榆,惜驰晖於落棠。谅冲斗兮谁见,伊戴盆兮何望?岂止苏武在胡,管宁浮海?送飞鸿之灭没,附阴火之光彩。鹤颈长引,乌头未改。恨已极兮平原空,起何时兮东山在。永望如何,伤怀孔多。降将有依风之感,宫人成忆月之歌。歌曰:『张衡侧身愁思久,王粲登楼日回首。不作渭滨垂钓臣,羞为洛阳拜尘友。』[注](1)龙门不见:意谓故都看不见。战国楚·屈原〈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龙门,楚国的东门。此指京都。(2)乔木何许:意谓故里在哪儿。《六臣注文选·江淹·别赋》:『视乔木兮故里。』张铣注:『故里有乔木,故视而识之。』乔木,枝干高大的树木。此喻故里。何许,何所。(二)宋·范仲淹〈桐庐邵严先生祠堂记〉(据《范文正公集·卷七》引)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有大功於名教也。某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其为後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注](1)泱泱:水深广的样子。(2)先生:指严光。字子陵,生卒年不详,东汉会稽余姚人。尝与光武帝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更姓名,隐居富春山,耕钓以终。(3)风:风范。(4)山高水长:比喻人品高洁,垂范久远。

成语典故

(一)『山高水长』的意思有两层,第一层是『山很高,水很长』,形容多所阻碍,例如唐代刘禹锡〈望赋〉中写到『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句中的『乔木』指故乡,『山高水长』是指路途遥远,多所阻隔。刘禹锡写下这篇赋的时候,正在被贬中,遥望京都,云雾迷漫;眺望故里,却山高水长,未知在何处。(二)『山高水长』的第二层意思如宋代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里面有几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正是用『山高水长』来比喻人品高洁,垂范久远。今日这个成语的用法,多偏用在第二个层次,或者引申比喻情谊或恩德深厚。今人亦见直接使用词面的意思,把『山高水长』用来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分字解释

山:shān(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一座山;高山。(2)形状象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指山墙:房山。(5)姓。

高:gāo 1、<形>高,与『低』、『矮』、『下』相对。《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2、<动>加高;抬高。《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3、<动>重;推崇。《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4、<名>高度。《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5、<名>高处。《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滕王阁序》:『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6、<形>指品级地位高;尊贵。《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滕阁王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7、<形>高明;高尚。《五蠹》:『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8、<副>高度。《东方朔》:『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9、<形>大。《鸿门宴》:『劳苦而功高如此。』又专指大年龄《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10、<形>高亢;响亮。鲍照《代堂上歌行》:『筝笛更弹吹,高唱相追和。』11、<形>热烈;盛大。《史记·项羽本纪》:『饮酒高会。』12、<动>高出;超出。《张衡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13、<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素不相识,去问官人高姓大名。』

水:shuǐ 1、<名>水。《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名>河流。《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名>泛指水域。《赤壁之战》:『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4、<名>水灾。《女娲补天》:『水浩洋而不息。』

长:cháng 1、<形>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2、<形>高;高大。《公输》:『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3、<形>长久;久远。《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4、<形>广;广阔。《柳毅传》:『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5、<动>擅长。《冯婉贞》:『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6、<副>经常。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zhǎng 1、<动>生长。《采草药》:『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又] <动使动>使……生长;扶养;抚育。晃错《论贵粟疏》:『养孤长幼在其中。』2、<动>增长;滋长。《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3、<形>年纪大;辈分高。《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形>排行第一。《屈原列传》:『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北子兰为令尹。』5、<名>兄;哥哥。常『兄长』、『长兄』连用。《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6、<名>首领;头领。《陈涉世家》:『陈涉、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又] 做……首领;当头领。《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长才] 高才,英才。[长跪] 直身而跪。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以臀部著足跟。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重。《后汉书·李善传》:『有事则长请白,然后行之。』[长世] 绵续久存。[长亭] 秦汉时十里修亭,谓之长亭,供往来的人休憩。也是送别的地方。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晚,骤雨初歇。』[长君] 1.古称年长之君主。2.称别人长兄。[长吏] 1.吏秩之尊者。2.泛指上级官长。白居易《赠友》诗之四:『长久于政,然后风教敦。』[长者] 1.年纪大,辈分高的人。2.性行谨厚、有德望的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能下士也。』

山:《寅集中·山字部》《广韵》所间切《集韵》《韵会》师间切《正韵》师奸切,□与删音同。《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释名》山,产也。产万物者也。《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书·禹贡》奠高山大川。《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周礼》谓之镇。《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经》山分东西南北中五经。南则自蜀中西南至吴越诸山界。西则自华阴嶓冢以至崑仑积石诸山,今陇西甘肃玉门外,其地也。北则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门诸山,是禹贡冀雍两州之境也。东则自泰岱姑射沿海诸境,则禹贡青州齐鲁之地也。见《读山海经语》。又连山,古易名。《周礼·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似山之出内气也。又姓。古烈山氏之后。又公山,复姓。又《集韵》《韵会》□所旃切,音仙《诗·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坚。又《孔子·丘陵歌》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按山在删韵,古转声寒删先通,则非止叶音矣。又叶疏臻切,音甡。《班固·东都赋》吐焰生风,欱野歕[音pēn]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与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见。考证:(《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是为五岳。《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谨按是为五岳非尔雅原文。镇名山安地德者也是周礼注非尔雅注。谨将是为五岳改作周礼谓之镇,以起注文。

高:《亥集上·高字部》《广韵》古劳切《集韵》《韵会》居劳切,□音羔。《说文》崇也。象台观高之形。从冂口。与仓舍同意。《易·系辞》□高以□,贵贱位矣。〈注〉高谓天体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贵。又《史记·高祖纪注》张晏曰:礼諡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沛郡高县。又姓。《史记·仲尼弟子传》高柴。又《集韵》《韵会》□居号切,音诰。度高曰高。《左传·隐元年·都城过百雉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释文》高,古报反。又如字。又叶居侯切,音钩。《柳宗元·柳评事墓铭》柳侯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又叶居何切。《苏黄门·严颜□》相传昔者严太守,刻石千岁字已伪。严颜生平吾不记,独忆城破节最高。《韵会》俗作髙。

水:《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式轨切《集韵》《韵会》数轨切,□税上声。《说文》准也。北方之行,象衆[音zhòng]水□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徐铉曰》衆[音zhòng]屈为水,至柔,能攻坚,故一其内也。《释名》水,准也,准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濡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润下。《正义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易·乾卦》水流湿。《说卦》坎为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为水。又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又《礼·玉藻》五饮:上水、浆、酒、醴、酏。〈注〉上水,水为上,余次之。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又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又《前汉·律正志》五声,羽为水。又天水,郡名,汉武帝所置。又中水,县名,属涿郡。应劭曰:易□二水之中。□见《前汉·地理志》。又黑水,国名,即□韐。又露为上池水。《史记·扁鹊传》饮是以上池之水。〈注〉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药。又姓。又《韵补》叶式类切,音坠。《刘桢·鲁都赋》苹藻漂於阳侯,芙蓉出於渚际。奋红葩之熩熩,逸景烛於崖水。又叶呼委切,音毁。《李白·游高淳丹阳湖诗》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又《韵补》音准。引《白虎通》水之为言准也。○按准乃水之义,非水之音。盖沿《周礼·考工记》郑注,准读为水而误。今不从。

长:《戌集上·长字部》(古文)镸《唐韵》《集韵》直良切《正韵》仲良切,□音场。《增韵》短之对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长。《前汉·田横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又久也。《诗·商颂》濬哲维商,长发其祥。〈笺〉长,犹久也。《老子·道德经》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又远也。《诗·鲁颂》顺彼长道,屈此羣丑。〈笺〉长,远也。《古诗》道路阻且长。又常也。《陶潜·归去来辞》门虽设而长关。《李商隐诗》风云长为护储胥。又大也。《世说新语补》愿乗[音chéng]长风,破万里浪。又善也。《晋书·乐广传》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唐书·韩琬传》文艺优长。又《博雅》长,挟也。又《吴语》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许诺。〈注〉长弟,犹云先后也。又星名。《博雅》太白谓之长庚。《诗·小雅》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日既入,谓明星为长庚。又宫名。《班固·西都赋》北弥明光而亘长乐。《谢朓·怨情诗》掖庭聘绝国,长门失欢宴。〈注〉长门,汉□皇后所居。又地名。《玉海》长安,本关中地,西汉建都于此,后因谓天子所都为长安。又山名。《说林》公见东阳长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礼志》有司言,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又国名。《山海经》有盐长之国。又兽名。《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又草名。《尔雅·释草》长楚,铫芅。〈疏〉长楚,一名铫芅。又姓。《左传·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长牂守门。〈注〉长牂,卫大夫。又仲长,复姓。又长乗[音chéng],神名。《山海经·郭璞赞》九德之气,是生长乗[音chéng]。人状犳尾,其神则凝。妙物自潜,世无得称。又《韵会》《正韵》□展两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长也。〈疏〉元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长也。《战国策》君长齐奚以薛为。〈注〉长,雄长之长。又齿高也。《书·伊训》立爱惟亲,立敬惟长。《礼·曲礼》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又位高也。《书·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长。〈传〉言至海诸侯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谓之五长,以相统治。《释文》五长,衆[音zhòng]官之长。又《周礼·天官·大宰》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注〉长谓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又进也。《易·泰卦》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又生长也。《孟子》苟得其养,无物不长。又长养之也。《前汉·董仲舒传》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又《诗·大雅》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笺〉敎诲不倦曰长。又官名。《左传·襄十一年》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注〉庶长,秦爵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注〉长子县,属上党郡。又《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宂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宂长。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考证:(《杜甫诗》风云长为护储胥。)谨按筹笔驿诗为李商隐作。杜甫改李商隐。(《周礼·大冢宰》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谨照原书大冢宰改大宰。